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宁瀛电影研究

作 者: 吴小溪
导 师: 黄宝富
学 校: 浙江师范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宁瀛 女性视角 现代性 都市电影 纪实性
分类号: J9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宁瀛,女,1959年生于陕西,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1981年考取公费奖学金赴意大利留学。1987年毕业于罗马电影实验中心,同年,在贝尔托鲁奇指导的影片《末代皇帝》中任副导演。1988年回国,1990年成为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2008年起,应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邀请担任“电影与影像艺术系”系主任,电影工作室导师。意大利留学归国的她在初执导筒时,没有选择当时“第五代”业已确立的宏观反思的民族寓言和唯美的影像神话,而是将镜头对准了古老的北京城,以准记录风格为我们提供了影像的另一种可能。宁瀛于1991年到2000年间拍摄的“北京三部曲”(《找乐》、《民警故事》、《夏日暖洋洋》),在聚焦古老北京的同时,也为巨变的中国留下一段集中、系统的历史影像与记忆,更准确捕捉了北京这座古城在嬗变期的特定的形象:《找乐》中的祖辈,《民警故事》中的父辈和《夏日》中迷惘的儿辈。电影文本中充满了她对传统失落的怅惘以及全球化语境下的社会反思。2005年宁瀛又拍摄了饱受争议的《无穷动》,因不满于媒体上充斥的虚假、苍白的女性形象,希望通过电影写出自己更认同的女性,书写她们的爱与痛、过去于现在,透过表象写出她们内心无穷涌动的欲望。喧嚣过后回望,《无穷动》书写了中国乃至亚洲电影中鲜有的女性形象,并透过几位经历过政治动荡的女性折射出了整个时代的变迁。然而,当人们瞠目结舌于这位女导演在实验道路上渐行渐远时,她却忽然转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一口气拍了三部商业电影:网络明星芙蓉姐姐参演的喜闹剧《A面B面》,反映中产阶级情感故事的《我们都是天上人》以及好莱坞影星基努·里维斯投资的功夫片《功夫侠》。《A面B面》已经上映,《我们都是天上人》入选了2010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功夫侠》也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尽管宁瀛一再称电影是大环境的产物,在当前的环境下自己更像是个包工头,但在新片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宁瀛一贯的剑走偏锋,以及对现实的关注之情。《A面B面》为国内首部精神病人题材的电影,旨在通过精神病院这一集中的病灶来透视当下社会的精神虚证。无论影片主题如何变迁,宁瀛的关注点始终聚焦于巨变的社会中的人的状态,她一以贯之地由表及里,抽丝剥茧,进行着记录、探寻与思考。纵观其作品,是说不尽的城市与人的话题。从《找乐》到《A面B面》,宁瀛导演的五部电影以急剧变化的中国城市为背景,准确地把握住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社会脉动,将中国社会显影为一座没有路标的围城。本文分四个部分对宁瀛电影进行较为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并尝试梳理其创作道路,提炼其艺术主张,以期对宁瀛的创作获得较为整体性的把握。第一部分,主要探讨宁瀛的创作范畴,即通过其教育背景以及所处文化大环境等来探究其美学养成及艺术风格成因。第二部分主要从社会转型期女性意识的复苏、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对生存状态的反思以及全球化语境下当代人的生存意识三个维度来阐释宁瀛的电影主题。第三部分从电影艺术的角度分析宁瀛作品中电影语言的运用,并考察其叙事、镜头等视听语言是如何有效地为表达电影主题服务的,最后本文试图对宁瀛的商业电影尝试作出合理的评价。通过对宁瀛电影道路的梳理和电影作品的分析,肯定其对于电影艺术可能性的探索,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7
目录  7-9
引言  9-12
一、宁瀛导演的创作范畴  12-19
  (一) 宁瀛导演的美学养成  12-15
  (二) 宁瀛导演的"后五代"症候  15-16
  (三) 宁瀛电影的女性意识  16-19
二、宁瀛电影语言分析  19-28
  (一) 非戏剧冲突的散点叙事  19-22
    1. 反好莱坞的日常化叙事  19-21
    2. 主观性的叙事真实  21-22
  (二) 电影元素的纪实化  22-24
    1. 非职业演员  22-23
    2. 音响  23
    3. 非修饰化的自然光效  23-24
  (三) 宁瀛电影镜语例析  24-28
    1. 《找乐》:长镜头的深情凝视  24-25
    2. 《民警故事》:远景视野里的静观  25-26
    3. 《夏日暖洋洋》:主观镜头下的快速扫视  26-28
三、宁瀛电影的主题阐释  28-43
  (一) 社会转型期的女性意识复苏  28-32
    1. 女性形象的"反观看"塑造  28-30
    2. 女性觉醒中的父权阴影  30-31
    3. 女性意识的社会性书写  31-32
  (二) 城市化进程中的生存思考  32-37
    1. 物理生存空间的陌生化  32-35
    2. 历史传统与横流物欲的双重挤压  35-36
    3. 失去集体的恐慌  36-37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社会反思  37-43
    1. 祖国的陌生人:"审美性"与"社会性"断裂中的生存意识  37-39
    2. 漫游者:"震惊"的生存体验  39-41
    3. 异化者:体制中沉默的生存状态  41-43
四、宁瀛电影的商业新体验  43-45
结语  45-46
附录  46-49
参考文献  49-5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1-52
致谢  52-53

相似论文

  1. 来华西方左翼思想家看社会主义在中国,D61
  2. 交往范式及其对泰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启示,B089.1
  3. “从梦中唤醒世界”,B089
  4. 论卢梭对现代性的批判,B565.26
  5. 本雅明现代性批判的矛盾性,B516
  6. 吉登斯、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的比较研究,B03
  7. 毛泽东时代的现代性想象,J209.2
  8. 贾樟柯电影纪实性美学特征研究,J905
  9. 现代化境遇中的民间智慧,I207.7
  10. 追求“艺术空间无限可能性”的双子星座,I207.42
  11. 戴锦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探析,I206.09
  12. 从挥之不去的“无聊”之病试观波德莱尔“现代性”之一百五十年,I565
  13. 爱伦·坡作品现代性的分析,I712
  14. 在现代与传统之间,D909.2
  15.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及当代启示,D61
  16. 现代性的建构与解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悖论,D61
  1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学思想研究,A811
  18. 晋南农民现代化研究,F327
  19. 转型社会背景下乡村女性的民间信仰实践,C912.82
  20. 日常生活中的个人与国家,G239.29
  21. 现代性视域下企业文化发展研究,F270

中图分类: > 艺术 > 电影、电视艺术 > 电影、电视艺术理论 > 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