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功能扩展视野中的司法能动研究-兼论中国司法的能动化改革

作 者: 刘杰敏
导 师: 汪习根
学 校: 武汉大学
专 业: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关键词: 司法权 合法性 能动司法
分类号: D92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是立足于中国国情与实际,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境外有益司法成果相结合之产物,研究司法权的一般规律及其与中国具体国情的契合,对坚持、改革、完善与发展社会主义司法理论和制度体系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在古代社会,司法往往由地方行政长官兼理,同时也由社会共同体或社区的首领主持,而二者都是在共同体成员广泛参与下进行,司法的社会自治性色彩强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发现由确定的官员按照正式规范来解决纠纷是便利的。因此有了法官,他们的工作就是以一种证明规范是正确的、并且更根本地是满足社会需要的方式来化解纠纷”。这样司法就逐渐演化为由专职人员组成的国家机构即法院开展的审判活动。近代“司法”概念的形成经历了古代行政兼理司法到近代司法与行政分离的过程。中世纪后期欧洲的法院和法官开始呈现专业化、职业化趋势,但并未能使司法权从行政权中独立出来。无论在古代中国还是古罗马,司法权都从属于行政权并集权于专制君主。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使具有近代意义的司法在西方迅速崛起。受启蒙思想家洛克、孟德斯鸠等人分权理论的影响,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三权之间相互独立和制衡的国家体制。西方经典意义上的权力特性区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抽象对现实的倾辄,借用哈贝马斯的话说就是理论抽象对现实世界的殖民。通过对司法的行为权属研究,即将司法权的研究从原有的对权力特性的理论抽象,转向为对现实司法行为的阐述性描述,以具体的、现实的及有条件历史空间中的司法行为进行个性化研究。这种对司法的行为权属研究可以使研究者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以容纳和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复杂现象,这样我们才会更好的理解现代社会发展中三权之间的相互交织性,即司法权所含有的立法属性、行政属性以及行政权的司法化倾向及立法化倾向等。现代社会里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的职能界限日益模糊,权力形态类型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司法的功能和权限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扩展,立足于审判的司法功能发展、围绕着审判的司法权限扩展、多维视角的大司法概念体系这三个部分阐述“司法”权属在现代的流变。“能动司法”就不应只视为是回应政治和社会的需求,或是向世人宣告中国要走一条自主的司法道路,而是治理司法,调整司法合法化的方式,由此重建司法的合法性,消除司法的合法性危机。以此为分析视角,我们可以将“能动司法”的内容分别视为不同的对合法化方式的修正。从政治合法性的角度看,“能动司法”主要通过强调司法服务大局,服务经济发展,参与社会治理等要求彰显司法的政治功能,沟通司法与政治的关系,重建司法的政治合法性。中国法院的第一次改革确立了中国法院的社会主义属性,明确了人民法院之人民性,从形而上的政治价值角度为中国法院设定了不可剔除的遗传基因,那么中国法院的第二次改革则从务实的角度为中国法院应对现实实践问题指明了方向。“三五改革纲要”是中国法院第二次改革过程中对中国法院的社会主义属性重申,更是及时对改革挑战的应对性调整。如何在改革的过程中保持改革应有的联系性,防止改革出现运动式的否定一切、打到一片,使得对改革的调整出现过犹不及、矫枉过正的情形,正如给小孩子洗澡,不能将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这才是对改革纲要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改革智慧的真正考验,也是改革能否成功的前提之一。

