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广式烧鸭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作 者: 戴欣玮
导 师: 滕建文
学 校: 广西大学
专 业: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关键词: 广式烧鸭 挥发物 气味活性 主成分分析 烤制过程 烤制方式
分类号: TS251.6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6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入,广式烧鸭的传统炭烤工艺己不能满足产业化发展的需求,对传统炭烤和现代电烤烧鸭风味特征的对比研究,以及对烧鸭制作过程中风味组分的跟踪分析,有助于改善工业化广式烧鸭制品的风味品质,及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本文以广式烧鸭为原料,优化了风味挥发物分离提取方法,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广式烧鸭及其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通过气味活性值(OAV)和主成分分析法(PCA)着重分析了广式烧鸭气味活性组分(OACs)及其变化;对比研究了电烤与传统炭烤广式烧鸭气味活性组成的差异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乙醚和二氯甲烷两步同时蒸馏萃取(SDE)各30min;75μm CAR/PDMS萃取头进行固相微萃取(SPME),加6mL内标/饱和NaCl溶液后于55℃磁力搅拌萃取60min;风味物总量RSD分别为7.15%和8.95%。2、传统炭烤广式烧鸭中种类最丰富的组分依次是烃、醛和含氮、含硫杂环物;烧鸭肉和烧鸭皮的风味物总量分别达58.52μg·g-1和72.88μg·g-1,其中烃、醛和酮的比例相差较大;从48个OACs样本中抽提出3个主成分,其中第一主成分就能有效区分烧鸭肉和烧鸭皮的风味。3、烤制过程中,风味挥发物总量在鸭肉中由16.47pg.g-1逐段增至61.66μg·g-1,在鸭皮中由21.51μg.g-1逐段增至79.75μg.g-1;其所含烯烃的比例递减、含氮、含硫杂环物的比例递增;大部分的醇、酸和醛酮类物质在Ⅰ段集中生成,并在Ⅱ段和/或Ⅲ段达最大含量;大部分的含氮、含硫杂环和呋喃类物质在Ⅱ段的烧鸭皮集中形成,并在成品中达最大含量;各类别风味物在烧鸭肉中的气味活性普遍大于烧鸭皮,两者分别是在经过Ⅰ段和Ⅱ段烤制后达到较高香气活性水平。4、炭烤和电烤广式烧鸭鸭肉和鸭皮中风味物的种类和组成都很相似,总量上炭烤鸭肉比电烤鸭肉高9.66%~17.28%,炭烤鸭皮比电烤鸭皮高30.24%~40.13%;53个OACs中的大多数在炭烤组的气味活性高于电烤组;PCA显示,SDE样本中炭烤和电烤烧鸭肉风味很相近,而SPME样本中炭烤和电烤烧鸭皮风味差异也小。综合本实验数据及理论分析,表明现代远红外电烤技术在模拟传统炭烤广式烧鸭烤制工艺方面具有一定应用前景,基本能够保留传统炭烤广式烧鸭的特殊风味,但风味质量的总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目录  8-10
符号说明  10-11
第一章 绪论  11-20
  1.1 我国鸭肉制品的研究概况  11-16
    1.1.1 鸭肉制品的工艺研究现状  11-14
    1.1.2 鸭肉制品的风味研究现状  14-15
    1.1.3 广式烧鸭产业化所需基础研究  15-16
  1.2 肉制品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分析方法  16-19
    1.2.1 挥发性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  16-17
    1.2.2 挥发性化合物的鉴定和分析  17-19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9-20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9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9-20
第二章 广式烧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分析方法研究  20-30
  2.1 引言  20
  2.2 材料与方法  20-24
    2.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20-21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1
    2.2.3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提取  21-23
    2.2.4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23-24
  2.3 结果与讨论  24-29
    2.3.1 SDE条件的选择  24-26
    2.3.2 HS-SPME条件的选择  26-28
    2.3.3 精密度实验  28
    2.3.4 方法比较与评价  28-29
  2.4 本章小结  29-30
第三章 传统广式烧鸭风味挥发物组成及样本分析方法研究  30-42
  3.1 引言  30
  3.2 材料与方法  30-31
    3.2.1 实验材料  30
    3.2.2 实验仪器  30-31
    3.2.3 实验方法  31
    3.2.4 数据分析方法  31
  3.3 结果与讨论  31-41
    3.3.1 传统广式烧鸭基本挥发性风味组分分析  31-37
    3.3.2 传统广式烧鸭的气味活性组分分析  37-39
    3.3.3 传统广式烧鸭气味活性组分主成分分析  39-41
  3.4 本章小结  41-42
第四章 烤制工艺对广式烧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  42-71
  4.1 引言  42
  4.2 材料与方法  42-43
    4.2.1 实验材料  42
    4.2.2 实验仪器  42-43
    4.2.3 实验方案  43
  4.3 结果与讨论  43-69
    4.3.1 烤制过程中烧鸭风味物组成的变化  43-54
    4.3.2 烧烤方式对鸭肉风味的影响  54-66
    4.3.3 广式烧鸭风味组成的变化规律  66-69
  4.4 本章小结  69-71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71-75
  5.1 全文总结  71-73
    5.1.1 分析方法建立  71
    5.1.2 传统广式烧鸭的风味挥发物组成分析  71-72
    5.1.3 广式烧鸭制作过程中的风味组成变化分析  72
    5.1.4 炭烤和电烤广式烧鸭风味差异性分析  72-73
  5.2 创新点  73
  5.3 展望  73-75
参考文献  75-82
致谢  82-8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3

相似论文

  1. 基于质谱的雷公藤甲素肝脏毒性代谢组学研究,R285
  2.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学科建设中的应用,G642.4
  3. 玉米挥发性物质提取方法优化设计与应用,S513
  4. 高分辨率SAR影像裸土信息提取及土壤含水量反演初探,S152.7
  5. 高光谱图像技术诊断黄瓜病害方法的研究,S436.421
  6. 旅游对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植被的影响,S759.9
  7. 太行山猕猴掌面花纹嵴数的形态学研究,Q954
  8. 赵官煤矿下组煤底板突水预测及防治技术研究,TD745
  9. 重庆市汽车产业有效竞争研究,F426.471
  10. 川陕渝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F224
  11. 基于GEVA-VC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F426.32
  12. 五种经济海藻代谢成分及代谢机制的初步研究,R284
  13. 重庆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F224
  14. 声表面波气体传感器阵列模式识别技术的研究,TP212
  15. 黑河源区湿地动态变化分析及驱动力分析,P931.1
  16. 人类抗原肽载体结合力预测,R392.1
  17.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我国沿海港口竞争力评价研究,F552
  18. 基于代数特征的民族面部特征研究,TP391.41
  19. 创业板IPO多因素定价模型,F224
  20. 火力发电相关指标间的模型构建与分析,F426.61
  21. 基于PET/CT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的设计与实现,TP391.4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 > 熟肉制品 > 烧鸭、板鸭、盐水鸭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