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自体骨腰椎椎间融合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

作 者: 张振山
导 师: 李健
学 校: 广州医学院
专 业: 外科学
关键词: 腰椎 椎体间融合 融合器 生物力学 椎弓根螺钉 下腰椎 退变性不稳 椎间融合 骨移植
分类号: R68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第一部分自体骨腰椎椎间融合器的制备及其生物力学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进行体外动物模型生物力学实验,模拟使用自行研发的器械(自体骨椎间融合成形器),制备自体骨腰椎椎间融合器,比较自体骨腰椎椎间融合器内固定与PEEK(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即刻稳定性,为临床上自体骨腰椎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术的应用及相关器械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指导。材料与方法1.选取12具健康成年猪的腰段均一脊柱标本(L1-L4),排除骨病后随机分为两组:自体骨腰椎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实验组),PEEK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对照组),每组6只。2.利用树脂包埋法及腰椎后路附件逐级破坏、椎间盘切除术制作腰椎不稳模型。实验组标本采用自体骨腰椎椎间融合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照组标本采用PEEK椎间融合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使用脊柱三维运动测试模拟机对两组标本在正常、不稳、融合3个状态下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等各个活动的生物力学测试。记录不同载荷下不稳节段的运动范围(Range ofmotion,ROM),并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3.待两组标本三维运动逐一测量完毕后,再依次将标本置于MTS858材料试验机上进行拔出实验。记录每个样本的最大拔出力,并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在正常及不稳状态下,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各稳定度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内不稳状态各稳定度指标明显差于正常状态(P<0.05);融合后两组间L2-3节段椎间各稳定度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在进行融合器最大拔出力测试中,实验组(自体骨椎间融合器)的最大拔出阻力为111.83±9.11N,对照组(PEEK椎间融合器)的最大拔出阻力为118.173±8.17N,两组最大拔出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所制备的自体骨腰椎椎间融合器,植入椎间后,结合椎弓根内固定,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即刻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力学基础。第二部分后路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退变性不稳目的探讨后路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退变性不稳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下腰椎退变性不稳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30节段。其中实验组行后路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对照组行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资料、影像学结果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JOA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结果实验组优良率为90.0%,对照组为9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一个月与术前相比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得到恢复(P<0.05),末次随访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均有丢失,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实验组融合率为90%,对照组为9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后路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可达到彻底减压、神经根松解、腰椎稳定性的重建、满意植骨合率的目的,具有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下腰椎退变性不稳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全文目录


缩略语简表  3-4
中文摘要  4-7
ABSTRACT  7-11
第一部分 自体骨腰椎椎间融合器的制备及其生物力学研究  11-35
  前言  11-13
  材料与方法  13-22
  数据处理  22-23
  结果  23-28
  讨论  28-31
  结论  31-32
  参考文献  32-35
第二部分 后路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退变性不稳  35-49
  前言  35
  资料与方法  35-39
  结果  39-44
  讨论  44-46
  结论  46-47
  参考文献  47-49
附图  49-53
附表  53-58
典型病例  58-60
文献综述  60-67
  参考文献  64-67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7-68
致谢  68-69

相似论文

  1. 股骨头保护体研制,R318.6
  2. 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观察及颈椎间盘TNF-α、IL-1β的表达,R681.55
  3. 三种后路腰椎融合术致相邻节段退变的有限元分析比较,R687.3
  4. 踝关节及周围韧带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分析,R687.3
  5. 胸腰椎结核病椎残余高度与前路内固定方式选择的关系,R687.3
  6. Apofix和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疗效比较,R687.3
  7. 可生物降解腰椎横突间融合器降解过程中生物力学和影像学的初步研究,R687.3
  8. 前路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爆裂性胸腰椎骨折的比较研究,R687.3
  9. 钉棒系统加伤椎体植骨成形治疗胸腰椎不稳定爆裂性骨折,R687.3
  10. 后外侧融合与后路椎间融合治疗低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比较研究,R687.3
  11. 胸腰椎骨折两种不同植骨方式的比较,R687.3
  12. 腰椎经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的研制及力学测试,R687.3
  13. 经皮微创Pillar植入椎体内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R687.3
  14. 山东省64公斤级男子拳击运动员前直拳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G886.1
  15. 竞走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及其损伤隐患,G821
  16. 超声弹性成像中的位移和应变估计,TP391.41
  17. 基于ABAQUS的咬合接触关系评测及其在下颌骨矫正中的应用研究,R782
  18. 正常和退变髓核细胞粘弹性的测量,R681.53
  19. 异种骨移植替代材料两种脱蛋白方法的对比研究,R687.3
  20. 可吸收髌骨网兜的初步研制及试验研究,R687.3
  21. 退变腰椎间盘组织细胞凋亡相关蛋白酶Caspase-6、Caspase-10的表达,R681.5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 矫形外科手术学 > 骨骼手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