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针药并用治疗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作 者: 朱畅
导 师: 费兰波
学 校: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专 业: 针灸推拿学
关键词: 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针刺 刺血 中药
分类号: R2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通过对三组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观察,比较针刺刺血配合清热祛湿活血方、西药及针刺加刺血三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并探索针刺加刺血配合清热祛湿活血方抗炎镇痛和降血尿酸的作用机理,以便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应用。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针药组、西药组和针刺组治疗1疗程。其中针药组采用针刺加刺血和清热祛湿活血方煎服进行治疗,西药组口服吲哚美辛片(消炎痛)和别嘌呤醇(别嘌醇)进行治疗,针刺组治疗方法同针药组的针刺加刺血疗法。观察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关节肿痛总分数、血尿酸和血沉的变化,并对综合疗效进行比较,评价三组治疗手段的临床效果。结果:1针药组和西药组综合疗效高于针刺组。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3.3%,西药组总有效率为96.7%,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3.3%。针药组和西药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针药组和西药组分别和针刺组相比较,疗效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三组患者治疗后局部症状均较前减轻,关节肿痛总分数均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患者局部症状缓解较其它两组更明显,治疗效果更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和针刺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3三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均有明显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治疗后血尿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针药组和西药组降尿酸优于针刺组,治疗后分别与针刺组相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4三组患者治疗后血沉均有明显的下降,治疗后血沉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方法降血沉的效果一致,治疗后三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药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明显,不仅能迅速降低血尿酸,而且对关节局部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能有效的减轻病人的疼痛,治疗效果佳,宜于临床推广。

全文目录


目录  3-5
摘要  5-7
Abstract  7-10
缩略词表  10-11
前言  11-13
临床研究  13-22
  一. 研究病例  13-15
    (一) 病例来源  13
    (二) 诊断标准  13-14
    (三) 纳入病例标准  14
    (四) 剔除病例标准  14
    (五) 脱落病例标准  14
    (六) 不良反应的处理  14-15
  二. 研究方法  15-19
    (一) 病例随机分组  15-16
    (二) 治疗方法  16-18
    (三) 疗效观察  18-19
    (四) 统计方法  19
  三. 临床结果  19-21
    (一) 治疗前后综合疗效的比较  19
    (二) 治疗前后关节肿痛总分数的比较  19-20
    (三) 治疗前后血尿酸和血沉的比较  20-21
  四. 结果分析  21-22
讨论  22-34
  一. 祖国医学对痛风的认识  22-23
    (一) 痛风的历史渊源  22
    (二) 痛风的病因病机  22-23
  二. 现代医学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  23-26
    (一)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3-24
    (二) 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基因研究  24-26
    (三) 痛风性关节炎的病理变化  26
  三. 立题依据  26-31
    (一) 针刺刺血疗法作用机制  27-28
    (二) 中药的作用机制  28-30
    (三) 西药组选药依据  30-31
    (四)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31
  四. 结果探讨  31-34
    (一) 关于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降血沉作用的评价  31
    (二) 关于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降血尿酸作用的评价  31-32
    (三) 关于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缓解症状的评价  32
    (四) 关于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综合疗效的评价  32
    (五) 本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32-34
结语  34-35
参考文献  35-39
文献综述  39-46
  参考文献  43-46
致谢  46

相似论文

  1. 针刺配合中药湿热敷法与单纯中药湿热敷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R277.7
  2. 原络配穴加常规取穴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R246
  3. 荥合配穴加常规取穴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R246
  4. 针刺夹脊穴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R246
  5. 分期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R246
  6. 头部腧穴配合循经远近配穴法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的临床研究,R246
  7. 中药干预与多发性硬化T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分析,R277.7
  8. 针刺治疗对中风恢复期伴发抑郁及肢体障碍的影响,R246.6
  9. 基于聚焦扫描光声成像的光声信号分析及医学应用,R318.51
  10.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高钾血症与口服中药汤剂的关联性分析,R692.5
  11. 基于目标成分“敲出/敲入”质量控制模式的中药姜黄抗氧化药效物质辨识,R285
  12. 中药接骨散对犬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S858.292
  13. 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R246.1
  14. 黄芩苷液体栓的制备与体内外评价,R283
  15. 抗痛风胶囊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R259
  16. 针刺联合微创血肿抽吸术对家兔急性期脑出血灶周围脑组织损伤的影响,R245
  17. 动物性中药材地龙DNA条形码的初步研究,R282.5
  18. 归芩合剂治疗大鼠阿霉素肾病的实验研究,R285.5
  19. 疏肝健脾活血汤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干预的临床研究,R259
  20. 三味药食同源中药对代谢综合征大鼠糖脂代谢及抗氧化的影响,R285.5
  21. 黄芩有效活性成分与杯芳烃超分子体系包合作用的研究,R28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针灸学、针灸疗法 >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