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25μm微测辐射热计结构设计及仿真研究

作 者: 周泓希
导 师: 蒋亚东
学 校: 电子科技大学
专 业: 光学工程
关键词: 微测辐射热计 高性能 尺寸参数 热流密度 热对流系数
分类号: TN21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微测辐射热计型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以其低功耗、高性能、低成本等优点,在军事上和民用上具有很好的前景。随着探测器阵列越来越大,像元尺寸越来越小的发展趋势,单层微桥的悬臂宽度只有越来越小才能达到相应较高的热学性能,但是悬臂宽度会受到支撑材料机械强度和微加工条件的限制,若采用双层或者多层结构不会受到这个限制。但是采用双层或多层结构将引入双牺牲层的加工技术,增加了加工的复杂性,同时双层和多层结构的主要参数的计算和仿真也更为复杂。因此,根据实际的需求,需对多种结构进行必要的设计和仿真,提出可行的方案以供器件制备参考。本文应用MATLAB、IntelliSuite等仿真软件构建单层、双层结构模型,以制造高性能的探测器(即60Hz帧频下NETD小于80mK,热时间常数小于8.3ms)为目标,设计了从理论上满足指标要求的单层L型结构、双层伞型结构、双层S型结构。从构建三维模型开始对三种结构分别进行了热、力、光学仿真研究,通过合理选择各层膜厚与桥腿宽度得到了单层L型、双层伞型、双层S型结构的几种尺寸参数,其光学、热学、力学支撑性能良好,对后端加工提供了参考。此外,本文对热流密度与热对流系数进行了系统地计算,更加真实地模拟了红外探测器的工作过程,对三种微桥结构进行热学设计过程中用IntelliSuite软件验证热导的估算值与仿真值的误差,发现误差小于5%。设计了光学、热学、电学性能系统级仿真软件,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微桥结构的光学、热学、电学设计。本文还对三种微桥结构的力学支撑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影响微桥的形变的主要因素是氮化硅吸收层和氮化硅支撑层的厚度,桥腿的宽度以及桥腿的长度。三种结构形变最大的位置都在桥腿拐角处,双层S型微桥由于桥腿太长,要维持其稳定性必须增加支撑层的厚度来实现。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绪论  10-13
  1.1 引言  10
  1.2 论文研究内容  10-13
    1.2.1 选题意义  10-12
    1.2.2 研究内容  12
    1.2.3 技术路线  12-13
第二章 氧化钒微测辐射热计的简要介绍  13-22
  2.1 氧化钒微测辐射热计的工作原理  13-17
    2.1.1 热平衡方程  14-16
    2.1.2 未施加偏置时的热平衡方程  16
    2.1.3 施加直流偏置时的热平衡方程  16-17
  2.2 氧化钒微测辐射热计的基本性能  17-18
    2.2.1 光学性能  17
    2.2.2 热学性能  17
    2.2.3 力学性能  17-18
  2.3 微测辐射热计的单元形状结构  18-21
  2.4 本章小结  21-22
第三章 微测辐射热计的性能计算及指标分解  22-56
  3.1 噪声等效温差  22-24
  3.2 光学参数对噪声等效温差的影响  24-37
    3.2.1 导纳矩阵法原理  24-28
    3.2.2 氧化钒微测辐射热计的红外吸收模型建立与仿真  28-37
  3.3 热学参数对噪声等效温差的影响  37-53
    3.3.1 有限元分析方法及 IntelliSuite 软件  38
    3.3.2 微尺寸效应对探测器性能影响  38-39
    3.3.3 热流密度与热对流系数的计算  39-43
    3.3.4 热学性能仿真  43-53
  3.4 电学参数对噪声等效温差的影响  53-54
  3.5 本章小结  54-56
第四章 微测辐射热计的力学性能仿真  56-70
  4.1 单层 L 型结构的力学仿真  59-63
    4.1.1 膜厚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59-63
    4.1.2 桥腿宽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63
  4.2 双层伞型结构的力学仿真  63-66
    4.2.1 膜厚与腔高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64-66
    4.2.2 桥腿宽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66
  4.3 双层 S 型结构的力学仿真  66-69
    4.3.1 膜厚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67-68
    4.3.2 桥腿宽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68-69
  4.4 本章小结  69-70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70-73
  5.1 设计结果  70-71
  5.2 工作总结  71-72
  5.3 展望  72-73
致谢  73-74
参考文献  74-77
附录  77-78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8-79

相似论文

  1. PXI高性能数字I/O模块研制,TP274
  2. 珠三角地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智能化系统,TU528
  3. 基于GPU的有限元方法研究,O241.82
  4. 热流密度与土壤含水量对地埋管群周围土壤温度的影响,TK124
  5. 一种无固体颗粒的高性能有机银浆料及其工艺性能的研究,TN604
  6. 低相变温度VO2薄膜的制备,TN304.055
  7. 基于多核SMP集群环境的光线追踪模拟卫星成像并行研究与实现,TP391.41
  8. 基于云技术的分布式实时数据库高性能数据存储检索机制的研究,TP311.13
  9. 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静态力学性能及抗侵彻性能研究,TU528
  10. 复杂曲线高性能数控加工的关键技术研究,TG659
  11. 氨喷雾相变冷却传热特性研究,TK124
  12. 混合设计高性能钢梁抗弯强度与延性研究,U448.36
  13. 特种机电传动机构综合性能试验平台传动系统研究,TH132.46
  14. 箱梁高性能混凝土试验研究及应用,U444
  15. 非制冷红外微测辐射热计多孔硅绝热层热学与力学研究,TN215
  16. 高炉铸铁冷却壁传热计算及炉缸气隙的判定方法,TF573
  17. 面向节能优化的钢坯加热全信息化研究,TG335.3
  18. 数控系统中高性能伺服运动控制的应用研究,TG659
  19. 低水胶比机制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及其性能的非线性方法预测,TU528
  20. 多元统计分析在材料试验数据处理理中的应用研究,TU528
  21. 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研究,TU528.57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 > 红外技术及仪器 > 红外探测、红外探测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