全文目录


论文的创新点  4-6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4
导论  14-21
1 司法权的源形态及其发展  21-57
  1.1 司法权词源探析  21-27
    1.1.1 西方司法词源  21-24
    1.1.2 中国司法词源  24-27
  1.2 司法权的源形态及制度  27-42
    1.2.1 雅典司法制度的演变过程  27-30
    1.2.2 雅典司法制度的具体内容  30-37
    1.2.3 司法权源形态的特点及借鉴  37-42
  1.3 司法权的发展形态  42-57
    1.3.1 与宪政相伴而生的近现代司法权  42-44
    1.3.2 近代司法权的宪政价值  44-51
    1.3.3 近现代西方“三权分立”视野下的司法权  51-57
2 司法的基本功能形态及其类型理论  57-73
  2.1 司法权的功能理论  57-61
    2.1.1 功能主义的理论概论  57-58
    2.1.2 司法权产生的功能主义分析  58-61
  2.2 司法权的基本功能形态  61-65
    2.2.1 西方司法功能的形态  61-62
    2.2.2 我国司法功能的形态  62-65
  2.3 司法权功能的类型分析  65-73
    2.3.1 功能类型的层级结构分析  65-66
    2.3.2 司法功能之纠纷化解  66-69
    2.3.3 司法功能之权力制约  69-73
3 司法的扩展功能及其能动化趋势  73-97
  3.1 司法权功能扩展性的表征:大司法概念的形成  73-78
    3.1.1 权限视角:审判与法律监督  73-74
    3.1.2 事务视角:围绕审判的司法行政管理  74-75
    3.1.3 功能视角:类似审判的准司法活动  75-78
  3.2 司法权功能扩展性的深化:司法权关系的扩宽  78-84
    3.2.1 审判权与检察权  79-81
    3.2.2 审判权与司法行政权  81-83
    3.2.3 审判权与侦查权  83-84
  3.3 司法的能动化趋势:司法权功能的扩展  84-97
    3.3.1 司法的扩展功能之规则再造  86-91
    3.3.2 司法的衍生功能之社会治理  91-93
    3.3.3 司法的最终功能之人权保障  93-97
4 司法功能扩展与能动司法合法性  97-116
  4.1 能动司法:司法权功能与治理的视角  97-103
    4.1.1 能动司法的功能论解读  97-101
    4.1.2 能动司法的治理论解读  101-103
  4.2 司法能动的扩展合法性阐述  103-110
    4.2.1 司法合法性及合法化方式  104-105
    4.2.2 司法的合法性危机  105-109
    4.2.3 合法性重建与功能扩展  109-110
  4.3 功能扩展与能动司法的法哲学分析  110-116
    4.3.1 能动司法是司法功能扩展性的本质体现  110-112
    4.3.2 人的能动扩展性形塑了能动司法的科学品性  112-114
    4.3.3 本体论上的被动性与方法论上的扩展性  114-116
5 对能动司法的功能扩展性解读  116-144
  5.1 能动司法之路:中国司法改革的实践  116-125
    5.1.1 司法改革的实践历程  116-118
    5.1.2 司法改革纲要解读  118-122
    5.1.3 司法功能的改革定位  122-125
  5.2 能动司法之辩:中国司法改革的争议  125-131
    5.2.1 对司法改革的基本纲要之辩  125-128
    5.2.2 对司法改革的能动司法之辩  128-131
  5.3 能动司法之理:中国司法功能的扩展  131-144
    5.3.1 基于功能扩展的能动司法  131-134
    5.3.2 中国语境下的司法能动  134-137
    5.3.3 能扩展性的能动解释  137-144
结语  144-146
参考文献  146-158
附件  158-160

相似论文

  1. 政治合法性视角下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研究,D632.1
  2. 诱惑侦查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925.2
  3. 刑事审判中的司法能动主义与司法克制主义之辩,D926
  4. 我国行政诉讼改革研究,D925.3
  5. 民事能动司法探究,D926
  6. 信访与司法权的冲突与协调,D926
  7. 行政诉讼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存与废研究,D925.3
  8. 能动司法的法理分析,D926
  9. 较大的市立法审查批准机制研究,D920.0
  10. 基于合法性理论的环境信息披露研究,X196
  11. 论能动司法中的法官自由裁量权,D916.2
  12. 政府公共性面临的难题及其实现路径,D035
  13. “理”与“法”的公共空间,G40-05
  14. 我国上市公司章程中反收购条款的合法性研究,D922.291.91
  15. 明初君主制统治政治合法性的研究,K248.1
  16. 代孕的法律问题分析,D923
  17. “人肉搜索”现象的伦理探析,G206-05
  18. 能动司法视野下权利的司法生成,D926
  19. 司法建议初探,D926.2
  20. 我国财经类院校趋同化现象研究,G649.2
  21. 实证主义法本体论之经验性探析,D90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司法制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