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清至民国时期青海河湟地区农业地理研究

作 者: 熊四华
导 师: 潘春辉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历史地理学
关键词: 清至民国时期 河湟地区 农业地理
分类号: K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农业是古代社会经济发展与立国之根本,农业历史地理研究是历史经济地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河湟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地带东北部,海拔适中,热量与水分条件较好,土地较肥沃,灌溉便利,气候温和,农业发展源远流长。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中期,在全国人口迅猛增长的背景下,青海河湟地区人口突破历史高峰,农业垦殖区域得到很大开拓,水利建设事业也得到相应发展,为今日河湟地区农业地理分布格局打好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这几百年间青海河湟地区过度的农业开发对当地自然植被造成破坏,并进一步减弱了其对自然灾害的抵抗力,以致清后期及民国时期该区水旱灾频发,再加上当时动荡的社会局势,使这一时期青海河湟地区的农业发展呈现出衰弱之状。此文旨在运用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清至民国时期青海河湟地区人口演变、农业开发及水利建设作一梳理,并分析这一时期此地区自然环境演变的规律与特点,以展现出这一地区的农业历史地理概貌。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旨意、国内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等;正文分别论述了清至民国时期青海河湟地区人口发展、水利建设、农业开发、自然环境演变、自然灾害及政府救济等;结语部分对这一时期青海河湟地区的农业发展做一总结,希望以史为鉴,为现实农业发展和经济开发提供借鉴。

全文目录


摘要  8-9
Abstract  9-11
1 绪论  11-17
  1.1 选题缘由和意义  11-12
  1.2 研究范围  12-13
  1.3 研究动态综述  13-16
  1.4 研究方法  16-17
2 青海农业发展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背景  17-25
  2.1 自然地理环境  17-18
  2.2 社会背景  18-25
    2.2.1 建置沿革  18-22
    2.2.2 农业生产概况  22-25
3 清至民国时期青海人口资源  25-36
  3.1 清代青海人口状况  25-32
    3.1.1 清前期青海人口的估算(1644—1741)  25-26
    3.1.2 清中期青海人口(1741—1851)  26-28
    3.1.3 清后期青海人口(1851—1911 年)  28-32
  3.2 民国时期青海人口状况(1912—1949)  32-35
  3.3 清至民国时期青海人口发展的特点  35-36
4 清至民国时期青海河湟地区水利建设  36-56
  4.1 青海水利概述  36-38
  4.2 清代青海河湟地区水利事业的发展  38-50
    4.2.1 清前中期青海河湟地区水利建设  38-46
    4.2.2 清后期青海河湟地区水利建设  46-50
  4.3 民国时期青海河湟地区水利建设  50-56
    4.3.1 水利兴修状况  50-52
    4.3.2 水利兴修的组织与管理  52-56
5 清至民国时期青海河湟地区农业开发  56-88
  5.1 农业开发的背景  56-60
  5.2 清代青海河湟地区农业开发  60-78
    5.2.1 清代前期青海河湟地区的屯田(1644—1741)  60-64
    5.2.2 清代中期青海河湟地区农业开发(1741—1851)  64-76
    5.2.3 清代后期青海河湟地区农业概况(1852—1911)  76-78
  5.3 民国时期青海河湟地区农业开发  78-84
    5.3.1 1912-1935:恢复和快速发展时期  78-83
    5.3.2 1936-1949:再度衰落时期  83-84
  5.4 农业区的地域分布与拓展及农作物种植  84-88
    5.4.1 农业区的地域分布与拓展  84-86
    5.4.2 农作物构成  86-88
6 清至民国时期青海河湟地区自然环境演变  88-94
  6.1 清初期至中期青海河湟地区自然环境概貌  88-91
  6.2 清后期至民国时期青海河湟地区自然环境概貌  91-94
7 清至民国时期青海河湟地区自然灾害及对农业影响  94-108
  7.1 清至民国时期青海河湟地区的自然灾害  94-102
  7.2 清至民国时期青海河湟地区救灾济民的措施  102-108
    7.2.1 地方仓储事业  102-103
    7.2.2 灾民安抚政策  103-108
结语  108-110
参考文献  110-11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16-117
后记  117

相似论文

  1. 民族交错带城镇—族群系统演化过程响应,C95
  2. 清至民国时期固原地区土地利用及其环境效应,F301
  3. 地理信息系统在渝水区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P208
  4. 河湟地区开发史研究,F329
  5. 地理标志在新疆兵团特色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前景与问题分析,F323.5
  6. 伊朗农业地理区域研究,F337.3
  7. 清至民国时期兰州城市发展与地域影响,K258
  8. 北疆历史农牧业地理,K928.6
  9. 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明清河湟土司,K248
  10. 河湟文化演变以及文化景观的地理组合特征,K928.5
  11. 清至民国青海地区商贸市场专题研究,F729
  12. 隋唐山东农业地理,S17-09
  13. 清代海南岛农业经济地理初探(1652-1911),K249
  14. 多元文明聚落中的河湟回民社会交往特点研究,K28
  15. 中国茶叶种植地域的历史变迁研究,S571.1
  16. 唐朝河湟地区军事镇戍体系初探,K242
  17. 移民、卫所与茶马-以明代河湟地区为例,K248
  18. 明清时期河湟地区民族人口研究,K248
  19. 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初爪哇农业地理初探(1602-1816),F312
  20. 河湟地区的藏传佛教与社会生活,B948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