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怀宁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及路径选择研究

作 者: 姚正
导 师: 黄鹂; 刘飞跃
学 校: 安徽大学
专 业: 人口学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动力机制 路径选择 怀宁县
分类号: F323.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9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经济走上飞速发展的道路,工业技术明显提升。农业领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提升了农民的生产热情;结合新技术的应用,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原本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村人口也得到解放,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怀宁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九成以上,农业生产率提高使怀宁县出现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按劳均耕地比较法估算,2009年怀宁县有农村剩余劳动力30万左右,已转移20余万,仍有1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待转。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给城市带去了人力资源,给农村带回了资金、新技术和新思想,满足了城市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促进了怀宁县农业现代化发展。但是,劳动者自身素质低、组织化程度不够,土地流转、户籍等制度障碍,以及子女教育和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使怀宁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也影响到怀宁县农业经济发展,不利于发展现代化农业;同时,待转的10万余人既是转移的压力,大量未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堆积在土地上,也是农业经济发展进步的阻力,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着较大的影响。如何使怀宁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走向平稳有序是亟需要加以考虑的问题。文章研究了怀宁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区域分布、职业分布、转移的组织情况和稳定性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结合人口转移理论进行了阐释,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给怀宁县农村和城镇经济社会带来的利弊影响;提出应该从发展县域经济,加强组织服务和提升劳动者自身素质等方面入手,结合怀宁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际情况选择转移路径,使怀宁县农村剩余劳动力朝着合理有序的方向发展,促进怀宁县经济社会平稳有序发展,给怀宁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一 导论  7-16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7-9
  (二) 文献回顾  9-14
  (三) 概念界定  14-15
  (四) 研究方法和思路  15-16
怀宁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16-22
  (一) 怀宁县基本概况  16-17
  (二) 怀宁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17-22
三 怀宁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  22-30
  (一)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分析  22-26
  (二) 城乡劳动力转移“预期”模型分析  26-28
  (三) 推拉理论分析  28-30
四 怀宁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30-37
  (一) 劳动者自身素质是阻碍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制约因素  30-31
  (二) 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低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  31-32
  (三) 子女教育及老人赡养问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后顾之忧  32-34
  (四) 土地流转问题是牵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问题  34-35
  (五) 户籍及相关政策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因素  35-37
五 怀宁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县域经济社会的影响  37-41
  (一) 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效应  37-39
  (二) 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39-41
六 怀宁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41-44
  (一) 发展县域经济,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41-42
  (二) 发展中介组织服务,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合理有序转移  42-43
  (三) 加强对外出农民的技能培训,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  43-44
结语  44-46
参考文献  46-49
致谢  49-5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50

相似论文

  1. 社会学视角下完善基层党组织选举制度的路径思考,D267
  2. 农民工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412.6
  3. 基于程序切片的电子海图系统软件测试技术研究,TP311.53
  4. WEO:全球环境治理的模式选择研究,X321
  5. 我国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G615
  6. 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F323.6
  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F323.6
  8. 城市道路指路标志的微观仿真研究与实现,U491.52
  9.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信访制度的困境及发展研究,D632.8
  10. 网络视角下的组织间知识转移动力机制研究,F270.7
  11. 我国假释制度司法实践研究,D926
  12.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选择,X2
  13.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定位分析及路径选择,G641
  14. 中国印刷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F426.84
  15. 交通网络中路径及近邻选择问题的研究,U116.2
  16. 科技创新在中国和平崛起中的地位作用探析,D820
  17.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南南合作问题的研究,F114.43
  18. 中外公司控制权配置比较研究,D912.29
  19. 日本民主党执政后的中日环境合作研究,X321
  20. 我国企业慈善行为长效发生机制研究,D632.9
  21. 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研究,F127;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