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博弈理论的本体映射方法研究

作 者: 王四成
导 师: 李斌; 朱俊武
学 校: 扬州大学
专 业: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关键词: 本体映射 博弈机制 动态拍卖
分类号: TP39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计算机在当前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和Internet的飞速发展,网上的信息量呈几何级的飞速增长。本体作为一种能从知识和语义层次上表达信息的工具模型引起了重视。由于本体映射方法可以解决领域本体融合等问题,因此本体映射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但是现有本体映射方法的局限性和不足依然阻碍了它的实际应用。动态拍卖博弈主要针对的是买方允许改变出价的一种拍卖博弈机制,适用于多个买方对多种物品的竞拍。动态拍卖博弈机制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拍卖模型设计、拍卖规则设计、拍卖策略制定以及均衡计算等多方面工作。分布式本体的映射除了刻画相互之间的关联之外,还要进行让步修正,以期得到更高层次的语义共享空间。本体之间只是竞争模型导致了本体融合过程的知识统一。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博弈理论本体映射方法,对现有的动态拍卖博弈机制方法进行改进。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本体映射的学习与协商方法通过扩展现有的OWL的本体映射关系,增强分布式本体之间关系的描述能力。进而采用迁移学习理论获得不同本体要素之间的等价与包含关系。由于本体融合过程中存在着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因此本文给出了一个辩论与协商模型。(2)提出了基于博弈理论本体映射方法把目前的动态拍卖博弈机制引入到本体映射方法的研究中,通过利用动态拍卖博弈机制的优点来解决目前本体映射方法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为博弈拍卖机制也能扩展到其他类型本体映射方法中做基础。(3)实现了一个基于动态拍卖模型的本体辩论机制通过分析现有的动态拍卖博弈的特点,考虑在本体辩论的模型中,本体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的调和是本体融合的关键技术。本文在本体动态辩论过程中引入了动态拍卖博弈机制。通过拍卖竞争,本体融合最终得到一个最大的语义一致性的空间知识。总之,本文首先介绍了本体映射和动态拍卖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然后深入分析了目前本体映射方法研究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一个本体映射的学习与协商方法。并针对本体融合过程中的辩论协商构造了一个基于动态拍卖博弈机制的本体映射方法,以此来获取分布式本体融合过程中达到最大的逻辑一致。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1 引言  8-14
  1.1 本体映射理论  8-9
    1.1.1 本体映射概述  8
    1.1.2 本体映射作用  8-9
  1.2 博弈论简介  9-11
    1.2.1 博弈论定义  9-10
    1.2.2 动态拍卖博弈机制意义  10-11
      1.2.2.1 拍卖博弈存在的问题  10
      1.2.2.2 动态拍卖博弈研究意义  10-11
    1.2.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1.2.3.1 动态拍卖博弈研究现状  11
      1.2.3.2 动态拍卖博弈存在的问题  11
  1.3 本文方法及取得的成果  11-12
    1.3.1 本文方法  11
    1.3.2 取得的成果  11-12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12-14
2 研究基础  14-18
  2.1 引言  14
  2.2 主流本体映射技术  14-15
  2.3 主流技术贡献和缺陷  15-17
    2.3.1 主流技术贡献  15-16
    2.3.2 主流技术缺陷  16-17
  2.4 本章小结  17-18
3 本体映射学习与协商理论  18-25
  3.1 引言  18
  3.2 关键技术  18-21
    3.2.1 本体映射关系扩展  18-19
    3.2.2 本体迁移学习理论  19-20
    3.2.3 辩论及协商动态交互的本体映射  20-21
  3.3 本体和本体映射模型  21-23
  3.4 本章小结  23-25
4 本体博弈方法与实现  25-43
  4.1 引言  25
  4.2 价格区间动态拍卖机制背景  25-27
    4.2.1 引入价格区间机制的原因  25-26
    4.2.2 传统价格区间机制缺点  26-27
  4.3 基于动态拍卖博弈的本体映射模型分析  27-29
  4.4 基于博弈的本体映射模型设计  29-36
    4.4.1 模型分析  29-32
    4.4.2 机制设计步骤  32-34
    4.4.3 辩论博弈映射过程  34-36
  4.5 映射机制实现及结果分析  36-42
    4.5.1 映射结果计算  36-38
    4.5.2 程序代码  38-41
    4.5.3 实验结果比较分析  41-42
  4.6 本章小结  42-43
5 总结与展望  43-46
  5.1 本文工作总结  43
  5.2 进一步研究展望  43-46
参考文献  46-50
致谢  50-5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录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52-54
  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2
  二、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52
  三、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52-54

相似论文

  1. WordNet和《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映射研究,G254
  2. RDF/RDFS到关系数据库模式映射方法的研究,TP311.13
  3. 房地产市场各方行为的博弈分析,F293.3
  4. 利益相关者非合作博弈的财务行为与机制设计研究,F224.32
  5. 基于自然语言打印机人机交互方法研究与实现,TP11
  6. 基于关系数据库的本体半自动构建方法,TP311.13
  7. 基于本体的医学案例推理研究,R197.3
  8. 构建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研究,D618
  9. 基于博弈论的电能质量差别定价方法研究,F426.61
  10. 博弈分析视角下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机制研究,F224
  11. 营销渠道合作博弈的研究,F224.32
  12. 基于知识产权战略的企业研发过程机制研究,F273.1
  13. 基于综合相似度计算的中文本体映射技术研究与实现,TP391.1
  14. 动态VCG型逆向拍卖机制研究,F426.91;F724.59
  15. 演化博弈动力学及复杂网上的博弈机制研究,F224
  16. 基于本体映射的概念相似性算法研究,TP391.1
  17. 面向任务的侦察情报系统基础需求模型及应用研究,TP311.52
  18. 基于语义的本体映射策略及其结合方式,TP391.1
  19. 公益广告机制缺失下的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现状探析,F713.8
  20. 基于概念格的本体模型及其相关运算研究,TP301
  21. 政府社会责任的边界分析,F270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的应用 >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 > 文字信息处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