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先秦蚕丝文化的审美生成

作 者: 顾俊剑
导 师: 周波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美学
关键词: 蚕丝文化 丝绸 审美文化 审美生成
分类号: B83-0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7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对存活于我国古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器物文化研究及其审美因子的挖掘,是当下中国美学研究之重要一维。通过对具体器物文化的研究,来揭示人类普遍审美意识以及民族古代审美活动规律,较纯理论研究更具实证性,更具操作难度。本文拟通过对先秦蚕丝文化进行系统考察,继而探究其审美生成,并对先秦时期审美观念诸多方面进行相应的讨论。第一章通过对我国古代史前蚕丝进行“文化考古”,继而以此途径揣摩史前人类审美意识的发生问题,讨论的时间域主要集中在新石器中晚期。首先通过对目前已经出土的与蚕丝紧密相关的三类出土物(丝织物、蚕纹物、蚕形物)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由此探讨人类美感发生的三个重要方面:数感生成、线感生成、立体感生成。继而系统分析了先秦墓葬丝织品与蚕形物,通过对玉蚕、金蚕相关文物的分析、文献的梳理,探讨了玉蚕的祭祀之用、礼制之用以及形式层面与工艺层面的审美性,同时纠正了学界关于“金蚕”的相关误会。第二章从巫术、宗教、政治、礼制等方面探究先秦时期“蚕”所具备的隐在审美性,进行了相关探讨。继而对宗教层面的“蚕神”崇拜,与礼制方面的“蚕礼”以及民俗方面的“蚕俗”作相关梳理,论述了“蚕”在由巫到神、到美整个过程中的审美性分化与独立的过程。古人对“蚕”的心理状态是不断变化的,可概括为:从殷商“巫”时代的“畏”到西周“神礼”时代的“敬”,再到春秋“礼”时代的“亲敬”,最终被“仁”化。而在这个过程中,其审美性渐渐地从巫、神、礼中得以独立出来。就“丝”层面,本部分着重聚焦先秦丝织物的纹饰,指出其与史前陶器纹饰、商周时期青铜器纹饰的关联性,并就其本身的纹饰之美进行了相关讨论。第三章着重聚焦“丝乐”这一先秦重要艺术形式,并从文献、文物两大方面进行考察,得出“蚕丝制琴弦,大约开始于殷商,兴盛于春秋时期”这一结论,并分析了“蚕丝”物之本性对于丝乐风格的影响,同时对当下学界关于丝乐的风格界定提出了另外的看法,认为丝乐之美主要体现在柔曼绮丽、中正平和、哀婉悲美这三个方面。总的来讲,本文选取先秦时期的“蚕丝”文化,通过对巫术、文物、文字、艺术、民俗等方方面面途径,通过具体物象的研究,以多学科的方法,多角度的思考,探究了人类美感的发生、先秦蚕丝文化潜在的审美因子生成、潜在审美因子的分化与独立等问题,最后落脚于探究先秦蚕丝与艺术审美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不希冀精准探究,不奢求宏大叙述,而是力图在具体中把握抽象,在微观中了解宏观,如此可能更为贴近历史之本来面相。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中国民族歌剧的女性主义印象,J822
  2. 龟兹石窟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K879.2
  3. 审美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情景喜剧,J905
  4. 主体与审美形态的交互关系研究,I01
  5. 土家族民歌的发展及其艺术特征探析,J607
  6.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渗透,G633.3
  7. 审美文化视域下的秦腔传统剧研究,J825
  8. 论魏晋笔记小说中的审美文化,I207.41
  9. 文明互动中的古罗马与东方,K126
  10. 从“英雄偶像”到“平民偶像”,I02
  11. 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口头程式”现象浅析,I01
  12. 基于贵州白裤瑶“蚕丝文化”田野调查的影视人类学阐释,C912.4
  13. 从古代胸衣看中西审美文化的差异,TS941.1
  14. 论当下中国流行音乐的新趋势,J605
  15. 基于审美视角下文化建筑的象征手法及其设计元素,TU-80
  16. 基于组织文化的企业再造研究,F270
  17. “丝绸之路”甘肃段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理论的研究,F592.7
  18. 大型电视纪录片再拍研究,J952
  19. 书籍设计与文化品味的研究,J524
  20. 旗袍与西方女裙的比较,J523.5
  21. 从《申报》美容、化妆品广告看三十年代上海的审美文化与社会生活(1930-1939),G219.29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美学 > 美学理论 > 美学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