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文选》李善注引《汉书》研究

作 者: 王小霞
导 师: 力之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典文献学
关键词: 《文选》李善注 《汉书》 引语 引文内容 引用话语
分类号: I20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文选》李善注引文繁富,历来对其研究者众,且学人着眼点集中在三方面:一、在于寻找李注释例,以恢复李注原貌;二、取引文以供辑佚、考据、校勘;三、统计其引书数量以了解其时文献状况与引书情形,等等。这些着眼点往往缺乏对李注引文本身可靠性的考察及对引文的系统研究,所以在南京师范大学赵玉芳已有成文《(文选>李善注引(汉书>考校》的情况下,仍可从这个角度作进一步的研讨。李善注《文选》六十卷,引《汉书》达三千余条(以“《汉书》曰”计为一条,“又曰”不另算)。其中存在不少“不该”出现的疏漏与错误,如脱字、衍字、误字等改动现象,向来为其注进行校勘者不在少数,然这些大量出现的错漏与疏忽当为一种特殊的现象,这种现象或有传抄勘刻的原因在里面,然而更主要的恐缘李善引文时采取了隐蔽的“技术”手段所致。论文分三章对李善注《文选》中的十五卷(第一章内容覆盖全六十卷)的约八百条引文,进行细致的考察与分析。具体如下:第一章为“引《汉书》之引语研究”,通过对全部六十卷的“引语”分析,认为其“引《汉书》之《赞》《述》等史评内容冠作者姓名”“异篇同名或一篇多名问题”等。并进而将此比观李注引他书他篇与《艺文类聚》相关引文的情况,结论为:李注将《汉书》史实内容与《赞》《述》部分视为两个系统、统计引书数目可能会造成失误等。第二章为“引用内容的研究”,从引文较为集中的十五卷中,直观地将之分为“造成客观错误或易造成误解的引文类型”与“未造成客观错误亦不易造成误解的引文类型”两大类,并在两大类下再分为几个小类。各类下又按实际需要增加李注引《楚辞》等书(篇)进行扩展论证。重点举出造成错误或易造成误解的例子,以使学人认识到引文本身的可靠性是需要考察的。一般认为的错与不错,只是表面现象,仅能说明引文存在问题。而要深入对引文内容进行分析,就要使用结构分析法,即在并列的因素或系统中,李善省略并列因素,或将不同系统间因素错合。这样的分析法虽不能涵盖所有的问题,但适用面仍然较大。另外,通过对两大引文类型具体例子的分析,发现其引文都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即“单位意义不变”“受被释词的影响”等,这两个特点一定程度上可给我们合理使用引文提供参考。第三章为“引用话语的研究”,通过建构引用话语这个大单位,作为“引语+引文”的模型,联系前两章内容,对引文整体(即引语+引文)进行结构分析,发现两者呈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从而为结构分析的可行性提供参考。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7
前言  7-11
  第一节 《文选》李善注引文研究的意义与现状  7-10
  第二节 本文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0-11
第一章 引《汉书》引语研究  11-17
  第一节 引《汉书》之《赞》《述》等史评内容冠作者姓名  11-14
  第二节 关于异篇同名或一篇多名问题  14-17
第二章 引用内容的研究  17-48
  第一节 造成客观错误或易造成误解的引文类型  17-29
    一、对时间语的处理  17-22
    二、省略原因  22-27
    三、其它造成错误或易造成误解的例子  27-29
  第二节 未造成客观错误亦不易造成误解的引文类型  29-40
    一、对虚词成分的处理  29-35
    二、删并列成分  35-36
    三、其它不改变原意的例子  36-40
  第三节 关于引文问题的思考  40-48
    一、对引文内容的结构分析  40-43
    二、引文呈现的共同特点  43-48
第三章 引用话语的研究  48-55
  第一节 引用话语问题的类型  48-53
    一、直接省略说者  48-50
    二、说者张冠李戴  50-51
    三、直言与陈述混杂  51-52
    四、不是直言变成直言  52-53
  第二节 关于引用话语问题的结构分析  53-55
参考文献  55-58
后记  58-59

相似论文

  1. 论姚振宗的《汉书·艺文志》研究,G256
  2. 《他们眼望上苍》的叙事艺术解析,I712
  3. 《汉书》、《后汉书》涉《易》问题考论,K234
  4. 班固诗论赋论研究,I207.22
  5. 论《围城》译本中引语形式的翻译,I046
  6. 美国总统访华演讲的批评性话语分析,H314
  7. 从文体学和叙述学的视点看《围城》中自由间接引语的翻译,I046
  8. 《汉书》、《后汉书》中的后妃形象研究,I206.2
  9. 《艺文类聚》引《汉书》研究,G256
  10. 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校读札记,G256.3
  11. 《汉书》颜注引经考校,G256
  12. 英文小说汉译中的叙事聚焦的研究,H315.9
  13. 《汉书》社会交际称谓词研究,H141
  14. 《汉书》列传结构研究,I206.2
  15. 论拜厄特小说《占有:一段浪漫史》中的互文性,I561.074
  16. 《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中的引语研究,H136
  17. 《毛诗正义》引《尚书》研究,G256
  18. 《汉书》成语研究,H131
  19. 英语体育新闻转述引语的批评话语分析,H315
  20. 《孩子们的巴赫》的叙述学分析,I611.074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古代文学(~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