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

作 者: 王可晖
导 师: 郭英
学 校: 四川师范大学
专 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 高职学生 主观幸福感 归因方式
分类号: B84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6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S)、归因方式问卷,对四川省三所高职院校的600名三年制高职学生进行了问卷测查,分析高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以及归因方式的现状,并对它们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进一步探求影响归因方式对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与作用。旨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能有所丰富,可以对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有所完善并发展。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幸福感上看,现阶段的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成中等水平。得分由高到低的排列为:忧郁或愉快的心境、精力、情感行为的控制、对健康的担心、松弛与紧张、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2、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上并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生源地的高职学在松弛与紧张上差异显著(P<0.05),且城镇学生的幸福感体验要高于农村学生。在年级上,总体差异不显著;在精力、情感行为的控制两个维度上,三个年级差异显著(P<0.05)。在“松弛与紧张”维度上,二年级学生幸福感显著低于一、三年级的学生。在专业方面,理科生与文科生的差异显著(P<0.05),且理科生的幸福感要高于文科生,但在对情感与行为的控制及松弛与紧张上要差于文科学生;在独子与非独子方面,对健康的担心、情感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与紧张三项上差异显著(P<0.05),其他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独子能较非独子有更多的幸福体验,同时独子更为担心自己的健康。3、从总体上看,现阶段高职大学生的归因方式上更偏向于做出消极归因。他们的归因方式更多的是体现了中国传统归因方式的——宿命理论。4、高职大学生在生源地与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性别上,女生比男生更能主动地进行积极的归因;生源地上,城镇学生也比农村学生的归因方式更为积极,总分上差异显著(P<0.05);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以及独生与非独生的高职大学生总体上,归因方式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但是非独子比独生较为倾向消极归因,文科学生比理科学生的归因方式较为积极。5、高职大学生在归因方式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归因方式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归因方式对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9
导言  9
1. 问题提出  9-12
  1.1 选题背景  9-10
  1.2 本研究的意义  10-12
2. 文献综述  12-28
  2.1 有关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12-18
    2.1.1 主观幸福感的界定  12-15
    2.1.2 主观幸福感的理论研究  15-16
    2.1.3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  16-17
    2.1.4 我国对主观幸福感的已有研究  17-18
  2.2 有关归因方式的研究  18-23
    2.2.1 归因方式的概念  18-19
    2.2.2 有关归因方式的理论  19-22
    2.2.3 有关归因方式的研究  22-23
  2.3 归因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23-26
    2.3.1 国外对主观幸福感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  23-24
    2.3.2 国内在归因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对心理治疗上的研究  24-26
  2.4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26
  2.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26-27
  2.6 本研究假设  27-28
3 研究方法和过程  28-31
  3.1 研究方法  28
    3.1.1 采用文献法  28
    3.1.2 采用调查法  28
  3.2 研究对象  28
  3.3 研究工具  28-30
    3.3.1 主观幸福感问卷  28-29
    3.3.2 归因方式问卷  29-30
  3.4 施测方式  30
  3.5 数据处理  30-31
4. 研究结果  31-42
  4.1 高职生主观幸福感  31-34
    4.1.1 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1
    4.1.2 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31-34
  4.2 高职生归因方式  34-37
    4.2.1 高职生归因方式的描述性分析  34-35
    4.2.2 高职生归因方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35-37
  4.3 高职生主观幸福感与归因方式两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  37-38
  4.4 高职生归因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38-42
5 分析与讨论  42-55
  5.1 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差异分析  42-48
    5.1.1 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  42
    5.1.2 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42-48
  5.2 高职生归因方式现状及差异分析  48-51
    5.2.1 高职生归因方式现状总体特点  48-49
    5.2.2 高职生归因方式的人口变量学差异  49-51
  5.3 高职生主观幸福感与归因方式的关系分析  51-55
    5.3.1 高职生主观幸福感与归因方式的相关分析  51-52
    5.3.2 高职生归因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52-55
6. 结论与建议  55-58
  6.1 结论  55-56
  6.2 建议  56-58
    6.2.1 通过适当的归因训练优化高职学生归因方式,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  56
    6.2.2 通过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优化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  56-57
    6.2.3 优化学校环境,创造幸福成长的教育环境,带来适应性归因方式  57-58
7. 研究的创新性与不足  58-59
  7.1 研究的创新性  58
  7.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58-59
参考文献  59-62
附录  62-68
致谢  68-69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69

相似论文

  1. 离异家庭与非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家庭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比较研究,G449
  2. 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研究,G711
  3. 大学生人际互动性的结构与测量,B841
  4.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培养路径,B844.2
  5. 大学生自我宽恕倾向量表的编制及其相关研究,B844.2
  6. 全职母亲人格类型(MBTI)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B844.2
  7. 老年人心理弹性的实证研究,B844.4
  8. 高中生身体锻炼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B844.2
  9. 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B844.2
  10. 进城民工子女归因方式、学习适应性及其相关性研究,B844.2
  11.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形成原因及教育对策,B844.2
  12. 高职学生汉译英作业错误分析与研究,H319
  13. 初中生生活事件、归因方式与英语学习态度之关系研究,G633.41
  14. 农村初中生自尊、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B844.2
  15.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及对策研究,G711
  16. 大学生情绪智力、主观幸福感与感恩倾向的关系研究,B844.2
  17. 社会比较与控制源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B844.2
  18. 大学生归因方式、人格特征与内疚关系研究,B844.2
  19. 论思政教育视域下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缺失与提升,B844.2
  20. 阶层认同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C91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