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明治时期日本汉文学家依田学海与中国

作 者: 杨爽
导 师: 王宝平
学 校: 浙江工商大学
专 业: 日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依田学海 中日交流 人物交往 甲午战争 中国观
分类号: K313.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4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日本明治时期汉文学家依田学海以小说著称,并以森鸥外的汉文老师身份广为世人所知,留世有汉文小说《谭海》等作品。他曾拜于藤森天山门下,同门有川田瓮江、岸田吟香等大家。本论将以依田学海与中国人的交往和中国观为主体,通过对相关具体材料的挖掘、整理以及分析来展示依田学海对中国的双重态度。其日记《学海日录》以及《墨水别墅杂录》以登场人物之多为学者所关注,这其中也不乏当时的在日中国文人以及外交官。从对这些记录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中,既可以勾勒出依田学海与中国人的交往情况,也有益于我们对甲午战前中日文人交往状况进行整体把握,然观前人之说鲜有细论者。故本论第一章将在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展现与中国人交往中的依田学海形象,以期补前人论说之疏。依田学海的作品中有不少内容涉及到甲午战争,而这些宝贵材料也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将在本论第二章结合其作品《援韩雄略》、《征清录》、《国姓爷讨清记》等,来管窥依田学海眼里的甲午战争,以及他对中国态度由崇拜到轻视,由友好到主战的一步步转变。作为甲午战争爆发后一部分日本汉文学家对中国态度的缩影,这对我们研究甲午战争后日本文坛对中国心态的变化将是十分有益的。结论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得出依田学海中国观的双重性。即为,文化上对中国的憧憬向往,以及政治上对日本的绝对忠诚。

全文目录


摘要  2-3
要旨  3-5
绪论  5-13
  第一节 选题背景概述  5-7
  第二节 先行研究综述  7-8
  第三节 本论概述  8-9
  第四节 依田学海简介  9-13
第一章 依田学海与中国人的交往  13-42
  第一节 驻日外交官  13-29
    一、沈文荧  13-18
    二、何如璋  18-19
    三、黄遵宪  19-23
    四、黎庶昌、孙点  23-29
  第二节 清末文人  29-39
    一、叶炜  29-31
    二、王治本  31-32
    三、俞樾  32-39
  第三节 综合评述  39-42
第二章 依田学海的中国观  42-53
  第一节 援朝“义战”  42-47
  第二节 英雄丁汝昌  47-50
  第三节 “台湾本为日本领土”  50-53
结论  53-55
参考文献  55-57
附录  57-59
谢辞  59-60

相似论文

  1. 论赫德在晚清四大借款中的作用(1894-1898),K256
  2. 浅析游华日本人中国观的近代变化,K313.4
  3. 清朝的衰落与西方中国观的转变,K249.3
  4. 赛珍珠的“中国小说”研究,I712
  5. 俄国早期来华使节的中国观,K249
  6. 鲁抚任内李秉衡研究,K827
  7. 莫理循的中国观,K251
  8. 晚清最后十余年间爱国诗研究,I207.22
  9. 从《上海》看横光利一的中国观,I313.074
  10. 甲午战后晚清国民心态研究,K252
  11. 甲午战争对中国海权的战略启示,K256.3
  12. 费正清的“中国观”研究(1929-1991),K207.8
  13. 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日本在朝鲜半岛政策研究,K313
  14. 日本在中法战争时期的动向,K313.4
  15. 池田大作的中国观研究,K313.5
  16. 孙毓汶研究,K256
  17. 论甲午战争中清日陆军鏖战平壤,K256.3
  18. 美学沉思与中国哲学观论,B83
  19. 甲午战争与东亚国际体系的重构,K256
  20. 美国与甲午战争,K256
  21. 甲午战争与中日早期现代化的成败,K252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亚洲史 > 东亚 > 日本 > 近现代史(1868年~) > 资本主义发展时期(1868~1904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