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从《资治通鉴·唐纪》看《资治通鉴补》的得失

作 者: 温廷军
导 师: 孙文泱
学 校: 首都师范大学
专 业: 历史文献学
关键词: 资治通鉴补 资治通鉴 增补 得失
分类号: G25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5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认为严衍对《通鉴》正文的增补多具有正史依据,这是《资治通鉴补》的价值所在。严衍和司马光在如何看待历史上存在分歧,在如何看待《通鉴考异》的学术价值上存在不同,都源于严衍没有认清《通鉴》《目录》和《考异》三者互有所司、各有侧重的辩证关系。在正统观和纪年问题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则源于严衍不明白《目录》具有“年表和正历”作用的情况下肆意所为。《资治通鉴补》是一部瑕瑜互见的史学专著。关于《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补》的成书背景,本文通过二人的生活环境和创作背景的对比后,指出:司马光在皇帝的大力支持下,在三大助手刘放、刘恕和范祖禹的协助下历时十九年完成的《资治通鉴》是一部伟大的编年体通史。严衍和他的弟子谈允厚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历时三十年完成了对《资治通鉴》的增补工作,尽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资治通鉴补》仍是一部具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著作。关于《资治通鉴补》的增补情况,本文在对《资治通鉴补·唐纪》八十一卷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后认为:严衍是在没有研究《通鉴目录》的情况下,对《通鉴》纪年问题妄加评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严衍在对《通鉴》正文尽量核对正史情况下,对《通鉴》进行的增补,多有史实依据,是《资治通鉴补》的价值所在;但是,严衍对《通鉴》正文的增补偏多偏滥,多依据司马光废弃不用的史料,用这样的史料对《通鉴》进行增补,只会涨膨《通鉴》。对《考异》的补正,既有删除,也有引用;对《考异》的删除,是严衍没有认清《考异》学术价值的一种体现,也是其自身存在学术缺陷的一种表现;将《考异》普列的异说之一补入《通鉴》正文,尤不可取,是《资治通鉴补》的最大败笔。对胡注的补正,同样是既有删除,也有引用;对胡注的大量删除,也是《资治通鉴补》的败笔之一。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严衍长于校勘,对《通鉴》的校勘工作做的非常扎实;而考证工作则明显不足。尽管如此,严衍还是对《通鉴》的错误做了大量的订正,功不可没;对《通鉴》的正文做的大量补充,有些是必要的,使得《通鉴》在史实的完整性和编纂的严密性方面有不小进步;但有些是多馀的,有胀膨《通鉴》之实。《资治通鉴补》作为一般历史读物,其阅读价值不大;但如果将《通鉴》和《资治通鉴补》逐条对比研究,进行科学的系统分析,对《通鉴》进行校勘和整理,其学术价值则不容低估。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8
绪论  8-14
  一、选题意义  8-10
  二、学术史回顾  10-12
  三、选题、材料及方法说明  12
  四、说明  12-14
第一章 两书作者时代背景的比较  14-21
  第一节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14-18
    一、世家、学问、仕途  14-15
    二、生活的时代  15-16
    三、仕宦和交游  16-17
    四、司马光的史学思想  17-18
  第二节 严衍与《资治通鉴补》  18-21
    一、世家、学问、仕途  18
    二、生活的时代  18-19
    三、仕宦和交游  19
    四、史学思想  19-21
第二章 《通鉴》《通鉴补》正统观和纪年法的比较  21-34
  第一节 《通鉴补》与《通鉴》之“正统观”  22-27
    一、正统论之争的由来  22-24
    二、围绕司马光正统观的争论  24-27
  第二节 《通鉴补·唐纪》中所用年号与《通鉴》《目录》《纲目》之比较  27-34
    一、隋唐之际纪年法之比较  27-28
    二、武后称帝时期纪年方法比较  28-34
第三章 《通鉴补》改《通鉴》正文的得失  34-57
  第一节 《通鉴补·唐纪》所补《通鉴》正文的得失  35-42
    一、依据正史的补入  36-39
    二、依据正史改正《通鉴》的错误  39-42
  第二节 依据杂史补入,丰富了史料来源  42-48
  第三节 《通鉴补》对《通鉴》正文增或改部分的得失  48-54
    一《通鉴补》对《通鉴》年代部分的考证  48-51
    二《通鉴补》“关于事者”部分补充的得失  51-54
  第四节 《通鉴补》对《通鉴》移置的得失  54-57
第四章 《通鉴补·唐纪》删《考异》的得失  57-87
  第一节 《通鉴补·唐纪》全部删除《考异》  58-72
    一、将《考异》直接删除  59-64
    二、将《考异》直接融入《通鉴补》正文  64-70
    三、删除《考异》,直接采用其成果者  70-72
  第二节 《通鉴补·唐纪》部分删除《考异》  72-77
    一、对阅读《通鉴》无影响  72-74
    二、对阅读《通鉴》造成影响  74-77
  第三节 《通鉴补》增或改《考异》  77-82
  第四节 《通鉴补·唐纪》给《考异》加按语  82-87
第五章 《通鉴补》对胡注处理的得失  87-111
  第一节 《胡注》的历史地位  87-88
  第二节 严衍对待胡注的态度  88-100
    一、《通鉴补·唐纪》增或改胡注  89-99
    二、改“音韵、训诂”为“注音”  99-100
  第三节 钱大昕对《胡注》的考证  100-105
    一、地理的辨正  101-102
    二、官职的辨正  102-103
    三、人名的辨正  103-104
    四、读音的辨正  104
    五、文献的辨正  104-105
  第四节 陈垣与严衍在对待胡注问题上的差异  105-111
    一、陈垣与胡三省的心灵碰撞  106-107
    二 《通鉴胡注表微》与《通鉴补·唐纪》关于胡注之比较  107-111
结语  111-113
参考文献  113-118
  一、古籍类  113-114
  二、今人著作  114-115
  三、学术论文  115-118
致谢  118

相似论文

  1.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增补目录研究,R95
  2. 清世祖《御注道德经》研究,I206.2
  3. 《世说新语·文学》英译商榷,H315.9
  4. 清乾隆朝荒政研究,K249.3
  5. 《续资治通鉴长编》人口资料研究,K244
  6. 司马迁司马光政治思想之异同,D092
  7. 后殖民视域下张爱玲中英自译小说中的增补与删减译法研究,H315.9
  8. 论王秀云《出局》的成败得失—兼及女性长篇创作的优长与缺陷,I207.42
  9. 治淮工程定额增补研究与实践,F426.91
  10. 《稽古录》探析,K092
  11. 敦煌契约文书词语辑释,H131
  12. 《海绡词》与《海绡说词》研究,I207.23
  13. 《汉语大词典》收录《资治通鉴》词语补正,H164
  14. 民事诉讼审判监督程序修改得失谈,D925.1
  15. 论张欣小说的影视改编,I207.42
  16. 对晋商两次战略转型的研究,F279.27
  17. “新课标”背景下邢台桥西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得失研究,G633.951
  18. 章太炎书法得失论,J292.1
  19. 赵绍祖的史学成就,K092
  20. 我国新疆高中美术教育现状与未来发展探索,G633.955
  21. 弗莱堡学派的科学分类理论研究,N0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 > 文献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