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地区沙尘气溶胶的间接气候效应研究

作 者: 沈凡卉
导 师: 王体健
学 校: 南京大学
专 业: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关键词: 中国地区 沙尘气溶胶 辐射强迫 气候效应 起沙模型
分类号: X5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沙尘气溶胶又称为矿物质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气候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沙尘气溶胶可以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参与暖云的过程,影响暖云的光学特性、降水特征以及云的寿命,同时还可以充当冰晶对冷云过程产生影响,从而改变气候系统的辐射平衡,产生直接和间接气候效应。中国是沙尘气溶胶的重要源区,近年来沙尘暴频发,因此对中国地区沙尘气溶胶的间接气候效应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以中国地区沙尘气溶胶为研究对象,利用耦合的区域气候化学模式系统(RegCCMS)模拟沙尘气溶胶的浓度以及光学特性参数的时空分布,定量研究沙尘气溶胶对暖云的影响,包括第一间接效应、第二间接效应和巨核效应,进一步考虑了沙尘气溶胶对冷云的影响,并估算其气候效应。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对区域气候化学模式系统加以改进,在其中添加了四种起沙模型,利用不同起沙方案对2010年3月21日一次沙尘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观测的比较,选取GEATM起沙模型用于沙尘气溶胶间接气候效应的模拟研究。同时选取气溶胶-巨核和冰核参数化方案,用于估算沙尘气溶胶影响暖云和冷云产生的气候效应。2.通过对2003-2007年3、4、5月的模拟,发现中国地区的沙尘气溶胶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的新疆、蒙古、甘肃等,同时在四川、重庆地区也存在高浓度集中区,3、4、5月最大地面浓度达到2200ng/m3、2700μg/m3、3500μg/m3,3月份最低,5月份最高,柱含量分布与地面浓度具有类似的特征,3、4、5月柱含量的最高值分别为2400mg/m2、4000mg/m2、6000mg/m2。3.研究了沙尘气溶胶对暖云的影响及气候效应。考虑沙尘气溶胶存在可溶部分,可以充当云凝结核(CCN),使得云滴数浓度增加30m-3、云滴有效半径减小0.18μm,沙尘气溶胶的第一间接辐射强迫在对流层顶和地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平均达到-1.98W/m2,主要集中在中国的西南部地区,尤其是四川、重庆以及贵州青海等地区辐射强迫较高。第二间接效应主要表现为对降水的影响,使得降水转化率减少2.83×10-9Kg/Kg/s,云量增加0.05%,云水含量增高,云液水路径增加,整个对流层净吸收的太阳辐射强迫减少1.75W/m2,同时地表降温,降水减少。由于沙尘气溶胶中存在大量的粗粒子,有利于云滴的有效碰并,对降水有促进作用,降水转化率增大8.25×10-12Kg/Kg/s,地面降水增加0.13mm/day,云量减少0.188%,云液水路径减少0.1437g/cm3,整层大气净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2.89W/m2,到达地表的能量增多,地面温度升高0.56K,地面比湿增大,增加幅度为0.17g/Kg。4.研究了沙尘气溶胶对冷云的影响及气候效应。由于沙尘气溶胶的水平传输距离较远,垂直方向可以达到3-4km,其中部分不可溶的沙尘粒子可以充当冰核,参与冷云作用,沙尘气溶胶增加了冰晶数浓度,减小了冰晶有效半径,因此冰云光学厚度增加0.021,使得对流层净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17.0W/m2,地表温度降低0.84K。此外,还可以影响到暖云降水,使得暖云降水减少0.22mm/day。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绪论  10-16
  1.1 研究意义  10-11
  1.2 研究进展  11-12
    1.2.1 沙尘的物理化学特性  11-12
    1.2.2 沙尘的气候效应  12
  1.3 本文工作  12-14
  参考文献  14-16
第二章 模式与方法  16-44
  2.1 区域气候化学模式系统  16-17
  2.2 沙尘气溶胶起沙模型  17-26
  2.3 沙尘气溶胶的间接效应  26-36
    2.3.1 第一间接效应  26-28
    2.3.2 第二间接效应  28-30
    2.3.3 巨核效应  30-32
    2.3.4 冰核效应  32-36
  2.4 数值试验方案设计  36-37
  参考文献  37-44
第三章 一次沙尘暴过程的模拟与分析  44-72
  3.1 2010年3月21日沙尘暴过程的分析  44-54
  3.2 四种起沙模型在沙尘个例中的比较  54-70
  3.3 本章小结  70-71
  参考文献  71-72
第四章 沙尘气溶胶对暖云的影响及气候效应  72-105
  4.1 沙尘气溶胶的空间分布  72-74
  4.2 沙尘气溶胶的第一间接辐射强迫及气候效应  74-78
    4.2.1 沙尘气溶胶的第一间接辐射强迫  74-76
    4.2.2 沙尘气溶胶的第一间接气候效应  76-78
  4.3 沙尘气溶胶的第二间接辐射强迫及气候效应  78-86
  4.4 沙尘气溶胶的总的间接气候效应  86-93
  4.5 沙尘气溶胶作为巨核的间接气候效应  93-100
  4.6 本章小结  100-102
  参考文献  102-105
第五章 沙尘气溶胶对冷云的影响及气候效应  105-112
  5.1 沙尘气溶胶对冷云参数的影响  105-108
  5.2 沙尘气溶胶影响冷云产生的气候效应  108-111
  参考文献  111-112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112-116
  6.1 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  112-114
    6.1.1 区域气候化学模式改进  112
    6.1.2 沙尘气溶胶的浓度、柱含量的时空分布  112
    6.1.3 沙尘气溶胶对暖云的影响  112-113
    6.1.4 沙尘气溶胶对冷云的影响  113-114
  6.2 创新点  114
  6.3 展望  114-116
    6.3.1 论文的不足之处  114-115
    6.3.2 未来的工作  115-116
致谢  116-117

相似论文

  1. 基于DEM的黄土丘陵区分布式小流域产流产沙模型的研究,S157
  2. 亚热带典型植物幼苗对辐射强迫的高光谱响应研究,TP79
  3. 吉林市滨水住区微气候设计研究,TU984.12
  4. 辐射强迫对中亚热带三种典型树种幼苗生理生态的影响,S718.4
  5. 基于泥沙运动理论的潼关站含沙量过程预报方法,TV143
  6. 冷战后中国周边政策中的地区多边主义:演变与动机,D820
  7. 中国戈壁沙尘气溶胶的表征、识别、长途传输及其对下游区域环境的影响,X513
  8. 基于单元流域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岔巴沟流域次暴雨产沙经验模型研究,S157
  9. 皮纳图博火山气溶胶的三维扩散及其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X513
  10. 长三角地区城市范围扩展的气候效应和太湖水体调节作用的数值模拟,P461.5
  11. 利用星载云雷达资料研究青藏高原的云辐射强迫,P422
  12. 长寿命温室气体CH_4、N_2O的辐射强迫和全球增温潜能的研究,P467
  13. 利用激光雷达观测资料研究沙尘气溶胶及其影响,P445.4
  14. 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卫星遥感产品验证,X513
  15. 中国近三十年气溶胶变化特征及与降水关系的研究,X16
  16. 试析东盟一体化发展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影响,F752.7
  17. 沙尘气溶胶对中国半干旱区近地层气象要素影响的特征分析,P445.4
  18. 兰州地区一次沙尘过程的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P445.4
  19.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表辐射的观测研究,P412
  20. 山东黄河故道风沙化土地杨农间作生态经济效益研究,S181
  21. 基于GIS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侵蚀产沙模拟及尺度研究,S157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 粒状污染物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