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反应抑制的影响

作 者: 闫娜
导 师: 李靖
学 校: 西安体育学院
专 业: 应用心理学
关键词: 情绪 情绪调节策略 反应抑制 go/nogo任务
分类号: B84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情绪调节是近年来情绪心理学关注的焦点,情绪调节与认知的关系是情绪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反应抑制是执行功能的主要成分,执行功能的本质就是对其它认知过程进行控制和调节,是目前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领域的关注焦点。已有研究多集中于情绪调节对记忆、决策和推理等认知活动的作用及影响方面,那么情绪调节对反应抑制又有何作用及影响,目前相关研究甚少;同时,在众多情绪调节策略对认知或行为的影响研究中,研究者们普遍认为认知重评优于表达抑制,但也有学者对此持不同意见。本研究通过实验法探讨了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反应抑制的影响。研究共分为前后承接的两个实验进行:实验一主要探讨本研究所要的目标情绪的诱发情况、情绪调节策略的执行情况以及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情绪主观感受的影响;实验二在实验一顺利进行的基础上,考察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反应抑制的影响。实验一采用单因素3水平实验设计,主要探讨情绪的诱发情况、情绪调节策略的执行程度以及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对情绪主观感受的影响。其中,实验自变量为情绪调节策略即简单观看、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通过情绪调节策略指导语来实现;因变量为情绪主观感受及情绪调节策略的执行程度。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考察负性情绪状态下,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反应抑制的调节作用。三组被试分别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指导语条件下观看负性情绪视频片段,然后完成反应抑制任务。反应抑制任务采用go/nogo实验范式。其中,实验自变量为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即简单观看、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通过情绪调节策略指导语来实现;因变量为go/nogo任务中的错误率(%)和反应时(ms,毫秒)指标。研究结果发现:(1)实验室诱发技术可有效诱发目标情绪。(2)通过情绪调节策略指导语可对被试进行有效分组。(3)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负性情绪主观感受的调节效果不同:认知重评调节效果最好,表达抑制次之,简单观看最差。(4)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反应抑制的影响不同:在反应抑制任务中,表达抑制组的成绩显著优于认知重评组和简单观看组。本研究结果启示我们,不管是哪种情绪调节策略,其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效果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随后的任务性质来选取合适的情绪调节策略。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1 前言  8-10
2 文献综述  10-17
  2.1 情绪调节  10-12
    2.1.1 情绪调节的定义  10
    2.1.2 情绪调节的过程模型  10-11
    2.1.3 情绪调节策略  11-12
  2.2 反应抑制  12-13
    2.2.1 反应抑制的定义  12
    2.2.2 反应抑制的研究范式  12-13
  2.3 情绪调节与反应抑制  13-15
    2.3.1 情绪调节对认知影响的研究  13-14
    2.3.2 情绪调节对反应抑制影响的相关研究  14-15
  2.4 以往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本研究拟解决的具体问题  15-17
    2.4.1 以往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5-16
    2.4.2 本研究拟解决的具体问题  16-17
3 实验(上)---情绪诱发与情绪调节  17-24
  3.1 研究目的与假设  17
  3.2 研究方法  17-19
    3.2.1 被试  17
    3.2.2 实验仪器  17
    3.2.3 实验材料  17-18
    3.2.4 实验设计  18
    3.2.5 实验程序  18
    3.2.6 数据收集与处理  18-19
  3.3 结果与分析  19-22
    3.3.1 情绪主观感受  19-20
    3.3.2 情绪调节策略指导语的执行程度检验  20-21
    3.3.3 情绪调节策略对情绪主观感受的影响  21-22
  3.4 讨论  22-23
    3.4.1 情绪的诱发情况  22
    3.4.2 情绪调节策略指导语执行情况  22
    3.4.3 情绪调节对情绪的影响  22-23
  3.5 结论  23-24
4 实验(下)---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反应抑制的影响  24-29
  4.1 研究目的与假设  24
  4.2 研究方法  24-25
    4.2.1 被试  24
    4.2.2 实验仪器  24
    4.2.3 实验材料  24-25
    4.2.4 实验设计  25
    4.2.5 实验程序  25
    4.2.6 数据收集与处理  25
  4.3 结果与分析  25-27
  4.4 讨论  27-28
  4.5 结论  28-29
5 总结  29-30
  5.1 总结论  29
  5.2 本研究的局限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29-30
致谢  30-31
参考文献  31-34
附件  34-36

相似论文

  1. 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社会技能与情绪调节的关系,B842.6
  2.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问卷的编制与初步应用,B841
  3. 大学生人际互动性的结构与测量,B841
  4. 大学生愤怒情绪、睡前思维控制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B842.6
  5. 认知行为取向团体辅导对初任教师愤怒情绪的干预研究,B842.6
  6. 惊恐障碍患者情绪语音信息前注意加工的失匹配负波研究,R749.7
  7. 情绪对视觉工作记忆表征稳定性的影响,B842.3
  8. 大学生抑郁情绪的预测模型研究,B842.6
  9. 情绪调节方式对诱发情绪下A型行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反应的影响研究,R544.1
  10. 团队内情绪智力、员工效能感和工作绩效的多水平研究,B849
  11. 决策者情绪、性别与建议者专业水平对建议接受的影响,B842.6
  12. 非直接利益冲突的阻隔机制研究,D630
  13. 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及其正念干预研究,B842.6
  14. “情绪面孔”和“情绪肢体语言”文互认知的神经电生理研究,R338
  15. 投资者情绪与股市收益关系实证研究,F832.51;F224
  16. 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F276.6
  17. TTM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R473.5
  18. 信访工作者情绪工作研究,D632.8
  19. 抑郁症的实验室诊断—昼夜节律变化的生物学标志,R749.4
  20. 电针结合经颅磁刺激对焦虑模型大鼠情绪及认知功能作用的研究,R749.72
  21. 轻度认知障碍(MCI)中医证候与抑郁情绪相关性研究,R277.7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 > 情绪与情感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