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新时期伪科学研究

作 者: 林晓文
导 师: 兰毅辉
学 校: 漳州师范学院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新时期 伪科学
分类号: G3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5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Pseudoscience(伪科学)一词公认最早出现在1843年,是由一个希腊词根pseudo和一个拉丁词根scientia组成。Pseudo对应英文为false,scientia对应英文为science。西方伪科学源起于19世纪初期北美的招魂术和降神术,到了19世纪中后期,伪科学逐渐开始在西方国家大行其道。科学没有国界,而伪科学也没有国界,肆虐西方一百余年的伪科学,近百年来也在神州大地上为非作歹。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至今三十余年间的这一时期里,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伪科学的表现形式及主要特征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当人类步入新世纪,尤其是在上世纪末中国政府依法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这一当时中国最大伪科学之后,中国的伪科学不断地更新换代、改头换面、偷梁换柱,但仍旧继续严重危害着国人的身心健康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本文与以往研究伪科学的文章大多立足于全面笼统地研究整个历史时期的伪科学不同,把主要把研究的重点定位于改革开放至今这一时期(为便于区别把这一时期称为新时期)的伪科学,目的在于使研究更加有侧重点与现实价值。本文首先以法轮功为界把新时期伪科学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法轮功取缔前与取缔后的伪科学,并对之展开剖析。通过客观描述新时期的伪科学的历史沿革,分析其界定的研究现状与困境,以新的理论思维,探讨性地提出新的界定理论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三大理论标准——真理标准、生产力标准与以人为本标准来重新界定新时期伪科学,随之进一步对它的表现形式、特征与本质以及危害与防治对策等展开研究。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思维为指导,本着科学的精神,弘扬科学正气,无情批判新时期伪科学,力争为当前中国当前社会伪科学研究及科普宣传、科技发展尽一份微薄的力量。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9
绪论  9-17
  一、选题的缘起、目的及意义  9-10
  二、选题的研究状况及不足  10-15
  三、选题的研究方法  15
  四、创新点及局限  15-16
  五、写作思路  16-17
第一章 新时期伪科学的历史沿革  17-27
  第一节 剖析法轮功取缔前的伪科学  18-22
  第二节 法轮功取缔后伪科学的新形势与新变化  22-27
第二章 伪科学界定的研究状况与困境  27-37
  第一节 国外伪科学界定的研究状况  27-30
  第二节 国内伪科学界定的研究状况  30-33
  第三节 伪科学界定研究的困境  33-37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伪科学界定标准的探讨  37-49
  第一节 伪科学界定的主体与客体  37-38
  第二节 三大界定标准  38-49
    一、真理标准  39-41
    二、生产力标准  41-44
    三、以人为本标准  44-49
第四章 新时期伪科学的表现形式、特征与本质  49-57
  第一节 新时期伪科学的表现形式  49-54
    一、经济与政治诈骗  49
    二、学术造假  49-51
    三、名人迷信  51-53
    四、公众科普知识欠缺  53-54
  第二节 新时期伪科学的特征与本质  54-57
    一、新时期伪科学的特征  54-55
    二、新时期伪科学的本质  55-57
第五章 新时期伪科学的危害、预防与治理  57-63
  第一节 新时期伪科学的危害  57-58
    一、对个人层面产生的危害  57
    二、对国家社会层面产生的危害  57-58
  第二节 新时期伪科学的预防与治理  58-63
    一、加强科普知识宣传与科学教育、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58-60
    二、强化科技管理、健全科技法制  60-63
结语  63-65
参考文献  65-69
致谢  69-7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71

相似论文

  1.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A811
  2. 新时期加强国企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D267
  3. 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科学化研究,D613
  4.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G641
  5. 农民主体性问题探微,D420
  6. 新时期劳动关系中农民工不作为问题研究,D412.6
  7. 新时期我国东西部农民分化比较研究,D663.2
  8. 新时期语文课程改革研究述评,G633.3
  9. 新时期以来萧红形象的重构,I207.42
  10. 高职院校新生辅导员工作研究,G711
  11. 近代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的影响,B313.7
  12. 当代语言学研究中的实践转向,H0-02
  13. 论新时期公安题材文学的审美追求,I206.7
  14. 新时期中国家庭道德及家庭美德建设研究,D649
  15.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B27
  16. 新时期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J905
  17. 从新时期高考作文看中学语文教育的美育走向,G633.3
  18. 试析法德和解对新时期中日关系改善的启示,D822.3
  19. 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探析,D252
  20.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21.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研究,D25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科学、科学研究 > 科学研究理论 > 科学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