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确立-从李大钊、瞿秋白到毛泽东

作 者: 全燕黎
导 师: 马启民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确立 李大钊 瞿秋白 毛泽东
分类号: D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76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八十多年前,马克思的学说来到了“古老而神秘的中国”,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转折。一大批着力于“救亡”和“启蒙”的先进中国人以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于中国实际为职志,从此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历程。这一历程在中国经历了两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阶段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二者共同构筑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宏伟篇章,全面深入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全过程。鉴于目前学术界更多关注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的飞跃,我们以为,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阶段进行系统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力图从这个角度出发,选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奠基者——李大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中间环节——瞿秋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完成者——毛泽东作个案典型,力图崭露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完整画面。全文除了导言和结束语外共有五部分。 导言部分,文章主要针对目前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两个课题的研究中存在着的基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历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二者“平行关系”或“先后关系”的认定所带来的二者概念上的含混和事实上的混淆,提出在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研究领域中,存在着一个时间空场:从马克思主义开始于中国传播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这一空场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确立阶段。 第一部分,何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确立?在什么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了?要澄清此问题,也就是要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在理论上进行学理定位。文章对此从三个角度进行了解答:理论本身被信仰,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逻辑前提;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也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得到完整的传播,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逻辑基点;先进的中国人具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自觉,这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确立的逻辑根本。 第二部分,阐明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奠基者。文章对此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李大钊文本的具体解读,努力把握李大钊由一位民族

全文目录


导言  10-15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学理定位  15-23
  1、理论本身被信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逻辑前提  15-17
  2、基本理论完整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逻辑基点  17-20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理论自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逻辑根本  20-22
  小结  22-23
二、李大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奠基者  23-35
  1、从《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到《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信仰转变的历史轨迹  23-26
  2、唯物史观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部分把握  26-32
  3、“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初提示  32-33
  小结  33-35
三、瞿秋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中间环节  35-46
  1、从《饿乡纪程》到《赤都新史》:中国第一位从俄国引进火种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心路历程  35-38
  2、“互辨法的唯物论”的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完整把握  38-43
  3、“革命的理论永不能和革命的实践相分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层面论述  43-45
  小结  45-46
四、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完成者  46-58
  1、从创办《湘江评论》到第一次复信蔡和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完成者信仰转变的思想路径  46-49
  2、唯物史观的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深化理解  49-54
  3、“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自觉  54-56
  小结  56-58
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历史启迪  58-64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这一历史进程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必须要走本土化、民族化的道路  58-59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这一历史进程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化、民族化的历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59-61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这一历史进程表明,必须始终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的世界眼光观察世界历史的变迁  61-62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这一历史进程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62-64
结束语  64-65
参考文献  65-69
后记  69-70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0

相似论文

  1.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A811
  2. 遭遇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困境及其可能出路,X2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4.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政策研究,D635
  5.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6.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D61
  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研究,D61
  8.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A811
  9. 中国共产党关于党军关系的早期探索,D231
  10. 爱德华·苏贾社会—空间辩证法的哲学批判,B712.59
  1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际竞争地位研究,A811
  12. 论当代中国大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传统,G641
  13. “灌输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G641
  14. 多元性理论与有限领导权,D09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D64
  16. 毛泽东和平解放西藏方略研究,K27
  17. “联省自治”思潮与清末民初的政治发展,K258
  18. 马克思主义辩证历史决定论探究,B03
  19. 论《大众哲学》的“人情味”,B27
  20. 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及当代思考,A841.6
  21.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