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两晋南朝南蛮校尉研究

作 者: 丁树芳
导 师: 张金龙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史
关键词: 两晋 刘宋 南蛮校尉 荆州
分类号: K23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西汉以来,中央设置领护校尉管理北方边地少数民族事务。西晋时领护校尉制度推广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首次在荆州增设南蛮校尉掌管荆楚蛮族事务。东晋以来,荆州成为足与中央抗衡的上游军事重镇,南蛮校尉例与荆州刺史兼任,使南蛮校尉成为隶属荆州的重要军事力量,被赋予了各种伐蛮治蛮以外的新职能。而参与纵贯东晋南朝的荆扬之争,也是这一时期南蛮校尉的主要活动,对其间政局的发展产生了一定作用。本文以文献记载为基础,利用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方法,从职官渊源、建置沿革、职能、人事制度等方面对两晋南朝南蛮校尉进行系统研究。第一章考察汉代领护校尉官的由来及其在魏晋之际由中央职官演变为地方职官并逐渐发展为州刺史的固定兼职的历程。第二章考察两晋南朝南蛮校尉的建置沿革。泰始九年(273)晋武帝始设南蛮校尉,孝建元年(454)刘宋废罢南蛮校尉,后经齐、梁数次旋置旋罢,南蛮校尉最终消亡。通过对历次置废原因的分析可知,两晋南朝南蛮校尉的置废不再像两汉领护校尉官一样仅与少数民族势力的消长有关,更受到地方政治形势和中央政策的深刻影响。第三章考察南蛮校尉的职掌及府僚组织。镇抚与征伐蛮族是南蛮校尉的基本职掌。此外,作为荆州重要军事力量的南蛮校尉还有参与平定荆州地方叛乱、对北军事防御和北伐等职掌。刘宋南蛮校尉出现新职能,即兼任军府长史辅助宗王出镇荆州。南蛮校尉开府并设置长史、司马、参军、功曹、主簿等府僚。本章还将考察南蛮府僚佐的选任、出身、迁转和政治行为等问题。第四章考察南蛮校尉的人事制度,包括南蛮校尉担任者的出身阶层、职官迁转及兼任情况。两晋南朝出任南蛮校尉者多为士族,且士族出身者呈递减趋势,反映了两晋南朝门阀政治由盛而衰的大势。州剌史和郡太守是两晋南朝南蛮校尉的主要迁入官和迁出官。在兼任官方面,两晋南蛮校尉例与荆州刺史兼任。但也偶有分别任职的情况,此时南蛮校尉的兼职多为南郡太守。刘宋南蛮校尉与荆州刺史分任的情况增多,其兼职主要是荆州军府长史。第五章考察南蛮校尉与两晋南朝政治的关系。西晋时南蛮校尉在晋吴对峙、伐吴之战和平吴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治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两晋之际南蛮校尉在荆州刺史的指挥下平定荆州流民叛乱,与东晋建国道路和立国形势关系甚大。东晋历次荆扬之争和荆州刺史主导的北伐行动,南蛮校尉皆参与其中,影响东晋政局的发展。刘宋南蛮校尉辅佐宗王出镇荆州,以“行事”身份执掌军府大权,直接控制荆州地方政治。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绪论  12-21
  一、选题旨趣  12-15
  二、古代文献  15-16
  三、研究状况  16-21
第一章 汉魏之际领护校尉官的地方化  21-32
  一、两汉领护校尉制度  21-23
  二、汉魏之际领护校尉官的地方化  23-27
  三、西晋领护校尉制度  27-32
第二章 两晋南朝南蛮校尉置废考  32-49
  一、汉魏南朝的蛮族形势  32-36
  二、南蛮校尉始设与西晋灭吴  36-42
    (一) 魏晋之际荆州蛮夷动向  36-39
    (二) 晋吴西陵之争  39-42
  三、刘宋废罢南蛮校尉  42-46
    (一) 南蛮校尉治蛮职能的削弱  42-44
    (二) 刘宋弱荆政策的影响  44-46
  四、南齐南蛮校尉的旋置旋罢  46-49
第三章 两晋南朝南蛮校尉的职掌及府僚组织  49-64
  一、两晋南朝南蛮校尉的职掌  49-57
    (一) 镇抚与征伐蛮族  49-51
    (二) 参与平定荆州地方叛乱  51-54
    (三) 参与北伐  54-57
  二、南蛮校尉府僚组织  57-64
    (一) 南蛮校尉府僚的设置  57-58
    (二) 南蛮校尉府僚的选任  58-59
    (三) 南蛮府佐的出身及迁转  59-60
    (四) 南蛮府佐的政治行为  60-64
第四章 两晋南朝南蛮校尉的出身阶层及迁转途径  64-74
  一、两晋南朝南蛮校尉的出身阶层  64-67
    (一) 出身宗室  64
    (二) 出身士族  64-65
    (三) 非士族出身  65-67
  二、两晋南朝南蛮校尉的迁转  67-74
    (一) 两晋南朝南蛮校尉的迁入官  67-69
    (二) 两晋南朝南蛮校尉的迁出官  69-71
    (三) 两晋南朝南蛮校尉的兼任官  71-74
第五章 南蛮校尉与两晋南朝政治  74-90
  一、南蛮校尉与西晋政局  74-78
    (一) 武帝朝  74-76
    (二) 惠帝朝  76-78
  二、南蛮校尉与东晋政局  78-87
    (一) 南蛮校尉与东晋荆扬之争  78-83
    (二) 南蛮校尉与荆州地方政治  83-87
  三、南蛮校尉与刘宋政局  87-90
    (一) 南蛮校尉与宗王镇荆  87-88
    (二) 南蛮校尉与刘宋荆扬之争  88-90
结语  90-92
参考文献  92-99
附录:两晋南朝南蛮校尉列表  99-104
致谢  104-10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5-106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6

相似论文

  1. 荆州学派研究,B234
  2. 蜀汉荆州集团与益州集团,K236.2
  3. 三国两晋书信研究,I206.2
  4. 刘宋谢氏家风与家学及文学创作活动,I207.22
  5. 两晋俗赋研究,I207.22
  6. 基于GIS的区域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P208
  7. 清代荆州驻防将军研究,K249
  8. 两晋南北朝文人雅集论考,I206.2
  9. 荆州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综合评价和空间差异分析,P273
  10.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女性观,B948
  11. 两晋女性作家研究,I206.2
  12. 刘宋王朝寒人的兴起,K239.11
  13. 贤妒论——两晋南北朝妇女形象及妇女观研究,K235
  14. 刘宋皇室文学活动研究,I206.2
  15. 南朝宋齐宗王政治研究,K239.1
  16. 宋齐之际庶族的全面崛起与萧道成势力研究,K239.1
  17. 论陆修静在中国道教史上的贡献,B958
  18. 两晋灾害及其相关问题探析,K237
  19. 刘宋统治集团内部主要矛盾变化述论,K239.11
  20. 鲍照乐府诗研究,I207.22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三国、晋、南北朝(220~58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