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北宋牡丹审美文化研究

作 者: 付梅
导 师: 程杰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牡丹 审美文化 北宋 园艺 观赏 文学创作
分类号: I20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8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牡丹是花中之王的观念在北宋时期已经确立,这一时期是牡丹审美文化的繁荣昌盛时期。牡丹种植与观赏事业发展迅猛且成就斐然,观赏活动无论在参与主体还是在活动方式的灵活性、多样性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牡丹题材文学也繁荣一时,在思想、立意与艺术观念上都有了极大的进步并走向了成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随着牡丹种植观赏活动的不断普及与深入人心,宋人对牡丹的审美认识也逐步进化、升华,最终将牡丹定位为芳国至尊的崇高之文化象征地位。北宋人突破了单纯对牡丹外在物色之美的推崇,进而发掘其内在文化象征意蕴与道德品性之美。使得牡丹兼具了富贵繁华、太平昌盛的象征与雍容大度、高洁坚贞之品性,真正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站稳了脚跟。从此牡丹审美文化才进入传统民族精神文化领域并独占鳌头,成为了实至名归之花王。论文总体分八章。第一章主要发掘牡丹审美文化产生的深厚的时代文化背景。讨论这一时期影响牡丹审美文化发展的社会经济、思想文化、民俗观念以及其自身的生物因素等种种因素。从时代背景上探析北宋时期牡丹审美文化繁荣并取得诸多成就的原因所在;第二章重点论述北宋牡丹审美文化发展历程。沿着历史轨迹探讨北宋牡丹审美文化对前代的继承与发展,分析牡丹审美文化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整个审美文化史上的价值与历史地位;第三章系统梳理和阐发对北宋时期牡丹审美认识的发展,从意识形态领域探讨牡丹审美认识的升华及其象征意蕴的形成的过程与因由;第四章研究北宋时期牡丹园艺种植状况。主要从北宋时期牡丹种植规模、栽培技术与观念的发展及其相关理论总结的成绩这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第五章探究牡丹观赏活动在北宋时期的发展状况。从牡丹审美观赏主体、方式、理念及其意义与影响各个方面出发揭示这一观赏热潮的真实面貌:第六章研究北宋牡丹题材文学创作活动的繁兴景象。这是牡丹审美文化繁荣最有力的证明。牡丹题材诗词、文赋之繁盛及在创作数量与质量、主题内容、艺术等方面的特色及其所取得的成就,都可见牡丹题材文学创作活动之活跃,也代表着这一时期牡丹审美文化所达到的高度;第七章论述北宋牡丹题材民俗艺术、绘画艺术的发展。这是北宋牡丹审美文化繁荣的又一显著表现。牡丹题材在艺术领域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其表现艺术上还是立意构思上都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第八章论洛阳牡丹及其文化意义。作为北宋牡丹审美文化典型代表的洛阳牡丹的发展与成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北宋至今一直流传着洛阳牡丹甲天下的说法,本章分四节,分别讨论洛阳与牡丹的渊源及洛阳牡丹在北宋时期的发展概况、洛阳牡丹的成名与特色、兴衰轨迹与历史原因及其文化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前言  6-9
第一章 北宋牡丹审美文化繁兴的时代文化背景  9-20
  一、社会史原因  9-11
  二、思想史原因(上)正统文人思想  11-14
  三、思想史原因(下)民俗观念  14-18
  四、生物学原因  18-20
第二章 北宋牡丹审美文化发展历程  20-31
  一、起源与初步发展阶段:唐与五代时期  20-24
  二、发展与成熟阶段:北宋时期  24-30
  三、小结:北宋牡丹审美文化的地位与影响  30-31
第三章 北宋牡丹审美认识的发展  31-50
  一、导入:宋前的牡丹审美认识  31-32
  二、北宋牡丹审美认识的发展  32-41
  三、宋人在牡丹审美认识提升的两大路径  41-49
  四、小结  49-50
第四章 北宋牡丹园艺种植的兴盛  50-65
  一、种植规模的空前扩张  50-55
  二、栽培技术与观念的冠绝百代  55-60
  三、牡丹园艺种植技术高度理论化  60-64
  四、小结  64-65
第五章 北宋牡丹审美活动的繁兴  65-78
  一、审美主体的空前扩大  65-69
  二、审美活动的空前活跃、繁盛  69-77
  三、小结  77-78
第六章 北宋牡丹题材文学的繁荣  78-93
  一、北宋牡丹题材文学创作盛况  78-84
  二、北宋牡丹题材文学发展历程  84-87
  三、北宋牡丹题材文学的艺术成就  87-92
  四、小结  92-93
第七章 牡丹在北宋民俗、绘画艺术领域的发展  93-103
  一、牡丹在北宋传统民俗艺术中应用  93-98
  二、北宋牡丹题材绘画艺术的发展  98-102
  三、小结  102-103
第八章 论洛阳牡丹及其文化意义  103-117
  一、洛阳与牡丹  103-107
  二、洛阳牡丹的成名与特色  107-110
  三、洛阳牡丹在北宋时期的兴衰轨迹与历史原因  110-113
  四、洛阳牡丹的文化意义  113-116
  五、小结  116-117
参考文献  117-121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21-122
后记  122

相似论文

  1. 牡丹EST-SSR引物开发及其亲缘关系分析,S685.11
  2. 环境因子对牡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S685.11
  3. 玉米秸秆发酵基质混合配比对盆栽牡丹理化性状的影响,S685.11
  4. 国庆小菊观赏性和耐旱、涝性的综合评价,S682.11
  5. 不同配比基质盆栽牡丹矿质元素分布的研究,S685.11
  6. 逐渐干旱对牡丹实生苗生理指标的影响和牡丹GA20-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S685.11
  7. 上海地区竹种调查及其在园林中的配置与应用,S795
  8. 芍药衰老生理与调控及牡丹、芍药主要品种花瓣中营养与保健成分分析,S682.12
  9. 氮磷钾营养对观赏向日葵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花期调控基础研究,S681.9
  10. 百脉根LjCYC2基因对观赏向日葵的遗传转化研究,S681.9
  11. 树根雕中传统人物造型艺术研究,J314.2
  12. 北宋仁宗时期对夏政策研究,K244
  13. 论王蒙文学创作中的苏俄情结,I207.42
  14. 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的戏曲舞台艺术形象之比较研究,J805
  15. 朱熹北宋文学批评之研究,I206.09
  16. 陆机文学批评与创作比较研究,I207.22
  17. 杜牧诗文研究,I207.22
  18. 牡丹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的初步研究,S567.15
  19. 牡丹江地区校园景观设计的研究,TU984.14
  20. 牡丹开花和衰老过程中香气物质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S685.11
  21. 北宋医学分科对《圣济总录》病证分门的影响,R2-5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古代文学(~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