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多维视角下的刑事辨认研究

作 者: 肖承海
导 师: 刘金友
学 校: 中国政法大学
专 业: 诉讼法学
关键词: 刑事辨认 辨认程序 证据类型 辨认笔录
分类号: D925.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刑事辨认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活动,在发现和查明案件事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均在立法上对其予以确认或者在司法实践中予以运用。然而,大量的刑事司法实践证明,由于辨认本身所固有的特性,不科学地运用刑事辨认会给刑事诉讼带来较高的风险,采信错误的辨认结果有可能导致错案的发生。因此,各国均通过对刑事辨认进行理论研究和立法完善,努力发挥刑事辨认的正面价值并尽量较少乃至避免刑事辨认的负面影响。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辨认几乎没有规定,有关解释与规定不相一致,导致司法实践中的辨认活动较为混乱,急需在立法层面予以解决。本文从刑事辨认的基本范畴出发,从心理学、程序法、证据法等多个视角对刑事辨认进行了梳理总结和分析论证,旨在结合相关规定中有关刑事辨认的条款并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为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中增加辨认条款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刑事辨认规则提供理论支撑和立法建议。全文共分为五章,分述如下。第一章,刑事辨认的基本范畴。刑事辨认的基本范畴是探讨刑事辨认问题的逻辑起点和基石。本章重点对刑事辨认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比较与研究。首先,分析了刑事辨认的立法概念;其次,全面梳理了学术界对刑事辨认概念的理论界定;最后,在考察刑事辨认性质的基础上,考虑相关因素,提出本文关于刑事辨认概念的界定。之后,就刑事辨认与鉴定的联系与区别、刑事辨认的主体与客体、刑事辨认的类型划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二章,心理学视角下的刑事辨认。本章在已有的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刑事辨认的四个心理阶段即感知阶段、识记阶段、保持阶段和再认阶段,梳理了刑事辨认的心理学机制以及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旨在为科学地设计辨认程序和客观地评估辨认结果提供参考和依据。前三个阶段的影响因素会使辨认人的感知和记忆出现偏差,进而可能导致辨认人作出错误的辨认结论,但是这些影响因素在辨认实施前就已经存在,不是刑事司法机关能够控制的。再认阶段即辨认阶段可以通过科学的程序和方法提高辨认人辨认的准确性,本章重点对此进行探讨。第三章,程序法视角下的刑事辨认。本章主要以程序的视角,分别从刑事辨认的启动程序、实施程序、结束程序以及救济程序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借鉴国外及我国澳门、台湾地区有关刑事辨认的相关规定,分析我国在刑事辨认程序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刑事辨认启动程序中论述了刑事辨认的启动条件、启动权等;在实施程序中论述了辨前询问、辨前告知、辨前提醒、混杂辨认、分别辨认、消极性辨认等程序;在结束程序中论述了辨后再询问程序和全面记录程序;在救济程序中重点论述了作为辨认对象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享有的权利以及相应的救济途径。第四章,证据法视角下的刑事辨认。本章主要从证据的视角对辨认笔录的法律定位和法律属性进行了探讨。针对学术界对辨认笔录是否能够作为证据以及应当属于何种证据类型的争论,对辨认笔录证据的法律定位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进而得出辨认笔录应当作为独立证据类型的结论。关于辨认笔录的法律属性,主要从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对于辨认笔录的证据能力,本文探讨了辨认笔录是否具备证据能力以及辨认笔录证据能力的构成性要素;对于辨认笔录的证明力,本文探讨了辨认笔录作为证据本身的证明力和辨认笔录与其他证据相比较的证明力,并指出辨认笔录不能作为定案的唯一依据。第五章,完善我国刑事辨认的立法构想。本章就刑事辨认在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以及在侦查和审判中的规定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刑事辨认在立法上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论证了立法对刑事辨认予以规范的必要性,并提出完善我国刑事辨认立法的基本构想。在完善立法构想部分,首先对完善我国刑事辨认立法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然后结合国外刑事辨认立法模式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立法框架,认为我国应采取刑事诉讼法增加辨认条款和单独制定刑事辨认规则相结合的模式;最后在总结我国刑事辨认立法应当予以完善和增加的内容的基础上,提出刑事诉讼法就刑事辨认条款的修改建议,并设计了刑事辨认规则的建议稿。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3
