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西北干旱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作 者: 降同昌
导 师: 巩杰
学 校: 兰州大学
专 业: 自然地理学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 驱动力 时空变化 干旱区 民勤县
分类号: S18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8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福利的源泉。耕地是土地资源中的精华,是农田生态系统的载体。农田生态系统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受制于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耕地数量变化、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进步等的必将导致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地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之间的民勤县,是我国干旱区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带的缩影和生态屏障。近几十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不断增强的人类干扰活动,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的潜在脆弱性正逐渐转化为现实的环境灾害,如土地盐碱化和沙漠化等。本文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基于民勤县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政策方针等数据资料,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勤县耕地面积时空变化、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了研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数量变化:建国60年以来,民勤县耕地变化经历了快速增加—快速减少—缓慢减少—缓慢增加—频繁波动的变化过程;具体可分为7个时段:1949—1956年为快速增加期;1957—1962年为快速减少期;1963—1970年为缓慢减少期;1971—1979年为缓慢增加期;1980—1984年为缓慢减少期;1985—2000年为缓慢增加期;2001—2008年为频繁波动期。人均耕地经历了人均耕地面积经历了快速增加—快速减少—缓慢减少的过程,大致分为3个时段:1949—1955年为快速增加期;1956—1963年为快速减少期;1964—2008年为缓慢减少期。(2)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可概括为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科技、水资源利用(此三个因素的贡献率为72.28%)和气象因素与自然灾害(主要是尘暴灾害)(其贡献率为15.75%)等。(3)耕地面积的空间变化:耕地变化区域差异性明显。1978—2000年期间,薛百乡、苏山乡、东坝镇、夹河乡、大滩乡、泉山镇、西渠镇、东湖镇、收成乡的耕地都处于减少状态,其余各乡都处于增加状态。其中,昌宁乡、三雷镇、大坝乡、红沙梁乡、红沙岗镇和南湖乡的相对变化率大于1,其变化大于全县的变化。2001—2008年期间,西渠镇、东湖镇、收成乡、双茨科乡都处于减少状态,其余各乡均处于增加趋势。除了双茨科乡、三雷镇和红沙梁乡外,其它各乡的相对变化率大于1,其变化大于全县变化速度。(4)民勤县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民勤县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2000年为12.8×108元和2008年为12.93×108元。运用发展阶段系数和资源紧缺度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修正后,2000和2008年的生态价值分别为16.39×108和24.9×108元。与修正后相比,分别增加了3.59×108、11.26×108元,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的多寡对人们支付意愿有重要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愈高和资源愈紧缺的情况下,人们对生态服务功能的支付意愿就愈高;反之愈低。(5)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变化: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也具有较大的区域性。2000-2008年,东坝镇、双茨科乡、西渠镇、东湖镇、收成乡、红沙梁乡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处于减少趋势,其余各乡都呈增加状态。三雷镇、东坝镇、双茨科乡、红沙梁乡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速度小于民勤县的变化速度。其余各乡的生态系统服务服务价值变化大于民勤县域变化速度。(6)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民勤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是气候变化、水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1
第一章 绪论  11-22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1-12
  第二节 研究意义  12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方法、特色和数据来源  12-15
  第四节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研究进展  15-17
  第五节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17-22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2-26
  第一节 研究区自然环境  22-25
  第二节 社会经济状况  25-26
第三章 民勤县耕地面积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26-45
  第一节 民勤县耕地面积时间变化  26-31
  第二节 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31-44
  本章小结  44-45
第四章 民勤县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和驱动力  45-54
  第一节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45-49
  第二节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修正  49-50
  第三节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50-52
  第四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52-53
  本章小结  53-54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4-57
参考文献  57-62
致谢  62

相似论文

  1. 城市湖泊的甲烷排放时空变化及其与水文水质关系,X524
  2. 乡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研究,X171
  3. 苏中地区镇域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的研究,X826
  4. 水土流失治理区马尾松林生物量遥感研究,S791.248
  5.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增长的驱动力分析,F293.2
  6. 黑河源区湿地动态变化分析及驱动力分析,P931.1
  7. 基于GIS的青海湖流域LUCC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P208
  8. 乌鲁木齐南山凝结水试验研究,TV213
  9. 南疆近60a来风灾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S424
  10. 伊犁河谷地西部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F301
  11. 阿克苏地区建设用地时空变化分析,F224
  12. 干旱区新型工业化发展问题研究,F427
  13. 长沙市农田生态系统战略调整研究,S181
  14. 长沙市耕地面积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F224
  15. 顺昌县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F301
  16. 干旱区成龄枣树不同灌溉方式下耗水特性研究,S665.1
  17. 城市化进程中耕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F301
  18. 滇西北高寒山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F127;F224
  19. 民勤县资源与经济承载力现状研究与评价,F205
  20. 基于RS和GIS的阜新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P237;P208
  21. 基于RS和GIS的海河流域湿地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P237;P208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 农业生物学 > 农业生态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