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道德同一性和敏感性对道德行为的影响研究

作 者: 许丽莎
导 师: 朱晓斌
学 校: 杭州师范大学
专 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 道德同一性 道德敏感性 情境因素 道德行为
分类号: B8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皮亚杰(Piaget)和科尔伯格(Kohlberg)在道德心理学领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由于他们的道德认知模型过分关注规范要求和道德判断,一直受到许多研究者的质疑。随着道德心理学的发展,研究者关于道德行为的产生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扩展,开始思考道德推理以外的因素对道德行为的影响。道德同一性((Moral Identity)是个体道德自我的核心,反映了道德和个体自我概念的整合情况。道德敏感性是个体领悟和解释道德情境的能力,涉及了个体对道德情境的觉察以及对道德行为影响力的意识,它对道德行为的影响作用也是目前道德心理学的前沿研究问题。本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四个具体的研究旨在探讨道德同一性、道德敏感性和情境因素对道德行为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修订的大学生道德同一性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包含两个维度:内化和外显。2.自编的大学生道德行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包含七个维度:利他、学习、公德、孝顺、尊重、爱国、爱心。3.大学生道德行为表现总体较好,具体方面发展不平衡,年级因素可以有效预测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且随着年级的增高,道德行为的发展呈现上升趋势。4.道德同一性是道德敏感性与道德行为的中介变量。5.情境因素和道德同一性交互影响个体的道德行为:在道德启动条件下,道德同一性高分组的道德行为前后差异量显著小于低分组;在竞争启动条件下,道德同一性高分组的道德行为前后差异量显著大于低分组。6.情境因素和道德敏感性交互影响个体的道德行为:在道德启动条件下,道德敏感性高分组的道德行为前后差异量略低于低分组,但差异不显著;在竞争启动条件下,道德敏感性低分组的道德行为前后差异量显著低于高分组。

全文目录


致谢  4-5
摘要  5-6
Abstract  6-12
引言  12-13
1 文献综述和问题提出  13-28
  1.1 同一性  13
  1.2 道德同一性  13-18
    1.2.1 道德同一性的概念  13-14
    1.2.2 道德同一性的结构  14-15
    1.2.3 道德同一性的测量  15-17
    1.2.4 道德同一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17-18
  1.3 道德敏感性  18-22
    1.3.1 道德敏感性的概念  18
    1.3.2 道德敏感性与道德意识、道德注意力的区别  18-19
    1.3.3 道德敏感性的测量  19-21
    1.3.4 道德敏感性的影响因素  21-22
  1.4 道德行为  22-26
    1.4.1 道德行为的概念  22
    1.4.2 道德行为的测量  22-24
    1.4.3 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  24-26
  1.5 问题的提出  26
  1.6 研究假设  26-27
  1.7 研究构想  27-28
2 研究一、道德同一性问卷的修订  28-40
  2.1 研究方法  28-32
    2.1.1 准备研究1:收集特质  28-30
    2.1.2 准备研究2:验证特质  30-31
    2.1.3 道德同一性问卷的修订  31-32
  2.2 结果分析  32-38
    2.2.1 项目分析  32-34
    2.2.2 探索性因素分析  34-36
    2.2.3 验证性因素分析  36-37
    2.2.4 信度和效度检验  37-38
  2.3 讨论  38
  2.4 结论  38-40
3 研究二、道德行为问卷的编制  40-48
  3.1 研究方法  40-41
    3.1.1 开放式调查  40
    3.1.2 道德行为问卷项目编制  40
    3.1.3 初始问卷的施测  40-41
  3.2 结果  41-46
    3.2.1 项目分析  41
    3.2.2 探索性因素分析  41-44
    3.2.3 验证性因素分析  44-45
    3.2.4 信度和效度检验  45-46
  3.3 讨论  46-47
    3.3.1 大学生道德行为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46-47
    3.3.2 大学生道德行为问卷各维度的特点阐述  47
  3.4 结论  47-48
4 研究三、道德同一性、道德敏感性对道德行为的影响作用  48-62
  4.1 研究假设  48
  4.2 研究方法  48-50
    4.2.1 被试  48-49
    4.2.2 研究工具  49-50
    4.2.3 施测过程  50
    4.2.4 数据处理  50
  4.3 结果与分析  50-58
    4.3.1 道德行为及各维度的描述统计  51
    4.3.2 人口统计变量与道德行为  51-54
    4.3.3 道德同一性与道德行为的关系  54-55
    4.3.4 道德敏感性和道德行为的关系  55-56
    4.3.5 道德同一性和道德敏感性的关系  56-57
    4.3.6 道德同一性、道德敏感性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57-58
    4.3.7 道德同一性的中介效应分析  58
  4.4 讨论  58-61
    4.4.1 大学生道德行为总体情况分析  58
    4.4.2 道德行为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58-59
    4.4.3 道德同一性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59
    4.4.4 道德敏感性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59-60
    4.4.5 道德同一性和道德敏感性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60-61
  4.5 结论  61-62
5 研究四、道德同一性、敏感性和启动情境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62-74
  5.1 研究假设  62
  5.2 研究方法  62-71
    5.2.1 实验一  62-64
    5.2.2 实验二  64-68
    5.2.3 实验三  68-71
  5.3 讨论  71-73
    5.3.1 启动情境、道德同一性对道德行为的影响作用  71-72
    5.3.2 启动情境、道德敏感性对道德行为的影响作用  72-73
  5.4 结论  73-74
6 总讨论  74-81
  6.1 大学生道德同一性问卷  74
  6.2 大学生道德行为问卷  74-75
  6.3 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特点  75-78
    6.3.1 道德行为表现总体较好,具体方面发展不平衡  75-76
    6.3.2 道德行为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76-78
  6.4 道德同一性、道德敏感性和情境因素对道德行为的影响作用  78-81
7 结论  81-82
参考文献  82-88
附录  88-99
  附录1 道德同一性内隐特质观的形容词调查表  88-89
  附录2 道德同一性内隐特质观的形容词调查表(评定)  89-90
  附录3 道德同一性问卷  90-92
  附录4 道德行为问卷访谈表  92-93
  附录5 道德行为问卷  93-95
  附录6 道德行为故事的等级评定问卷  95-97
  附录7 基于无结构性情境故事的道德行为测验  97-99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9

相似论文

  1.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G711
  2. 艺术类招生考试腐败预防失灵研究,G647.32
  3. 论道德行为的失范及其引导,B82
  4. 家校合作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健康发展,G636
  5. 高校全方位德育问题研究,G641
  6. 论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思想中的Moral Agent理论,B82-058
  7.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道德同一性研究,D412.62
  8.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问卷编制及应用,G641
  9. 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的测评与特点研究,G631
  10. 初中生道德行为的测评与特点研究,G631
  11. 中国公务员道德敏感性研究,B82
  12. 影视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研究,G641
  13. 从机动车盗窃犯罪的现状看情境犯罪预防策略的应用,D917.6
  14. 父母教养方式、价值观对幼师生道德行为的影响,G655.5
  15. 情境因素对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的影响,B844.2
  16. 生命科技人员的道德行为选择探析,B82
  17. 大学生道德同一性特点及相关因素研究,B844.2
  18.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人格与道德敏感性的关系研究,B844.2
  19. 新闻职业道德敏感性特点及其与移情关系的研究,B82
  20. 道德研究新视角:道德判断测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B8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伦理学(道德哲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