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湖南省电大系统为例

作 者: 周敏
导 师: 周德义; 夏金星
学 校: 湖南农业大学
专 业: 职业技术教育学
关键词: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远程高等职业教育 农民大学生 现状与对策
分类号: D42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6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局面。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从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来看,无论是农业的发展还是农村的进步都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民。所以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面对6亿农民,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民,正规的学校教育已远远不能适应学员数量众多、工学矛盾突出、教育需求多样的新形势。在这种情况下,现代远程教育成为人们接受继续教育的有效手段。为了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将高等职业教育资源输入广大农村,培养农民大学生,2004年教育部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经过八年的实践,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也应对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理性地判断和思考。论文首先论述了选题意义以及“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研究现状。从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培养层次与类型、培养机构及培养手段五个方面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内涵进行了说明,并描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发展历程:萌芽阶段、试点阶段以及全国蓬勃发展阶段,还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收益成本理论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进行理论解读。其次,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湖南六所电大学校“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生源现状、学员学习状况和学习支持服务现状进行了深入了解,从而发现“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基层推荐制度很难做到公平公正、教学质量不高、学员毕业后难学以致用等。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和相关资料,从政府、电大学校、电大教师和学员自身四个层面分别提出建议和对策,如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改进基层推荐制度,加大对毕业生的支持力度;学校应调整师资结构,加强教学管理等;教师应加强学习支持服务的主动意识和强化教学过程的落实;而学生本身应有自主学习和“学习责任人”的意识。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绪论  9-16
  1 研究背景  9-10
  2 选题意义  10-11
    2.1 理论意义  10-11
    2.2 现实意义  11
  3 研究现状  11-15
  4 研究方法  15
  5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15-16
第二章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概述  16-25
  1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16-19
    1.1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内涵  16-18
    1.2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发展历程  18-19
  2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理论解读  19-22
    2.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19-20
    2.2 人力资本理论  20-21
    2.3 农民大学生的成本收益分析  21-22
  3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现实意义  22-25
    3.1 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2-23
    3.2 有利于促进农村基层组织的优化  23-24
    3.3 有利于国家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和落实  24-25
第三章 湖南电大系统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基本情况及现状  25-36
  1 湖南电大系统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基本情况  25-29
    1.1 湖南电大系统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基本情况  25-27
    1.2 湖南电大系统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取得的成效  27-29
  2 湖南电大系统“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现状调查  29-36
    2.1 生源现状  30
    2.2 学习状况的调查  30-33
    2.3 学习支持服务现状的调查  33-36
第四章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36-41
  1 基层推荐制度,难保公平公正  36-37
  2 教学过程中“学”难以监控,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37-38
  3 远程教学没有真正实现,使网上资源利用率不高  38-39
  4 专业发展不平衡,小规模专业多  39
  5 学员毕业后难“学以致用”  39-41
第五章 完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对策措施  41-48
  1 政府方面  41-43
    1.1 加大宣传力度  41-42
    1.2 健全基层选拔制度  42
    1.3 加强毕业生扶持力度  42-43
  2 学校方面  43-46
    2.1 调整师资结构,平衡专业发展  43-44
    2.2 加强教学管理与监控,落实教学质量  44
    2.3 提高网上资源利用率,发挥远程教学优势  44-45
    2.4 教学方式宜采取远程教育与面授相结合  45-46
  3 教师方面  46-47
    3.1 加强学习支持服务的责任意识  46
    3.2 落实教学过程,保证教学质量  46-47
  4 学生本身  47-48
    4.1 加强自我教育,端正学习动机  47
    4.2 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47-48
结语  48-49
参考文献  49-53
附录一  53-57
致谢  57-58
作者简历  58

相似论文

  1.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2. 福建省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807.4
  3.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4. 温州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F326.4
  5. 山东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G807.4
  6. 远程开放教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G434
  7. 太原市田径传统项目小学田径课余训练的现状调查研究,G623.8
  8. 太仓市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G625.1
  9. 南昌市六所高校附属中学实施体育“新课标”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633.96
  10. 媒介性别歧视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G206
  11.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山西焦化产业现状分析,F426.72
  12. 晋版“三农”图书的出版现状及对策研究,F320
  13. 苏中地区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G845
  14. 江苏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G82-4
  15. 中国保龄球竞技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G849.4
  16. 江苏省普通本科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31.3
  17. 江西省高校武术散打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52.4
  18. 苏州市足球传统项目学校课余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G843
  19. 新农村建设中西宁市乡镇社区体育的发展研究,G812.7
  20. 白城市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2
  21. 苏州市初中生参与家庭体育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G812.45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 农民运动与组织 > 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 > 农民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