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模式问题研究

作 者: 孙晓光
导 师: 尹义坤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农业推广
关键词: 大庆地区 农业产业化模式 主体模式构建
分类号: F3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7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黑龙江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近5年以来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反复强调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把“三农”问题提上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大庆不仅工业资源丰富,农业资源也具有独特优势,如何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强势,进而打造传统工业强市的新型农业产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大庆地区面临的重大课题。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已成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农业富民最优化的必然选择。值此,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展开了对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的研究。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实证分析等方法,充分借鉴、对照和吸收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最新成果,对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针对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模式现状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优势条件进行研究,为全文研究铺垫基础;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成因分析,为后文研究设定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第三部主要研究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模式选择和主体模式构建设计,该部分是全文的研究重点。通过对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模式问题的研究,得出下面的主要结论:一则,大庆地区有着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优势条件,具备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潜力;二则,大庆地区现在有七种类型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主体模式;三则,大庆地区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三重优势,即有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基础优势,适合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因此,应该将此模式打造成为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体模式;四则,大庆地区在构建主体模式过程中,要提出构建的思想与目标,并要一定指导原则和前提假设下进行,重点要做好四项建设工作,即微观生产组织的构建、微观经营组织的构建、农业产业化利益关联节点的构建和农业产业化管理组织的构建。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1
第1章 绪论  11-20
  1.1 研究背景  11-12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7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2-14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17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7-18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8-20
    1.5.1 研究方法  18-19
    1.5.2 研究技术路线  19-20
第2章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界定、基本特征与理论基础  20-26
  2.1 概念界定  20-21
  2.2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21-22
    2.2.1 市场化与企业化  21
    2.2.2 规模化与区域化  21-22
    2.2.3 专业化与一体化  22
    2.2.4 社会化与效益最大化  22
  2.3 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22-26
    2.3.1 制度经济理论  22-23
    2.3.2 产业集群理论  23-24
    2.3.3 规模经济理论  24-26
第3章 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模式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6-31
  3.1 农业产业化模式的现状  26-28
  3.2 农业产业化模式存在的问题  28-31
    3.2.1 龙头企业发展困难与带动能力弱  28
    3.2.2 服务组织发育滞后  28-29
    3.2.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不完善  29
    3.2.4 农产品加工环节发展不足  29-30
    3.2.5 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健全  30-31
第4章 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优势与主体模式选择  31-38
  4.1 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优势  31-35
    4.1.1 区位优势  31
    4.1.2 自然资源优势  31-33
    4.1.3 发展基础优势  33-35
  4.2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体模式选择  35-38
第5章 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主体模式的构建  38-43
  5.1 构建的思想、目标与原则  38-40
    5.1.1 指导思想  38
    5.1.2 目标  38-39
    5.1.3 原则  39-40
  5.2 假设条件  40-41
  5.3 农业产业化主体模式的构建  41-43
    5.3.1 微观生产组织的构建  41
    5.3.2 微观经营组织的构建  41-42
    5.3.3 农业产业化利益关联节点的构建  42
    5.3.4 农业产业化管理组织的构建  42-43
第6章 国内外农业产业化模式经验借鉴  43-48
  6.1 主要发达国家的模式经验  43-44
    6.1.1 美国的合同制模式  43
    6.1.2 欧盟的企业集团模式  43
    6.1.3 欧洲和亚洲合作社模式  43-44
  6.2 我国主要模式  44-46
    6.2.1 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  44
    6.2.2 中介组织带动型模式  44-45
    6.2.3 专业市场带动型模式  45
    6.2.4 主导产业带动型模式  45
    6.2.5 农业高科技产业带动型模式  45-46
  6.3 国内外农业产业化模式经验借鉴  46-48
    6.3.1 规范农业产业化组织建设  46
    6.3.2 因地制宜地构造农业产业化结构  46
    6.3.3 创新农业产业化形态  46-47
    6.3.4 构建合作经济组织参与的农业产业化模式  47-48
第7章 促进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主体模式运行的对策建议  48-52
  7.1 改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升农民参与产业化的能力  48
  7.2 规范模式运行秩序,扶持弱势群体的发展  48-49
  7.3 优化产业化组织结构,实现最优规模化发展  49-50
  7.4 开拓潜在市场,做大产业组织的整体经济蛋糕  50
  7.5 实施品牌化建设,提高产业化组织的边际收益  50-51
  7.6 实施信息化管理,保障产业化经营健康快速发展  51-52
第8章 结论  52-53
参考文献  53-5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57-58
致谢  58

相似论文

  1. 沈丘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F127
  2. 加强和改进大庆地区党建工作对策研究,D267
  3. 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F321
  4. 大庆西部地区地下水超采区评价,P641.8
  5. 大庆地区三种地被植物的引种及抗旱性研究,S688.4
  6. 中国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研究,F321
  7. 平顶山现代烟草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F326.12
  8. 基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研究,F842.66
  9. 潍坊市农业产业化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F327
  10. 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F327
  11. 中国石油大庆地区石化企业整合战略研究,F426.22
  12. 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的经济学思考——“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初探,F321
  13. 大庆地区水生观赏植物资源研究,S682.32
  14. 大庆地区野生观赏草种质资源调查及引种,S682.36
  15. 广东省阳江农业产业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F327
  16. 大庆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植被和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S154
  17. 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及效益研究,F323.2
  18. 河南省清丰县辣椒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F326.13
  19. 制度视角下的定西马铃薯产业化模式演进研究,F326.11
  20. 荔浦县“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研究,F3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