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网络证据的收集制度

作 者: 谢平
导 师: 赵泽君
学 校: 西南政法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网络证据收集 特殊主体 现场勘验 网络公证保全 程序性规制
分类号: D915.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6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任何一场科学技术的革命,都将引起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化,并最终导致法律的变革。电脑的发明是近几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传统法律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从网络证据收集制度的概述入手,通过比较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的网络证据收集制度,并结合我国网络证据收集的立法现状和司法实践,提出了完善我国网络证据收集制度的建议。论文第一部分是网络证据收集制度的概述。首先对网络证据进行了界定,把网络证据和电子证据这两个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网络证据有别于传统证据的特点,如高科技性、脆弱性、复合性、虚拟性、传输快捷性等,并且列举了常见的网络证据类型,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网页、链接、电子聊天等等;然后确定了网络证据收集的内容,包括收集主体、收集方法、程序性规制等内容,并且分析了网络证据收集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和立法意义。第二部分是比较法视野下的网络证据收集,列举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的网络证据收集制度,通过运用归纳法总结了两大法系网络证据收集制度的特点和侧重点,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法基本上都有详实的采纳与排斥证据的规则,而大陆法系国家的证据法主要侧重于证据的收集和提取。第三部分论述我国网络证据收集制度的现状。从立法层面上看,我国关于网络证据收集制度的规范性文件层次较多,上至法律,下至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立法较为分散,而且法律位阶较低,缺乏可采性规则;从司法层面上看,虽然我国早在1996年就审理了利用电子邮件定案的侵权诉讼,但很多司法人员还是经常回避使用网络证据。我国只是在近几年才有了对网络证据收集的相关研究,主要的取证工具、技术和方法主要从国外引进,相应的技术标准、技术队伍和技术装备相对落后。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主要针对如何完善我国网络证据收集制度而展开。首先针对网络证据收集的特殊主体即信息技术专家、网络警察、网络服务提供者,分析了他们在网络证据收集中的不同作用以及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的意见或建议:信息技术专家需要程序合法性的引导和相应的监督,网络警察需要加强培训、更新设备、提高素质,网络服务提供者需要设定违反法定的证据收集义务的罚则;接着分析了网络证据收集的方法,其中重点分析了网络证据的现场勘验和网络保全公正,指出了这些取证方法尤其是网络公证保全所面临的困难:相应法律法规缺位、保全过程很不直观、公证人员缺乏相应实践经验,希望通过立法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最后是完善网络证据收集的程序性规制,通过使用核证程序或合法软件采取合法形式取证,避免因取证程序的瑕疵影响网络证据的可采性。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6-8
Abstract  8-13
引言  13-14
一、网络证据收集制度的概述  14-21
  (一) 网络证据的一般界定  14-19
    1. 网络证据的概念  14-15
    2. 网络证据的特征  15-16
    3. 网络证据的类型  16-19
  (二) 网络证据收集制度的内容以及意义  19-21
    1. 网络证据收集制度的内容  19
    2. 网络证据收集制度的意义  19-21
二、比较法视野下的网络证据收集  21-23
  (一) 英美法系主要国家的网络证据收集  21-22
  (二) 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的网络证据收集  22-23
三、我国网络证据收集制度的现状  23-25
  (一) 我国网络证据收集制度的立法现状  23-24
  (二) 我国网络证据收集制度的司法实践  24-25
四、完善我国网络证据搜集制度的建议  25-35
  (一) 网络证据收集的主体  25-28
    1. 信息技术专家  25-26
    2. 网络警察  26-27
    3. 网络服务提供者  27-28
  (二) 网络证据收集的方法  28-32
    1. 网络证据的现场勘验  28-30
    2. 网络证据的保全  30-32
  (三) 网络证据收集的程序性规制  32-35
    1. 禁止以窃录方式取得网络证据  32-33
    2. 非法软件获取的网络证据问题  33
    3. 使用核证程序获取网络证据  33-35
结语  35-36
致谢  36-37
参考文献  37-39

相似论文

  1. 论特殊主体的生育权,D921
  2. 论刑事推定的适用及规制,D925.2
  3. 试论现物出资瑕疵的法律规制,D922.291.91
  4. 论单位累犯,D914
  5. 汉唐律杀伤人罪之比较研究,D924.3
  6. 论生育权,D913
  7. 论犯罪的特殊主体,D924.11
  8. 受贿犯罪研究,D914
  9. 论我国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D924.1
  10. 网络证据及其收集研究,D915.3
  11. 论心证的公开,D915.13
  12. 计算机证据材料污染问题及相关对策,D915.13
  13. 自由心证中的法官思维,D915.13
  14. 电子证据的法律形式界定探析,D915.13
  15. 电子证据可靠性问题分析,D915.13
  16. 科学逻辑视野下法律证据效用评价,D915.13
  17. 电子聊天记录作为电子证据的认定,D915.13
  18. 论鉴定结论之科学性与审查评断,D915.13
  19. 数字证据的法律地位及其应有用规则研究,D915.13
  20. 专家出庭作证制度研究——兼论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之建构,D915.1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学各部门 > 诉讼法 > 诉讼制度 > 证据制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