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探究

作 者: 陈晓宇
导 师: 孔庆峰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世界经济
关键词: 最优货币区 区域货币合作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分类号: F8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最优货币区理论自1961年由蒙代尔提出以来,一直是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领域的研究重点,而由此产生的区域货币合作也是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发展领域之一。1999年,欧元区的成立和运行标志着区域货币合作迈向真正的实践。2009年,欧元区在成立十年之际爆发了以希腊为首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并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持续蔓延。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选取了生产要素流动性、经济开放度、金融市场一体化、通货膨胀相似度、工资弹性和政策一体化等衡量一个区域是否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并对各标准选取相对应的经济指标,运用最优货币区理论,对欧元区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第欧元区已经基本符合了经济开放度标准和通货膨胀相似度标准,这些标准的符合有助于欧元区货币合作活动的开展;第二,欧元区的资本要素流动性较高,但劳动要素流动性和工资价格弹性仍需强化。欧元区自成立以来,这两项指标表现欠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欧元区货币合作的效果;第三,在政策一体化方面,虽然欧元区各国货币政策一体化程度较高,但各国的财政政策差距较大,欧元区还未达到财政政策一体化标准,这一经济基础的欠缺极大的影响了欧元区货币合作的效率。紧接着,本文对欧元区最初12国的货币合作经济基础进行了实证分析,选取了经济冲击对称性标准,并采用向量自回归方法,在一系列步骤之后得出欧元区各国与德、法两国之间的经济冲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芬兰以及“欧猪五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与德、法两国的经济冲击相关性较弱,其他国家虽然相对良好,但仍存在进步空间。因此,在冲击对称性这一区域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方面,欧元区的表现并不理想。然而,在整体不理想的局面下,各国与轴心国德国之间的总供给相关性稍强于总需求相关性,由于总供给冲击对产出具有持久性并且更客观稳定,因此这为不利的情况提供了一丝有利的信号。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欧元区货币合作经济基础的不完善之处,探究了此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认为欧元区各国经济冲击的非对称性是造成此次危机的根本原因。要想彻底化解此次危机,对欧元区进行修复,就应解决欧元区各成员国之间的冲击非对称性问题,而根本途径在于真正的推进欧元区的经济一体化。在具体措施上,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发生债务危机的“欧猪”国家可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使本国经济逐渐与欧元区其他国家趋同。另外,财政协调必须要伴随着财政支持,应在欧洲央行之外成立欧洲“财政部”,实现各成员国在财政收支上的统一调配,从而使欧洲的一体化成为深度的一体化。最后,本文为正在积极开展的东亚货币合作提出建议,认为东亚各国应努力实现经济基本面的趋同和经济一体化,而不是仅仅追求经济指标的一致性。只有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基本面实现了真正的趋同,才能真正符合组成最优货币区的条件和经济基础,使各成员国从货币合作中受益。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第1章 前言  12-15
  1.1 研究问题背景与意义  12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  12-13
  1.3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13
  1.4 文章的结构安排  13-15
第2章 相关理论回顾及文献综述  15-24
  2.1 相关理论回顾  15-19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9-24
第3章 欧盟区域货币合作经济基础的理论分析  24-48
  3.1 生产要素流动性  24-34
  3.2 名义工资弹性  34-36
  3.3 经济开放度  36-40
  3.4 金融一体化  40
  3.5 通货膨胀相似度  40-43
  3.6 政策一体化程度  43-47
  3.7 小结  47-48
第4章 欧盟区域货币合作经济基础的实证分析  48-53
  4.1 基本模型及具体步骤  48-50
  4.2 模型回归结果  50-51
  4.3 实证结论  51-53
第5章 以区域货币合作为基础探究欧债危机的根源与出路  53-60
  5.1 基于区域货币合作视角的危机根源探究  54-57
  5.2 化解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政策建议  57-60
第6章 结论及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启示  60-62
参考文献  62-68
致谢  68-6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9-70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0

相似论文

  1. 国际货币体系演进与变革趋势研究,F821
  2. 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F124
  3.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F823.1
  4.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性研究,F224
  5. 欧洲债务危机的原因及影响分析,F815
  6. 东亚货币合作的路径,F823.1
  7. 东亚货币一体化,F823.1
  8. 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及我国的对策研究,F823
  9. 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研究,F833.1
  10. 东亚货币合作的模式及路径选择,F823
  11.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研究,F224
  12. 东亚货币合作路径选择分析,F823.1
  13. 后金融危机下的东亚地区金融合作与中国的政策选择,F832.0
  14.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可行性分析及中国战略思考,F822
  15.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F823
  16.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研究,F224
  17. 独联体国家构建“卢布区”货币联盟问题研究,F825.12
  18. 东亚金融合作研究,F833.1
  19. 人民币国际化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F832.33
  20. 两岸四地货币一体化问题研究,F822
  21. 最优货币区理论演进脉络研究,F820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财政、国家财政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