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先秦时期水伦理思想研究

作 者: 常俊贤
导 师: 曹顺仙
学 校: 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伦理学
关键词: 先秦 水伦理 当代价值
分类号: B8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世以来,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人类社会物质财富日益充实。然而,在社会繁荣的背后,全球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尤其是水资源危机成为人类生存和延续的潜在威胁。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与水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么尖锐过。由于转型期经济社会基础发生重大变化,环境伦理道德体系存在严重缺失,造成了人与水相处时“善恶”不分,如污水排放、对水资源无序开发和低效利用、植被破坏等,出现了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污染等较为严重的水问题。因此人水矛盾越来越突出,人和水的关系越来越备受关注。“如果再不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我们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这是有识之士向全社会发出的呼吁。而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特别是中国文明之基的先秦时代的哲人思想中已经包含了最初的对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水伦理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先秦水伦理思想是我国水伦理理论的重要资源,挖掘和研究其价值对我国当代水伦理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原始文献的考察和当代研究成果的研读,深入探讨中国先秦时期的水伦理思想,并以水伦理思想为研究视角,从理论层面梳理先秦水伦理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在总结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水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其主要特点,即水性与人性相结合、水伦理的政治化、重视水的精神价值、入世进取的救世水观,在这里水因其自由而富于力量的秉性,广泛地用于喻人、喻性、喻德、喻道,被看作理想人格的象征。水不仅仅养育着人类,还成为道德的象征,指引着人们在处理人水关系时的正确抉择。最后,对先秦水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进行了深刻地分析,以期有助于新时期人们更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传承中华文明,树立正确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观念,建设“人水和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文目录


致谢  3-4
摘要  4-5
Abstract  5-8
引言  8-13
第一章 先秦水伦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13-22
  一、先秦水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  13-15
    (一) 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革  13-14
    (二) 思想"轴心时代"的来临  14-15
  二、先秦水伦理思想的萌发  15-17
    (一) 上古时期人类对水的最初认识  15-16
    (二) 夏商时期对"水"的宗教性崇拜  16
    (三) 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水伦理思想的萌发与发展  16-17
  三、先秦水伦理思想的特点  17-22
    (一) 水性与人性相结合  17-18
    (二) 水伦理的政治化  18-20
    (三) 重视水的精神价值  20-21
    (四) 入世进取的救世水观  21-22
第二章 先秦水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22-32
  一、先秦时期水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22-27
    (一) 儒家"厚德载物"的水伦理思想  22-23
    (二) 道家"以水喻道"的水伦理思想  23-25
    (三) 墨家"济世救民"的水伦理思想  25-26
    (四) 法家"水育万物"的水伦理思想  26-27
  二、先秦水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  27-32
    (一) 人水合一的原则  28-29
    (二) 尊重性原则  29-30
    (三) 补偿性原则  30-31
    (四) 整体性原则  31-32
第三章 先秦水伦理思想的历史意义  32-36
  一、先秦水伦理思想的历史意义  32-33
    (一) 遵循自然规律、追求人与水和谐  32
    (二) 先秦水伦理思想对治水实践的促进  32-33
  二、先秦水伦理思想的时代局限性  33-36
    (一) 对水的认知有限  34
    (二) 理论上的局限  34-36
第四章 先秦水伦理思想研究的当代启示  36-42
  一、万物皆一,弘扬传统水德  36-38
    (一) 人水合一,尊重自然规律  36-37
    (二) 感悟水德,提高道德修养  37
    (三) 趋利避害,节用有余  37-38
  二、善待水资源,坚持人水和谐  38-42
    (一) 重视水的多元价值,改变水资源观念  38-39
    (二) 协同共生,用全局思维对待水体  39-40
    (三) 坚持科学发展、建立公平公正的水伦理原则  40-42
结语  42-43
参考文献  43-46
详细摘要  46-48
Abstract  48-49

相似论文

  1. 王阳明教化哲学研究,B248.2
  2. 荀子生态伦理思想研究,B222.6
  3. 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B516.35
  4. 古希腊与先秦美学思想比较,B83-09
  5. 多元化:学生评价的当代转向,G423
  6. 先秦时期旌表制度研究,K22
  7. 论先秦儒家之“义”的道德精神,B222
  8. 杨之华早期妇女解放思想研究,D442.9
  9.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G633.3
  10. 先秦儒家文学传播思想研究,G206
  11. 先秦典籍里的酒意象,I206.2
  12. 论对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B82
  13. 论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D648
  14. 先秦时期“情理”论研究,I01
  15. 先秦秦汉族刑考论,D929
  16. 儒家之“勇”的伦理意蕴,B222
  17.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B038
  18. 中国先秦儒家与古希腊文化的和谐思想研究,B502
  19. 唐前荀学研究,B222.6
  20. 简论楚歌的流变与影响,I207.22
  21.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现代转进路径探究,D09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伦理学(道德哲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