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辽金宦官研究
作 者: 王茜
导 师: 程妮娜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专门史
关键词: 辽朝 金朝 宦官 中央集权
分类号: K24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7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宦官制度源远流长,在西周春秋时期就已形成。至秦汉帝国建立后,宦官被纳入到国家官僚系统中,开始在国家政权组织中占有一席之地。此后宦官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相互依赖,不仅在中原王朝延续而且具有很强的传播性。辽、金建立政权后,随着军事征服的不断向南推进,统治疆域内的民族成分越来越复杂,更多的汉人被纳入到辽、金政权内部,契丹、女真统治者不得不改变传统的统治方式,一方面采取本民族旧制管理本民族事务,另一方面在中原故地以汉制统治汉人。并在政权内部任用汉族官僚来建立完善制度法令,走上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道路。公元947年辽太宗灭后晋,将后晋宫室内的宦官掳掠至辽上京,成为辽代宦官的最早来源,而后辽代统治者沿用了在宫室中役使宦官的传统。穆宗时期宫刑的出现,为辽代宦官的出现提供了医疗技术上的保障。圣宗时期辽朝以掳掠汉人阉割为宦的方式,对辽朝宫室内宦官数量的补充,并形成了一定的初选条件。辽代宦官机构由于史料记载不详未能见其全貌,辽仿照唐制在南面官下设内侍省管理宦官机构。而在具体的职官名称中,往往又有宋代宦官职官名称。比照唐、宋宦官机构和辽代宦官的任职情况,大略介绍了辽代的宦官的管理机构和官职设置情况。辽代宦官的职掌应历代宦官无异,除侍奉君主及其家人外,参与礼仪典礼,有少数宦官能够参与宫廷管理。辽代宦官的任职也不仅仅局限于内廷之中,也有宦官皇帝宠信而担任外职。在辽代后宫斗争与宫廷政变中也有宦官参与其中,但宦官以君王后妃的耳目参与到宫廷斗争,探听消息、出谋划策是君主后妃身边宦官的最大作用,因此宦官并不是掀起宫廷斗争的主角,并没有僭越其作为家奴的身份。辽代宦官也有参与担任外职参与朝政。圣宗时期宦官王继恩虽被授予管理地方军政的观察使之职,但只是为显示其政治地位而并没有实权。兴宗时期宦官赵安仁在朝政上对君主有所扶持,但并没有形成宦官掌权的局面。完颜阿骨打率领的女真军队覆灭了辽政权,辽政权内役使的宦官约为金内廷中出现最早的宦官。金太宗天会五年(1127),女真人攻破北宋都城后,对东京大肆掠夺,北宋宫室内的宦官亦是金朝掳掠的对象。金朝都城的建立和内外隔绝的宫省制度的确立,要求宦官的出现。在君主对中央集权的要求下,金朝官制不断改革变化,宦官制度也随着君主集权的加强建立起来。金朝仿照辽、宋宦官制度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宦官管理和任职机构,宦官职掌范围与前代宦官相似。金朝宦官在政治上的表现较辽代宦官更为活跃,海陵王时期宦官梁珫成为君主监视朝臣的工具,并怂恿海陵王出兵伐宋。章宗时期不仅有宦官参与宫廷政变以及帮助后妃谋划假充皇子的宦官,卫绍王时期更有宦官助贼弑君。宦官在军队中出现也是作为皇帝的附属,并不具有指挥权利。金代宦官也绝非并无善类,金朝宦官中也有利用亲近帝王的特殊身份对帝王、后妃有所劝谏。辽、金君主都沿用了中原王朝在内廷中役使宦官的传统,并形成了辽金宦官制度独有的特点:其一,辽、金均未出现宦官专权;其二,北方少数民族刚毅勇猛的民族性格对宦官的排斥,使自中原王朝而来的宦官制度被辽金沿用后,依然以阉割汉人为宦为主,不见有本族或其它民族为宦者的记载。其三,辽、金宦官的活跃程度,是随着辽、金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而得到政治空间。最后,辽、金君主在对宦官的任用上存在差异性。
|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第1章 绪论 11-16 1.1 研究概况 11-14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1.3 论文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14-15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6 第2章 辽代宦官 16-30 2.1 宦官制度的发展及存续原因 16-18 2.2 辽建国初期的内廷制度 18-20 2.3 辽代宦官的出现 20-21 2.4 辽代宦官的官职机构与职掌 21-24 2.4.1 辽代宦官机构 21-23 2.4.2 辽代宦官职掌 23-24 2.5 辽代宦官的主体 24-25 2.6 辽代宦官的地位与作用 25-30 2.6.1 宦官与宫廷斗争 25-28 2.6.2 宦官参与军政 28-30 第3章 金代宦官 30-41 3.1 金代宦官的出现 30-32 3.2 金代宦官的职官机构 32-34 3.3 金代宦官职掌 34-36 3.4 金代宦官的地位与作用 36-41 3.4.1 宦官参与朝政 36-37 3.4.2 宦官与宫廷变乱 37-39 3.4.3 宦官讽谏帝王、后妃 39-41 第4章 辽金宦官的特点 41-49 4.1 辽、金均未出现宦官专权 41-44 4.1.1 契丹、女真民族特性对于宦官制度的排斥 41-42 4.1.2 契丹、女真旧制对宦官的抵制 42-43 4.1.3 辽、金政权吸收唐、宋宦官专政的历史教训 43-44 4.2 辽、金宦官的民族成分较为单一 44-45 4.3 辽、金宦官势力与中央集权发展相适应 45-46 4.4 辽、金宦官存在的差异性 46-49 4.4.1 辽、金帝王对待宦官的态度上存在差异 46-47 4.4.2 辽、金宦官参政程度的差异 47 4.4.3 辽、金宦官官僚化程度的差异 47-49 结语 49-51 参考文献 51-54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4-55 致谢 55
|
相似论文
- 明朝宦官与特务司法探究,K248
- 《金朝奎诗全集》光复前诗的标记法研究,I312.072
- 辽代五京建置研究,K246.1
- 辽金贵族女性社会地位比较研究,K246.1
- 唐末五代入辽汉人群体研究,K246.1
- 辽朝东京海事问题研究,K246.1
- 辽朝中京地区海事研究,K246.1
- 明代巡抚与中央政府关系探究,K248
- 唐德顺宪三朝中枢体制若干问题探研,K242
- 明代武官集团监控体系研究,K248
- 明代通政司研究,K248
- 明代文化宦官初探,K248
- 中外财产申报制度比较分析,D630.9
- 北宋宦官预政若干问题探析,K244
- 八旗科举仕途:1644-1795——与金元的比较研究,K249
- “阉将”与北宋皇权,K244
- 唐代宦官与佛教研究,K242
- 中央集权化政策的背后,K561.5
- 西汉诏狱研究,K234.1
- 明清宫廷事务管理研究,K248
- 关于契丹建辽的几个重大史实问题,K246.1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 辽、金(916~1234年) > 辽(契丹)(916~1125年)、西辽(1124~1218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