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奥氏体不锈钢形变/渗氮复合处理工艺及渗氮层结构与性能研究

作 者: 沈烈
导 师: 王亮
学 校: 大连海事大学
专 业: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关键词: 喷丸 离子渗氮 应变诱导马氏体 高温短时离子渗氮
分类号: TG174.4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8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成形性能、焊接性和耐蚀性,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及航空等行业,约占每年世界不锈钢总产量的2/3。但由于奥氏体不锈钢硬度相当低(Hv<250)、耐磨性极差,大多数奥氏体不锈钢零部件即使在低载荷作用下也会由于严重磨损而过早失效。又因奥氏体不锈钢不能像一般钢铁材料通过相变热处理进行强化,因此,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表面强化研究,而如何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硬度和耐磨性且不损伤其耐腐蚀性一直是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强化的研究重点。目前的研究现状是: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单一的形变强化处理无法获得满意的强化效果且耐腐蚀性能不稳定;常规等离子渗氮处理效率低下,渗层过薄;而近年出现的形变与渗氮结合的复合处理由于所采用的机械研磨和等通道角挤压等形变技术的条件所限,目前还无法用于处理工业生产中形状复杂的零部件。本文探求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的奥氏体不锈钢强化方法,研究内容一是将工业上常规喷丸技术与等离子渗氮技术相结合,通过物理(晶粒细化和相变)和化学(元素渗扩改变化学成分)复合作用,提高渗氮效率且保持或提高原奥氏体不锈钢的耐腐蚀能力;研究内容二是采用高温短时离子渗氮法,使离子渗氮效率得到提高,同时获得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和耐蚀性能的渗氮层,并研究探讨奥氏体不锈钢的渗氮热力学和氮化物析出动力学。获得的主要结论包括:1.采用普通工业喷丸与等离子渗氮相结合的复合处理工艺,有效降低了奥氏体不锈钢等离子渗氮时的扩散激活能,在相同渗氮条件下获得的渗层厚度约为常规离子渗氮层厚度的2倍。当渗氮温度低于500℃时,复合处理工艺在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获得的渗氮层主要相组成为S相,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和耐磨损性能。通过改变渗氮时间、温度等参数,研究了复合渗氮工艺的微观渗氮机理和渗氮动力学过程,为实现奥氏体不锈钢形变/渗氮复合处理工艺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2.工业喷丸处理导致304奥氏体不锈钢中产生了应变诱导马氏体,研究发现马氏体易于在单向剪切带位置、多向剪切带交割位置以及剪切带与晶界交界位置形核。等离子渗氮时,氮原子进入表面层后促进了应变诱导马氏体向膨胀奥氏体转变,其相变过程为:应变诱导马氏体马氏体→膨胀马氏体→膨胀奥氏体。3.采用高温(540℃)短时离子渗氮方法在喷丸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获得主要组成为S相的渗氮层,处理时间为1h时渗氮厚度可达9.0μm,与常规离子渗氮所需时间(4-5h)相比大为缩短。

