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城市污泥的吸附电脱水特性研究与设备开发

作 者: 裴杨安
导 师: 马德刚;张仁龙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电渗透脱水 吸附材料 外加电压 机械压力 阴极 能耗
分类号: X7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电脱水技术基于污泥表面电荷的特性,通过电场力的作用,将水分与污泥颗粒分离,达到脱水的目的。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了污泥脱出水分的分离方式上,将水分由传统的依靠水分自身重力分离,转变为依靠吸水材料吸附分离。吸附分离可以将污泥中脱出的水分及时与电极分开,减弱对后续脱出水分的阻碍。添加吸水材料后,发现实验中污泥最终含水率和脱水能耗均低于不添加吸水材料情况。同时分析了在吸水材料辅助下,外加电压机械压力阴极形式对污泥电脱水的影响。本实验范围内的结果表明,对于5mm厚度的污泥饼来说,40~50V为其脱水较合适电压区间;污泥最终含水率随机械压力的增加先减小后基本不变,在21kPa压强处呈现最佳脱水效果;孔径为58μm(250目)不锈钢网作为阴极的时候,污泥电脱水效果较好,且可以代替滤布。本实验范围内得出的最佳操作条件为50V、21kPa,阴极为58μm(250目)不锈钢网,此操作条件下,电脱水90s可以将污泥含水率由82.7%降至56.1%,耗电为186kWh/t(湿污泥)。基于对当前存在的电脱水设备缺点的改进,研究设计出两种新型污泥电脱水设备。通过实际运行的考察,发现环状电场不仅缓解了电极受力变形的问题,而且电流衰减过程缓慢,可以更加快速、高效地脱除污泥中的水分。但是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污泥运动阻力偏大、脱水时间太短等。为优化污泥处理的单元操作,设计了三种污泥处理方案:方案一是污泥先干燥至含水率20%,然后进行焚烧,焚烧热量用于干燥;方案二是将污泥先电脱水至含水率70%,然后再热干燥至20%,最后焚烧发电;方案三是将污泥电脱水至含水率65%,然后干燥至20%含水率,最后进行焚烧发电。通过对比不同方案的能源消耗发现,方案一不能实现系统能量的自身平衡,需要额外补充能量,方案二和三不仅可以实现能量的自身平衡,还有部分热能输出。方案三较方案二输出的能量略多。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目录  6-8
第一章 绪论  8-20
  1.1 污泥的特性  9-11
    1.1.1 污泥中水分存在形式  9-10
    1.1.2 污泥的主要危害  10-11
  1.2 污泥传统处理方法  11-15
    1.2.1 浓缩  11-12
    1.2.2 机械脱水  12-14
    1.2.3 热干燥  14-15
    1.2.4 传统处理方法的不足  15
  1.3 电渗透的概述  15-18
    1.3.1 电渗透理论  15-16
    1.3.2 研究现状  16-18
  1.4 研究意义和内容  18-20
    1.4.1 研究意义  18-19
    1.4.2 研究内容  19-20
第二章 吸附电脱水静态实验  20-32
  2.1 实验装置和材料  20-23
    2.1.1 实验装置  20-21
    2.1.2 实验材料  21-23
  2.2 实验方法  23-25
    2.2.1 吸水材料  23-24
    2.2.2 电压的选择  24-25
    2.2.3 阴极形式的选择  25
    2.2.4 压强的选择  25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25-31
    2.3.1 吸水材料对电脱水的影响  25-27
    2.3.2 电压对电脱水的影响  27
    2.3.3 阴极形式对电脱水的影响  27-29
    2.3.4 压强对电脱水的影响  29-30
    2.3.5 吸附电脱水操作工况的选择  30-31
  2.4 小结  31-32
第三章 污泥电脱水设备的开发  32-45
  3.1 平板电场与压力协同作用下污泥电脱水设备  32-36
    3.1.1 设备现状  32-33
    3.1.2 开发内容  33-34
    3.1.3 实施方式  34-36
    3.1.4 问题分析及解决  36
  3.2 环状电场与压力协同作用下污泥电脱水设备  36-44
    3.2.1 开发内容  36-37
    3.2.2 实施方式  37-39
    3.2.3 结果及讨论  39-44
  3.3 小结  44-45
第四章 能量平衡分析  45-54
  4.1 热干燥—焚烧  46-48
  4.2 电脱水—热干燥—焚烧发电  48-50
  4.3 电脱水—热干燥—焚烧发电  50-53
  4.4 小结  53-54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4-56
  5.1 结论  54-55
  5.2 建议  55-56
参考文献  56-62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62-63
致谢  63

相似论文

  1. 空心阴极特性及对霍尔推力器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V439.2
  2. 植物纤维磨浆中酶/化学品复合的作用,TS713
  3. 聚吡咯—钴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催化H2O2电还原性能研究,O643.32
  4. 一种自适应选择处理节点的时空查询算法,TN929.5
  5. 微硅粉的资源化利用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X703
  6. 基于热泵技术的MEA法CO2捕集系统模拟分析,X701
  7. 煤矿生产系统能耗分析方法研究,F426.21
  8. 射频消融联合无水酒精注射在兔肝脏中的应用研究,R817.5
  9. 高大空间空调系统不同气流组织形式的能耗分析研究,TU831
  10. 白光LED用蓝色荧光粉NaxK1-xSrPO4:Re (Re=Eu2+,Tb3+)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的研究,O482.31
  11. 凸窗在夏热冬冷地区住宅中的设计及利用,TU228
  12. 基于网络生存效能优化策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研究,TN929.5
  13. 基于LEACH协议的簇头选举方案改进与仿真,TP212.9
  14.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阻抗特性以及在生物阴极实现硝化的研究,TM911.4
  15. K2TiF6/TiO2在氟化物体系中电化学还原过程的研究,O611.3
  16. 酒钢1号高炉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及选矿工序能耗分析,TD951
  17. 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开发,TP311.52
  18. 集中空调系统电气节能仿真研究,TU831.3
  19. 基于实测和热工参数场重建的建筑物(群)能耗分析系统研究,TU111.195
  20.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视频编码的跨层优化研究,TN919.81
  21. 阴极保护对破损有机涂层防护作用的研究,TG174.4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一般性问题 >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