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反拉弧圈球在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术中运用的研究

作 者: 崔洪岐
导 师: 张樯
学 校: 沈阳体育学院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 男子 优秀 乒乓球运动员 反拉弧圈球 技术运用
分类号: G8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乒乓球规则的改变,弧圈球进攻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反拉弧圈球技术是弧圈球进攻的主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各国选手的重视。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对反拉弧圈球技术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马龙、波尔、马琳及王皓的比赛录像进行观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世界优秀运动员反拉弧圈球时以反拉正手位和反手位的弧圈球为主。2.世界优秀男子运动员发球后反拉弧圈球得分率高于其他两阶段反拉弧圈球得分率。3.世界优秀男子运动员反拉弧圈球以相持段反拉弧圈球为主。4世界优秀男子运动员反拉弧圈球反拉前冲球多于反拉加转弧圈球,反拉加转弧圈球的得分率高于反拉前冲弧圈球。5.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正手反拉弧圈球的使用率为71.2%,远远高于反手反拉弧圈球的使用率。男子运动员接反手位来球时,正手反拉弧圈球的使用率分别为47.8%。可见,反手位正手侧身反拉弧圈球将成为反拉弧圈球的一大趋势6.反手反拉弧圈球技术不仅具有动作小、速度快、威胁大、动作隐蔽、突然性强等特点,对正手反拉弧圈球和相持中反拉能力的提高也能起到积极的互动作用.改用无机胶水后,随着球速减慢、旋转减弱、反手反拉弧圈球技术正被愈来愈多的优秀运动员所掌握和使用,反手反拉弧圈球的强强对抗也将成为反拉弧圈球的一大趋势。7.在反拉回球落点上,男子运动员以正手位为主,依次是反手位和中路。8.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在反手位和中路正手反拉弧圈球球使用率远高于反手反拉弧圈球,且男子运动员正反拉弧圈球使用率差异显著;在反拉弧圈球方式上,运动员反拉较多的是前冲弧圈球,但反拉加转弧圈球的得分率要高于前冲弧圈球。研究提出的建议如下:1.发球后反拉弧圈球不一定是主动的,接发球后反拉弧圈球也不一定是被动的,建议加强发球和接发球的质量以及反拉弧圈球过程中处理好发球后反拉弧圈球和接发球后反拉弧圈球与相持中反拉弧圈球主动进攻与主动调整的关系。2.反手位正手侧身反拉弧圈球球将代表反拉弧圈球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建议运动员提高正手反拉弧圈球的使用率的同时也加强反拉弧圈球的质量和反拉弧圈球落点意识。3.在国际乒联频频修改规则后,特别是在2008年奥运会后无机胶水的采用,更应注重反拉弧圈球的衔接能力,将发球后以及接发球后的反拉弧圈球衔接形成一个整体。4.反手反拉弧圈球将代表反拉弧圈球技术发展的另一个方向,反手反拉弧圈球的强强对抗也将成为反拉弧圈球的一大趋势,建议两面弧圈型打法的运动员要加强反手位反手反拉弧圈球的使用率,加强反手反拉弧圈球的质量,和反拉弧圈球的落点意识。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前言  10-12
  1.1 选题依据  10-1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2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2-16
  2.1 研究对象  12
  2.2 研究方法  12-16
    2.2.1 文献资料法  12
    2.2.2 录像观察法  12-14
    2.2.3 专家访谈法  14
    2.2.4 数理统计法  14-16
3 结果与分析  16-36
  3.1 反拉弧圈球技术相关概念的界定  16
    3.1.1 反拉弧圈球的概念  16
    3.1.2 有关落点的概念  16
    3.1.3 球台的划分  16
  3.2 运动员反拉弧圈球的统计  16-18
    3.2.1 运功员正手、反手反拉弧圈球的使用率  16-17
    3.2.2 运动员反拉弧圈球的失误率  17-18
  3.3 运动员反拉弧圈球的统计与分析  18-28
    3.3.1 运动员正、反手反拉弧圈球使用率统计与分析  18-20
    3.3.2 各时段反拉弧圈球的统计与分析  20-24
    3.3.3 运动员反拉不同类型弧圈球的统计与分析  24-26
    3.3.4 运动员正手反拉不同落点弧圈球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26-28
  3.4 运动员正手侧身反拉弧圈球的统计与分析  28-29
    3.4.1 反手位正手侧身反拉弧圈球的比例  28-29
  3.5 不同打法运动员反拉弧圈球技战术的比较  29-32
    3.5.1 男子运动员正手反拉弧圈球比较  29-31
    3.5.2 男子运动员反手反拉弧圈球比较  31-32
  3.6 分析运动员正、反手反拉弧圈球使用率差异的原因  32-34
  3.7 总结男子世界优秀运动员反拉弧圈球的差异以及解决反拉弧圈球差距的对策和途径  34-36
    3.7.1 优秀男子运动员反拉弧圈球技术运用的差异  34
    3.7.2 解决男子运动员正、反手反拉弧圈球差异的对策与途径  34-36
4 结论与建议  36-38
  4.1 结论  36
  4.2 建议  36-38
参考文献  38-41
致谢  41-42
作者简介  42-43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情况  43-44
附录  44-47

相似论文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2. 近五年世界优秀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打法的动态研究,G842
  3. 优秀轻量级举重运动员(甲组)中级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选材模型的研究,G884
  4. 中国优秀冰壶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特征研究,G862.6
  5. CUBS男子运动员特质自信心与投篮命中率相关研究,G841
  6. 体操硕士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的调查研究,G643
  7. 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G847
  8. 中国男子篮球与美国男子篮球的比较研究,G841
  9.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G823.4
  10. 对中国男子健美队教练团队现状的分析研究,G831.3
  11. 浙江省优秀游泳运动员退役原因的调查与分析,G861.1
  12. 高中优秀语言学习者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G633.41
  13. 伊朗国家男子篮球队进攻技战术特征分析,G841
  14. 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G824.1
  15. 男子短跑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研究,G822.1
  16. 软梯训练对高中男子篮球运动员脚步移动速度的影响研究,G841
  17. 世界优秀男子网球选手发球技战术特征的分析,G845
  18.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第二课堂中的传承与创新,G719.2
  19. 我国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竞赛体制的研究,G841
  20. 我国高水平男子1500米跑运动员全程速度分配特点的研究,G822.2
  21. 我国优秀女子推铅球运动员专项技术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G82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球类运动 > 乒乓球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