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研究

作 者: 宋英
导 师: 王维平
学 校: 兰州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群众观 人民群众主体论
分类号: A8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91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群众的基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正确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必须同时把握好两点: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要与时俱进,即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随着时代和历史条件的不同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中国,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二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要正本清源,即要懂得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核心是人民群众主体论,就是在以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确立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和主人的观点,并进而确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人民群众主体论具体包括人民群众历史主体论、人民群众实践主体论、人民群众价值主体论、人民群众权力主体论、人民群众利益主体论、人民群众执政主体论。树立人民群众主体论的思想,对正确处理党群关系和顺利开展党的群众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8
导言  8-13
  第一节 选题缘由  8
  第二节 研究现状  8-10
    一、国外研究情况  8-9
    二、国内研究情况  9-10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0-13
    一、研究思路  10-11
    二、研究方法  11-13
第一章 群众及群众观的概念界定  13-18
  第一节 群众概念的界定  13-16
    一、不同时代的群众概念  13
    二、不同时期的群众概念  13-15
    三、不同学科的群众概念  15
    四、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概念  15-16
  第二节 群众观的界定  16-18
    一、群众观概念辨析  16
    二、不同立场的群众观  16-17
    三、不同条件的群众观  17-18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本质内涵和核心内容  18-30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诞生及演进  18-21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诞生  18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演进  18-19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特征  19-2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本质内涵  21-24
    一、人民群众历史主体论  21
    二、人民群众实践主体论  21-22
    三、人民群众价值主体论  22-23
    四、人民群众利益主体论  23
    五、人民群众权力主体论  23-24
    六、人民群众执政主体论  2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主要观点  24-28
    一、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25
    二、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25-26
    三、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26-27
    四、寻找把群众发动起来的历史动机  27
    五、坚持群众利益至上  27-28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历史价值  28-30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  28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28-30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及其发展  30-43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  30-36
    一、人民群众动力观与中国人民战争的胜利  30-31
    二、党的三大作风的形成与党的建设的加强  31-34
    三、群众观的强化与干群关系的处理  34-35
    四、群众工作方法的贯彻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35
    五、群众观实践中的历史教训  35-36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发展  36-43
    一、邓小平理论中“三个有利于”的群众观  36-37
    二、“三个代表”思想中“最广大人民”的群众观  37-39
    三、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群众观  39-41
    四、民生建设重任与群众观的新视野  41-43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现实意义  43-50
  第一节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需要与时俱进  43-45
    一、应使人民群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更具包容性  43
    二、应更加突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43-44
    三、应寻求“群众”观念和“公民”观念之间的统一性  44
    四、应实现贯彻群众观的体制和机制创新  44-45
  第二节 当前群众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本原因  45-46
    一、当前群众工作面临的困境  45
    二、造成当前群众工作困境的原因分析  45-46
  第三节 新时期新阶段必须强化的几大群众观  46-50
    一、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  46-47
    二、群众路线是各项工作的生命线  47
    三、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观点  47-48
    四、群众意愿是评价政绩的基本依据  48
    五、群众利益是我们党追求的根本目标  48-49
    六、群众态度是党风状况的风向标  49-50
参考文献  50-52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52-53
致谢  53

相似论文

  1.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A811
  2.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G641
  3. 当代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审视,A811.6
  4. 高职院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G711
  5. 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B712.7
  6. 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56年),D232
  7. 周恩来群众观研究,A8
  8. 杨荣国的《简明中国哲学史》研究,B26
  9. 论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B516
  10. 遭遇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困境及其可能出路,X2
  11. 奥伊泽尔曼反思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当代意义,B0-0
  12. 论汉斯约纳斯的责任伦理观,B82-06
  13. 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生态和谐的构建,X2
  14. 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文明思想,X2
  15.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A811
  16.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文化产业发展,G124
  17. 当代语言学研究中的实践转向,H0-02
  18. “中马”文论概念体系的形成与“苏马”文论渊源,I0
  19.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相亲类节目问题研究,G222
  20. 马尔库塞“单向度”理论对当代社会的启示,B712
  21. 马克思主义团结观的中国化,A81

中图分类: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 >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