导论  13-23
  一、问题的源起  13-18
    (一) 研究刑事辨认的实践动因  13-15
    (二) 研究刑事辨认的法制缘由  15-16
    (三) 研究刑事辨认的理论原因  16-18
  二、研究的意义  18-20
    (一) 研究刑事辨认对立法的意义  18-19
    (二) 研究刑事辨认对司法的意义  19-20
  三、本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20-23
    (一) 本文结构  20-21
    (二) 研究方法  21-23
第一章 刑事辨认的基本范畴  23-45
  一、刑事辨认的概念  23-33
    (一) 刑事辨认的立法概念现状与分析  24-25
    (二) 刑事辨认概念的理论界定与评价  25-28
    (三) 刑事辨认的性质与概念  28-33
  二、刑事辨认与鉴定  33-35
  三、刑事辨认的主体和客体  35-39
    (一) 刑事辨认主体  35-38
    (二) 刑事辨认客体  38-39
  四、刑事辨认的类型划分  39-45
    (一) 混杂辨认和一对一辨认  39-40
    (二) 公开辨认和秘密辨认  40-41
    (三) 直接辨认和间接辨认  41-42
    (四) 证人辨认、被害人辨认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辨认  42-43
    (五) 人身辨认、尸体辨认、物品辨认和场所辨认  43-45
第二章 心理学视角下的刑事辨认  45-62
  一、感知阶段  45-50
    (一) 辨认人感知的心理机制  45-48
    (二) 影响辨认人感知的因素  48-50
  二、识记阶段  50-54
    (一) 辨认人识记的心理机制  50-52
    (二) 影响辨认人识记的因素  52-54
  三、保持阶段  54-56
    (一) 辨认人保持的心理机制  54-55
    (二) 影响辨认人保持的因素  55-56
  四、再现阶段  56-62
    (一) 辨认人再现的心理机制  56-57
    (二) 影响辨认人再现的因素  57-62
第三章 程序法视角下的刑事辨认  62-88
  一、刑事辨认的启动程序  62-70
    (一) 刑事辨认的启动条件  62-65
    (二) 刑事辨认的启动权  65-67
    (三) 刑事辨认的组织者和主持者  67-70
  二、刑事辨认的实施程序  70-84
    (一) 辨前询问程序  70-72
    (二) 辨前告知程序  72-74
    (三) 辨前提醒程序  74-75
    (四) 混杂辨认程序  75-79
    (五) 分别辨认程序  79-82
    (六) 消极性辨认程序  82-84
  三、刑事辨认的结束程序  84-85
    (一) 辨后再询问程序  84
    (二) 全面记录程序  84-85
  四、刑事辨认中的权利保障与救济程序  85-88
    (一) 刑事辨认中的权利保障  85-86
    (二) 刑事辨认的救济程序  86-88
第四章 证据法视角下的刑事辨认  88-104
  一、辨认笔录作为证据的法律定位  88-93
    (一) 辨认笔录能否为证据的争论与分歧  88-89
    (二) 辨认笔录作为证据在分类上的争议  89-91
    (三) 对辨认笔录证据定位的分析与评价  91-93
  二、辨认笔录的证据属性  93-104
    (一) 辨认笔录的证据能力  93-97
    (二) 辨认笔录的证明力  97-104
第五章 完善我国刑事辨认的立法构想  104-124
  一、我国刑事辨认立法的考察与分析  104-110
    (一) 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的考察与分析  104-106
    (二) 侦查中刑事辨认规定的考查与分析  106-108
    (三) 审判中刑事辨认规定的考查与分析  108-110
  二、完善我国刑事辨认立法的基本构想  110-124
    (一) 完善刑事辨认立法的基本原则  110-114
    (二) 我国刑事辨认立法的基本构想  114-118
    (三) 我国刑事辨认立法的规则设计  118-124
结语  124-125
主要参考文献  125-132
致谢  132

相似论文

  1. 刑事辨认制度研究,D925.2
  2. 辨认笔录的证据问题研究,D925.2
  3. 刑事辨认问题研究,D925.2
  4. 刑事侦查中的辨认制度研究,D925.2
  5. 侦查辨认制度研究,D925.2
  6. 程序视野下的刑事辨认,D925.2
  7. 论刑事辨认行为规范化,D925.2
  8. 论刑事辨认制度,D925.2
  9. 民事诉讼电子证据之研究,D925.1
  10. 有关电子提单法律问题的研究,D996.19
  11. 试论电子证据,D915.13
  12. 论侦查中电子证据及收集的若干理论问题,D915.3
  13. 刑事辨认程序研究,D925.2
  14. 论刑事辨认,D925.2
  15.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925.1
  16. 法社会学视野中的刑事辩护权,D925.2
  17. 我国刑事和解的理性分析与制度构建,D925.2
  18. 刑事疑难案件研究,D925.2
  19. 律师在侦查阶段的程序性权利及保障,D925.2
  20. 刑事和解制度运作的实证研究,D925.2
  21. 诱惑侦查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925.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