全文目录


创新点摘要  5-6
摘要  6-8
ABSTRACT  8-13
第1章 绪论  13-46
  1.1 不锈钢发展及应用  13-17
    1.1.1 不锈钢的发展  13-14
    1.1.2 不锈钢的分类及应用  14-17
  1.2 不锈钢表面强化  17-28
    1.2.1 不锈钢表面形变强化  17-23
    1.2.2 不锈钢离子渗氮强化  23-27
    1.2.3 不锈钢形变强化与等离子渗氮复合强化  27-28
  1.3 直流等离子渗氮机理  28-31
  1.4 本文工作背景  31-33
  参考文献  33-46
第2章 实验方法及设备  46-52
  2.1 实验材料  46-47
  2.2 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形变处理  47-48
  2.3 奥氏体不锈钢形变/渗氮复合处理  48-49
  2.4 结构表征方法  49
    2.4.1 X-射线衍射  49
    2.4.2 金相组织观察  49
    2.4.3 TEM观察  49
    2.4.4 激光共聚焦显微分析  49
  2.5 性能测试  49-51
    2.5.1 显微硬度测试  49-50
    2.5.2 耐磨性测试  50
    2.5.3 耐蚀性测试  50-51
  参考文献  51-52
第3章 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形变处理  52-73
  3.1 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形变处理的结构表征  52-61
    3.1.1 金相组织观察  53-54
    3.1.2 物相分析  54-57
    3.1.3 微观结构观察与分析  57-61
  3.2 奥氏体不锈钢微观形变机制  61-63
  3.3 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相变机制  63-64
  3.4 奥氏体不锈钢形变处理后性能表征  64-70
    3.4.1 显微硬度测试  64-65
    3.4.2 耐磨性能测试  65-69
    3.4.3 耐蚀性能测试  69-70
  3.5 本章小结  70-71
  参考文献  71-73
第4章 奥氏体不锈钢喷丸形变/渗氮复合处理  73-105
  4.1 原始与复合渗氮样品结构表征及渗氮机理  73-81
    4.1.1 原始与复合渗氮处理渗氮层金相组织  73-76
    4.1.2 原始与复合渗氮处理渗氮层物相分析  76-80
    4.1.3 原始与复合渗氮处理渗氮层微观结构  80-81
  4.2 复合渗氮扩散机制  81-86
  4.3 复合渗氮动力学过程  86-89
  4.4 原始与复合渗氮处理渗氮层性能  89-101
    4.4.1 显微硬度测试  89-91
    4.4.2 耐磨性能测试  91-98
    4.4.3 耐腐蚀性能测试  98-101
  4.5 本章小结  101-102
  参考文献  102-105
第5章 奥氏体不锈钢形变处理后高温快速渗氮  105-117
  5.1 奥氏体不锈钢高温快速渗氮氮化层金相组织  105-109
  5.2 奥氏体不锈钢高温快速渗氮氮化层物相分析  109-111
  5.3 奥氏体不锈钢高温快速渗氮氮化层微观结构  111-114
  5.4 本章小结  114-116
  参考文献  116-117
结论  117-119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119-120
致谢  120

相似论文

  1. DISA造型线缸座模具CAD/CAE及其离子渗氮表面处理技术,TG156.82
  2. 单边缺口拉伸试样喷丸强化残余应力及其三维应力强度因子分析,TG668
  3. 15Cr2Ni3MoW顶头钢的氧化行为与氧化膜的组织性能研究,TG174.44
  4. 工业纯铁表面自纳米化改性研究,TB383.1
  5. 受控激光喷丸强化中残余应力的表征与实验研究,TN249
  6. 激光喷丸强化效果的统计优化研究,TN249
  7. 激光喷丸镁合金疲劳行为的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TN249
  8. 奥氏体不锈钢交流电表面预处理与低温离子渗氮研究,TG156.82
  9. 汽车发动机活塞销抗摩擦磨损性能研究,U464.13
  10. 基于数值模拟的激光喷丸诱导残余应力场及其疲劳裂纹扩展特性研究,TN249
  11. 电渣熔铸大花导叶的研制,TF14
  12.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氮及碳氮共渗工艺研究,TG156.82
  13. 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法的喷丸强化数值模拟研究,TG668
  14. 凸轮轴材料的空化水喷丸强化及接触疲劳性能,TG668
  15. 重型汽车变速箱齿轮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的试验研究,U463.212
  16. 纯钛表面纳米化及低温离子渗氮研究,TB383.1
  17. 采用复合渗镀技术提高Ti-6Al-4V摩擦学性能,TG174.4
  18. Al-Mg合金轮胎模具表面增压喷丸亚微米化新技术的研究,TG668
  19. Ti6Al4V离子渗氮和离子渗碳的研究,TG174.4
  20. TC4-DT钛合金喷丸强化研究,TG174.4
  21. 基于表面纳米化的镁合金表面铝涂层扩散研究,TG174.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 金属学与热处理 > 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 > 腐蚀的控制与防护 > 金属表面防护技术 > 金属复层保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