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苯丙氨酸二肽自组装及其在电化学酶传感器中的应用

作 者: 刘丹
导 师: 姚卫蓉
学 校: 江南大学
专 业: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关键词: 苯丙氨酸二肽 自组装 分子间作用力 电化学酶传感器
分类号: TP21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生物分子已成为分子自组装获得新型纳米材料的热门建筑模块。而在这当中,寡肽分子因其种类多、性质和功能各异,可以为自组装提供多种选择,逐渐成为了自组装纳米材料研究的首选。另外,由于制备简单、相对稳定且易于化学修饰和生物功能化,所以肽自组装材料被认为在生物传感、药物运输、组织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性地选择一种简单而且热门的寡肽分子苯丙氨酸二肽(L-Phe-L-Phe,FF)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在特定溶剂乙腈诱导下对该分子自组装的形貌控制,并提出了相应的自组装机理。而后,将该自组装产物修饰于玻碳电极上,考察其应用于电化学酶传感器研究的可能性。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乙腈诱导FF自组装获得一个中心成核且沿核向四周发散生长出肽纳米线的蒲公英状微晶结构。通过控制FF的浓度获得一个形态可控的开扇式自组装过程,并且提出FF局部浓度对其自组装形成核点以及围绕核点发散生长出纳米线的角度范围的影响规律。通过荧光发射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圆二色谱、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对FF自组装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π-π堆叠和反平行β-折叠结构等分子间作用力对FF自组装结构的形成和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自组装机制。(2)将该蒲公英状微晶聚集体作为酶载体修饰于玻碳电极上,采用戊二醛交联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Nafion溶液包埋保护酶,制备过氧化氢电化学酶传感器。该传感器对过氧化氢表现出良好的催化还原特性,其响应线性范围为:5.0×10-7mol/L~6.0×10-4mol/L,检出限为2.5×10-7mol/L(S/N=3)。米氏常数为0.83mmol/L,表明所固定的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且与过氧化氢有较强的亲和能力。这种采用FF自组装产物修饰电极的方法也可为制备其他电化学传感器提供借鉴。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5
主要缩略词汇总  5-8
第一章 绪论  8-16
  1.1 超分子化学与分子自组装  8-9
  1.2 FF 自组装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9-10
    1.2.1 FF 自组装纳米材料的制备  9
    1.2.2 FF 自组装纳米材料的应用  9-10
  1.3 电化学酶传感器概述  10-14
    1.3.1 生物传感器的定义、原理及分类  10-11
    1.3.2 电化学酶传感器简介  11-13
    1.3.3 电化学酶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13-14
  1.4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14-16
第二章 溶剂诱导苯丙氨酸二肽开扇式自组装研究  16-29
  2.1 前言  16
  2.2 实验部分  16-17
    2.2.1 实验材料  16-17
    2.2.2 实验设备  17
    2.2.3 FF 自组装产物的制备  17
    2.2.4 FF 自组装产物的表征  17
  2.3 结果与讨论  17-28
    2.3.1 自组装形貌变化表征及机理探讨  17-23
    2.3.2 自组装结构分子间作用力分析及自组装机制推测  23-27
    2.3.3 其他溶剂诱导 FF 自组装  27-28
  2.4 本章小结  28-29
第三章 基于乙腈诱导苯丙氨酸二肽自组装结构的电化学酶传感器研究  29-38
  3.1 前言  29
  3.2 实验部分  29-31
    3.2.1 实验材料  29
    3.2.2 实验设备  29-30
    3.2.3 乙腈诱导 FF 自组装 DMC 的制备  30
    3.2.4 GCE 电极的预处理  30
    3.2.5 Nafion/HRP/DMC/GCE 电化学酶传感器的制备  30
    3.2.6 Nafion/HRP/DMC/GCE 电化学酶传感器检测 H2O2可能的工作原理  30-31
    3.2.7 Nafion/HRP/DMC/GCE 电化学酶传感器检测条件的优化选择  31
    3.2.8 Nafion/HRP/DMC/GCE 电化学酶传感器对底物 H_2O_2的响应  31
  3.3 结果与讨论  31-37
    3.3.1 乙腈诱导 FF 自组装结构修饰 GCE 电极  31-32
    3.3.2 电极制备过程中的 CV 表征  32-33
    3.3.3 电极制备过程中的 EIS 表征  33
    3.3.4 Nafion/HRP/DMC/GCE 电化学酶传感器对 H_2O_2的响应  33-34
    3.3.5 pH 值优化  34-35
    3.3.6 Nafion/HRP/DMC/GCE 电化学酶传感器对 H_2O_2的 i-t 曲线表征  35-36
    3.3.7 重现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实验  36-37
  3.4 本章小结  37-38
主要结论和展望  38-40
致谢  40-41
参考文献  41-47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7

相似论文

  1. 入侵植物薇甘菊的转录组分析及其群体遗传特征初探,S451
  2. 含吡唑啉发色团小分子和聚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的研究,O631.3
  3. L-半胱氨酸组装膜的电化学研究,O646
  4. 基于磁流体组装的空心磁性碳微球及其功能性复合体,TB383.4
  5. 取代酞菁的合成及分子自组装行为的研究,O621.3
  6. 二维有序二氧化硅球腔阵列电极的构筑及电化学性能研究,O613.72
  7. 新型偶氮吲唑聚合物的RAFT合成及其光学性能研究,O633.5
  8. 微/纳米结构聚苯胺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TB383.1
  9. 无模板自组装法制备掺杂聚苯胺微/纳米结构与性能研究,TB383.1
  10. 光学器件表面防污除尘结构的设计与制备,TB383.1
  11. LINK-N/RADA-16携带MSCs体内植入修复退变椎间盘的实验研究,R687.3
  12.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TM53
  13. 脉冲激光液相烧蚀法制备多种PbS纳米结构,TB383.1
  14. 有机酸控制合成聚苯胺纳/微米结构,TB383.1
  15. InAs/GaAsSb量子点外延生长与光学特性研究,O471.1
  16. 卟啉自组装膜电化学表征及其应用研究,O626
  17. 螯合电极的制备及其对海水中铀的原生态可控吸脱附,TL21
  18. 铁、不锈钢表面缓蚀性自组装膜的电化学和SECM研究,TG174.1
  19. 基于氢键自组装主链超分子液晶制备与表征,O753.2
  20. 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EO-g-PCL和PEO-g-(PCL-b-PtBA)_2的合成与表征,O631.3
  21. 不对称“3+1”类型锌酞菁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有机聚集性质研究,O621.3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自动化技术及设备 > 自动化元件、部件 > 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 > 生物传感器、医学传感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