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环境监管失职罪若干问题研究

作 者: 贺翔
导 师: 李世清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监管失职 渎职罪 因果关系
分类号: D92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环境污染问题是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环境保护成为世界性热点话题,大部分国家都在运用本国的刑事力量,来打击和制裁环境污染行为。针对我国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和国际环境保护的立法趋势,我国也已经把环境保护纳入到了刑法保护的范围,并在新刑法渎职类犯罪中新增了环境监管失职罪,它与《刑法》第六章中的破环环境资源保护罪遥相呼应,构成了我国的环境刑法。然而,环境监管失职罪并没有受到刑法学界的重视,即使现在环境刑法成为我国刑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本罪研究的各种文章也不多见。在司法实务中,司法机关对本罪的判罚更是少之又少。从2003年1月至2008年9月底,全国因环境监管失职受到刑事处罚的仅有93人,这与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极不相称。2009年4月14日云南省澂江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云南省第一起环境监管失职案,笔者由此作为一个切入点,对环境监管失职罪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自己有限的研究水平,能够为环境监管失职罪理论和实践提供一点参考价值,本文的结构如下:绪言部分,对本罪国内外的现状和动态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并把阳宗海水体砷污染事件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案件的分析,引出本罪不受重视,很少做出判罚的现象,提出了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核心在于,重视环境监管失职罪,解决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各种问题。第一部分,环境监管失职罪的争议问题大都集中在它的构成要件上。环境监管失职罪的主体应不应该被扩大,怎么界定主体的范围;客体是简单客体还是复杂客体;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还是可以存在间接故意;客观方面是不是只能包含不作为的方式。笔者一一做出了分析,环境监管失职罪的主体不存在扩大问题,并给出了在实务中界定主体范围的方法;客体是复杂的客体群;主观方面通过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比较,得出本罪的主观方面也可以是间接故意;客观方面既可以是作为,还可以是不作为。第二部分,简要评析了大陆、英美以及我国的因果关系理论,指出传统的因果关系理论已经不适合新型犯罪的需要,提出了环境失职罪的因果关系,应当以“递进式”方式来认定的新观点,最后介绍了本罪因果关系在实务中的判断方法。第三部分,针对环境监管失职罪难目前的困境,笔者指出了主观上的原因、客观上方面,以及立法技术上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各种原因的办法,希望给司法机关带来帮助。结论,笔者对本论文进行的总结。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绪论  9-16
  (一) 问题的提出  9-11
  (二) 文献综述  11-14
  (三) 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14-16
    1. 选题的意义  14-15
    2. 研究方法  15-16
一、环境监管失职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分析  16-35
  (一)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客体要件分析  16-20
    1. 犯罪客体概述  17
    2. 本罪客体的争议分析  17-20
  (二)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客观方面要件分析  20-24
    1. 犯罪的客观方面概述  20-21
    2. 本罪的客观方面要件分析  21-24
  (三)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主体要件分析  24-29
    1. 犯罪的主体概述  24
    2.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主体争议分析  24-27
    3. 实务中本罪主体的界定  27-29
  (四)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主观方面要件分析  29-35
    1. 犯罪的主观方面概述  29-30
    2. 本罪的主观方面要件分析  30-33
    3. 间接故意型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具体认定  33-35
二、环境监管失职罪因果关系分析  35-54
  (一) 国内外因果关系学说评析  35-41
    1. 英美法系下的因果关系  35-37
    2. 大陆法系下的因果关系  37-39
    3. 我国因果关系的现状  39-41
  (二) 传统因果关系的不足  41-43
  (三) 本罪因果关系的认定  43-50
    1. 失职行为与污染行为的因果关系认定  44-45
    2. 危害结果与污染行为的因果关系认定  45-48
    3. 失职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认定  48-50
  (四) 本罪因果关系在实务中的判断  50-54
    1. 本罪因果关系的特点  50-51
    2. 本罪因果关系在实务中的判断  51-54
三、造成环境监管失职罪困境的原因  54-62
  (一) 主观原因  54-55
  (二) 客观原因  55-56
  (三) 立法技术原因  56-62
    1. 刑罚的配置  57-58
    2. 本罪刑罚配置存在的问题  58-60
    3. 由结果犯变为危险犯是本罪的理性转化  60-62
结论  62-63
参考文献  63-68
致谢  68-69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69

相似论文

  1. 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研究,X196
  2. 论我国环境污染预防中的公众参与制度,X321
  3. 江苏省典型区域农村地表水环境现状空间分析及污染评价,S271
  4. 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认定问题研究,D923
  5. 不作为渎职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924.393
  6. 环境监管失职罪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924.3
  7. 刑法中事实错误问题研究,D914
  8. 论刑法中的被害人过错,D925.2
  9. 我国开征环境税问题研究,F812.42
  10. 绿色饮用水水源地(水库型)评估方法研究,X824
  11. 环境规制对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分析及政策研究,F224
  12. 渎职罪因果关系具体认定问题研究,D914
  13. 入境旅游消费与山东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F127;F224
  14. 论客观归责理论的体系定位,D914
  15. 渎职罪因果关系初探,D914
  16. 论公害犯罪中的因果关系推定原则,D924.3
  17. 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性研究,F124;F205
  18. 醴陵市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对环境影响研究,X820.3
  19. 环境侵权因果关系问题研究,D912.6
  20. 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演进的区域比较研究,F224;X321
  21. 渎职犯罪法律适用中的几个疑难问题,D924.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刑法 > 分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