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乒乓球正手拉高吊与前冲弧圈球技术动作结构差异性及影响的运动学研究

作 者: 吕耀杰
导 师: 郭亦农
学 校: 沈阳体育学院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 乒乓球 高吊弧圈球 前冲弧圈球 运动学 差异性
分类号: G8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9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使用美国APAS三维立体影像解析系统获取沈阳体育学院竞技体校和院队优秀运动员横板正手拉高吊和前冲两项弧圈技术动作及作用球运行轨迹的运动学参数,拟从基本动作动力定型的一、二级优秀运动员横板弧圈两项基本技术动作入手,对拉高吊与前冲弧圈技术进行系统直观的论述。纵观针对乒乓球中弧圈球技术的研究大部分是从整体规律和新技术动作入手,并没有对基本弧圈技术动作做针对性的研究,在技术动作的深度上并没有确切的直观数据进行表述。本文意在通过对两项技术中运动员整个运动过程下肢、重心、上肢、球拍和球的运动学参数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结合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的知识,找出两项基本弧圈技术及其每个环节运动的特征和差异,来阐述对两项技术动作对作用球产生的不同运动学效应。为乒乓球正手拉弧圈球技术动作的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及数据参考。通过直观的数据比较使教练员和运动员从本质上认知两项技术的关键性和差异点,尤其使体院乒乓球专修学生和广大业余乒乓球爱好者突破学习弧圈技术的瓶颈,认清拉高吊与前冲弧圈球动作的技术规律,帮助其改进该其技术动作。研究结论如下:1.正手拉高吊与前冲弧圈球技术符合人体关节活动顺序性原理,动力传递依次从下经过脚、踝、膝、髋与躯干扭转至肩、肘、腕达至手和球拍最后作用于乒乓球。速度依次递增,然而在上肢各个关节中最大速度时序并不是依次出现,而是肩—腕—手—肘。2.在正手拉高吊与前冲弧圈球技术动作当中,下肢左侧各个关节角度总体明显增大,下肢右侧踝关节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有明显的屈曲外旋,从右膝关节开始去屈曲角度依次向上递减在击球后右侧膝髋关节开始出现伸张。3.身体重心的空间变化从挥拍开始随着运动动作的作用时间逐渐出现差距。拉高吊弧圈球挥拍开始阶段身体重心低于前冲动作。在挥拍末期拉高吊弧圈球身体重心又明显高于前冲动作。躯干作为上下肢的纽带,在扭转形变中,拉高吊弧圈技术中躯干的扭转角度大于前冲弧圈球技术动作的角度。4.正手位拉高吊和前冲弧圈球过程中,上肢各关节在挥拍开始阶段动作幅度前冲大于高吊,在随挥末期,上肢前冲随挥空间位置靠前,高吊随挥位置主要偏上向上。5.球拍接触球瞬间,拉高吊弧圈球拍面与球的俯仰角大于拉前冲角度。球拍在整个运动中的空间位移,拉高吊技术动作在Y轴上的位移明显大于前冲。拉前冲在X轴方向上位移明显大于拉高吊弧圈球。6.正手位拉高吊弧圈球与前冲弧圈球中球的运动轨迹,在角度和速度上明显不同,从而导致了球的弧线曲度不同。拉高吊的第一弧线曲度大,并且第二弧线弹起角度也明显大于前冲。高吊弧圈球的在离台反弹后仍在加速,前冲则在与台面碰撞后不断减速。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前言  10-14
  1.1 选题意义  10-12
    1.1.1 问题提出  10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12
    1.1.3 目的意义  12
  1.2 论文创新点  12-13
  1.3 预期结果和意义  13-14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8
  2.1 研究思路  14
  2.2 研究对象  14-15
  2.3 研究方法  15-18
    2.3.1 文献资料法  15
    2.3.2 调查访问法  15-16
    2.3.3 影像拍摄法  16-17
    2.3.4 图像解析法  17
    2.3.5 录像观察法  17
    2.3.6 数据统计法  17-18
3 结果与分析  18-44
  3.1 研究内容与所涉及的变量的定义  18
  3.2 身体各个环节的运动时序  18-21
  3.3 下肢的运动分析  21-28
    3.3.1 下肢各关节角度变化  21-25
    3.3.2 身体重心位移变化  25-26
    3.3.3 下肢各关节点的速度变化  26-28
  3.4 躯干的运动学分析  28-30
  3.5 上肢运动学分析  30-35
    3.5.1 上肢各关节的角度变化分析  30-33
    3.5.2 上肢各关节的速度变化分析  33-35
  3.6 球拍的运动学分析  35-40
    3.6.1 球拍接触球时刻空间特征  35-37
    3.6.2 球拍运动的速度变化  37-38
    3.6.3 球拍的空间特征  38-40
  3.7 球的运动学分析  40-44
    3.7.1 球的空间轨迹变化  40-42
    3.7.2 球的飞行速度变化  42-44
4 结论与建议  44-46
  4.1 结论  44
  4.2 建议  44-46
参考文献  46-48
致谢  48-49
作者简介  49-50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情况  50-51
附录  51

相似论文

  1. 月球车建模分析及滑转量估计研究,TP242
  2. 腹腔介入式手术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及运动仿真,TP242.3
  3. 女性乒乓球服的热湿舒适性研究,TS941.15
  4. 海西经济建设下福厦泉市区三小球健身运动的发展研究,G812.7
  5. 马拉维国乒乓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原因分析,G846
  6. 吕梁市中老年人乒乓球健身活动的现状研究,G846
  7. 湖南省乒乓球运动后备人才现状与发展研究,G846
  8. 虚拟人运动仿真研究,R318.0
  9. 掘进巷道钻孔及锚索安装装置的研究,TD353
  10. 在役化工容器壁面检测机器人的机械本体研究,TP242
  11. 山东省乒乓球女队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46
  12. 工业机器人精确制孔试验研究,TP242.2
  13. 蛇形机器人运动分析与建模及其在桥梁缆索检测中的应用,TP242
  14. 晶圆传输机器人关键控制技术研究,TP242.2
  15. 六自由度机器人的运动优化和轨迹规划算法研究,TP242
  16. 2-RRC-SPS及2-RRC-PSS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TP242.2
  17. 基于DMC的六自由度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TP242
  18. 农业生产者体面劳动水平研究,F224;F323.6
  19. 男子100米途中跑阶段支撑技术环节的生物力学特征分析,G822.1
  20. 湖南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现状的研究,G846
  21. 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单打比赛击球空间位置特征研究,G84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球类运动 > 乒乓球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