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春秋》礼学研究

作 者: 任新
导 师: 力之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典文献学
关键词: 《春秋》 《左传》 礼学
分类号: I20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6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史记·太史公自序》认为,《春秋》乃“礼义之大宗”。唐代杨士勋在《榖梁传疏》中说:“左氏善于礼。”礼学是关于礼的学术活动的总称,是中国传统社会居于主流的话语体系,以其为视角来探讨《左传》对《春秋》的阐释,无疑对我们深入理解《春秋》,认清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生态大有裨益。历史进入春秋之后,“周之子孙日失其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室微而礼乐废”。春秋末期诞生了礼学,其标志是诸多政治家、思想家针对三代礼治由盛而衰、由衰而毁所导致的社会动荡,自觉反思礼的存在,张扬礼的功用,提升礼的地位,探究礼的由来。孔子晚年正定《春秋》,旨在存亡继绝、补衰起废。学者识得此意,乃可以论《春秋》。《左传》虽然在形式上是一部以《春秋》为纲的编年体史书,但是从内容实质上说,它与《春秋》同系春秋时代的礼学名著。书写历史事件不是二者的目的,借史以解经、明礼才是它们的宗旨。就宣传礼学精神的本质而言,《左传》和《春秋》保持着高度的一致。论述了“唯则定国,礼无不顺”,“唯名与器,不可假人”,“上下之纪,先王尚之”,“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这四个重要的礼学命题。在《左传》中,大多数主题集中的人物语言,几乎都可以被视为自成篇章的礼学专论。就礼学阐发的广度而言,《左传》几乎覆盖了《礼记》讨论的所有内容。从春秋辞令角度,选择四个礼论主题进行了阐述:“礼经国家,为政之舆”,“天经地义,人立于礼”,“言以出信,信以守礼”,“礼有本末,仪非其本”。按《春秋会要》分法,把《春秋》及《左传》中的礼归纳为“五礼”: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春秋是礼制的崩坏时期,却绝未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尊礼重礼的观念。《左传》对具体礼仪的叙述乃是融在具体的史实之中。《春秋》尤其是《左传》中大量关于礼的叙述,展现了“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礼之事于斯备矣。《左传》成功地塑造了大批深入人心的礼法楷模。从《左传》众多礼学“群星”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六个人物,即“克段于鄢,射王中肩”的郑庄公、“获五善人,论三不朽”的叔孙豹、“苟利社稷,生死以之”的子产、“救民百姓,行补三君”的晏子、“辞不忘国,先国后己”的叔向、“好学明礼,生不能用”的孔子,对他们的涉礼言行进行了简要的述评。《春秋》全书都是在借历史事件表述作者的礼学主张,这就决定了《左传》以叙事为主的基本表达方式。但是就其具体文字风格而言,《左传》跟《春秋》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对《春秋》的功绩,其性质正好是一种“文”。《左传》在不排斥“文”饰的前提下,更侧重于对《春秋》礼义的发掘、阐释和发挥,使《春秋》的“微言”得以明朗化,从而实现更为充分的社会意义。将《左传》叙事方式归纳为四个,即“属辞比事,具文见义”,“藉言作断,侧笔发微”,“人间吉凶,天象其征”,“隔越取同,凸显因果”,并进行了论证。《左传》以史解经、借事明礼的特殊形式,显然是一种艺术的手法。正因为如此,《左传》也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它通过历史事件的外壳,充分融入了儒家的礼法精神,让读者在欣赏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事件的同时,其礼的基本意识受到不断的强化。《左传》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使《春秋》大义传之久远,深入人心。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普及礼教,塑造中华民族传统礼法精神的历史进程中,没有哪一部著作堪与《左传》相提并论。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9
导论  9-28
  一、《春秋》撰修缘起  9-14
  二、《春秋》阐释路向  14-16
  三、《春秋》礼学综述  16-25
  四、《左传》以史明礼  25-28
第一章 宗周社会与《春秋》礼学  28-43
  第一节 宗周社会礼乐文明  28-35
    一、周公制礼作乐  28-31
    二、周代礼乐观念  31-33
    三、宗周礼学文献  33-35
  第二节 春秋时期礼学诞生  35-43
    一、春秋时犹尊礼重信  35-38
    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38-40
    三、礼学诞生于"复礼"  40-43
第二章 从《左传》解读《春秋》礼学  43-115
  第一节 《左传》论礼要旨  43-58
    一、唯则定国,礼无不顺  43-47
    二、唯名与器,不可假人  47-51
    三、上下之纪,先王尚之  51-55
    四、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55-58
  第二节 《左传》论礼辞令  58-75
    一、礼经国家,为政之舆  59-64
    二、天经地义,人立于礼  64-68
    三、言以出信,信以守礼  68-72
    四、礼有本末,仪非其本  72-75
  第三节 《左传》五礼解读  75-98
    一、《左传》之吉礼解读  75-80
    二、《左传》之嘉礼解读  80-84
    三、《左传》之宾礼解读  84-88
    四、《左传》之军礼解读  88-91
    五、《左传》之凶礼解读  91-98
  第四节 《左传》礼学人物  98-115
    一、克段于鄢,射王中肩  98-101
    二、获五善人,论三不朽  101-103
    三、苟利社稷,生死以之  103-107
    四、辞不忘国,先国后己  107-108
    五、救民百姓,行补三君  108-110
    六、好学明礼,生不能用  110-115
第三章 《左传》叙事与《春秋》礼学  115-141
  第一节 《左传》:论本事而作传  115-129
    一、属辞比事,具文见义  115-119
    二、藉言作断,侧笔发微  119-121
    三、人间吉凶,天象其征  121-125
    四、隔越取同,凸显因果  125-129
  第二节 《左传》:从传注到经典  129-141
    一、《左传》昭显之经史法则  129-136
    二、《左传》解经之多重意义  136-141
余论  141-143
参考文献  143-148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48-149
后记  149-150

相似论文

  1. 《左传》名词陈述化研究,H146
  2. 《晏子春秋》行政伦理思想初探,D092
  3. 春秋战国时期侠客与武术关系之考究,K225
  4. 春秋战国剑文化研究,K225
  5. 述评章实斋“《春秋》经世”观,K092
  6. 秦汉道家律学思想的“四维”特征,J609.2
  7. 《左传》语典沿流研究,H131
  8. 《春秋繁露》介词研究,H141
  9. 论《左传》山岳信仰的文学价值,I206.2
  10. “春秋决狱”之《公羊传》,D929
  11. 从“崇礼”到“诡道”,K225
  12. 价值观与东周时期的齐秦军功爵制,K225
  13. 《左传》“浮冰式”叙事结构研究,I206.2
  14. 洪亮吉及其《春秋左传诂》评述,B249
  15. 论孔子的礼学思想,B222
  16. 姓氏合一问题研究,K820.9
  17. 王闿运《春秋公羊传笺》研究,K256
  18.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道德的思想基础及价值取向,K225
  19. 春秋晚期鲁国家臣叛主问题研究,K225
  20. 春秋时期“出奔”现象研究,K225
  21. 高誘音注研究,H13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古代文学(~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