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歌剧《刘胡兰》的创作特点及咏叹调的演唱技巧-以“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为例

作 者: 刘菲
导 师: 贺敏; 张竹岩
学 校: 燕山大学
专 业: 音乐学
关键词: 中国歌剧 刘胡兰 音乐风格 演唱技巧
分类号: J8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7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歌剧《刘胡兰》是一部红色经典歌剧,它的创作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与艺术形式的结合,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歌剧创作技法的结合,是中国歌剧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笔者查阅并学习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运用举例、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对《刘胡兰》的音乐创作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然后结合本人的实践演唱经验对其咏叹调“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的演唱技巧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希望通过对此课题的分析和研究,能够全面的了解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加强自己的理论写作能力,另外能够提高自身的声乐演唱水平。首先,笔者论述了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刘胡兰》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创新之处以及研究方法。其次,概述并简析了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史。再次,介绍了《刘胡兰》的创作背景,为《刘胡兰》的整体研究打好基础。最后,笔者重点对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做了较详尽的论述。第四章中,笔者全面的对《刘胡兰》的音乐风格进行了五部分的分析:山西音乐素材的运用、戏曲音乐素材的汲取、民族乐器的伴奏特色、西洋创作技法的借鉴和美声唱法的引用。论文的第五章对《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这一经典唱段进行了具体的演唱艺术处理。首先论述了唱段的背景和选曲缘由,从而深入的探析刘胡兰的整体音乐形象,接下来重点对此唱段的演唱技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包括:呼吸的运用、共鸣的运用、咬字吐字的运用、速度的处理,除此之外,笔者还对本唱段的舞台表演进行了较详尽的论述。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7
目录  7-10
第1章 绪论  10-14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0-11
  1.2 目前国内对歌剧《刘胡兰》的研究现状  11-12
    1.2.1 著作类  11
    1.2.2 期刊论文类  11-12
    1.2.3 硕士学位论文  12
  1.3 本文的侧重点和难点  12-13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13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  13-14
第2章 中国歌剧的历史发展概况及简析  14-19
  2.1 中国歌剧创作的萌芽期(1920 年-1942 年)  14
  2.2 中国歌剧创作的第一次高潮(1942 年-1950 年)  14-15
  2.3 中国歌剧创作的第二次高潮(1950 年-1966 年)  15-16
  2.4 文革十年的歌剧情况(1966-1976)  16
  2.5 改革开放以来的歌剧创作(1976至今)  16-18
    2.5.1 1976 年1979 年中国歌剧的状况  16
    2.5.2 八十年代中国歌剧的创作  16-17
    2.5.3 九十年代中国歌剧的创作  17-18
  2.6 本章小结  18-19
第3章 歌剧《刘胡兰》的创作背景  19-24
  3.1 刘胡兰的英雄事迹  19-20
  3.2 歌剧《刘胡兰》的创作  20-22
    3.2.1 第一次创作  20-21
    3.2.2 第二次创作  21-22
  3.3 歌剧《刘胡兰》的创作产生的影响  22-23
    3.3.1 对人民精神生活的影响  22
    3.3.2 对后来歌剧创作的影响  22-23
  3.4 本章小结  23-24
第4章 歌剧《刘胡兰》的音乐创作特点  24-37
  4.1 山西音乐素材的体现  24-27
    4.1.1 山西民歌的音乐素材  24-25
    4.1.2 山西梆子的音乐素材  25-27
  4.2 中国戏曲音乐形式的借鉴  27-29
    4.2.1 板腔体形式  27-28
    4.2.2 唱腔形式  28-29
  4.3 民族乐器伴奏的运用  29-30
  4.4 西洋创作技法的引用  30-34
    4.4.1 西洋乐器的采用  30-31
    4.4.2 丰富的演唱形式  31-34
  4.5 美声演唱技法的引用  34-35
  4.6 本章小结  35-37
第5章 《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的演唱艺术处理  37-51
  5.1 唱段背景及选曲缘由  37
  5.2 唱段中刘胡兰的音乐形象  37-41
    5.2.1 第一部分  38-39
    5.2.2 第二部分  39
    5.2.3 第三部分  39-41
  5.3 《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的演唱技巧分析  41-48
    5.3.1 呼吸的运用  41-44
      5.3.1.1 慢速呼吸及高音部分的呼吸  41-42
      5.3.1.2 流动的呼吸及向上音程跳进的呼吸  42-43
      5.3.1.3 快速度的呼吸  43-44
    5.3.2 共鸣的运用  44-45
      5.3.2.1 中声区共鸣的运用  44-45
      5.3.2.2 高声区共鸣的运用  45
    5.3.3 咬字、吐字的运用  45-47
      5.3.3.1 慢速高音的咬字  45-46
      5.3.3.2 向上音程跳进的咬字  46-47
      5.3.3.3 快速度的咬字  47
    5.3.4 速度处理  47-48
  5.4 《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的舞台表演处理  48-49
  5.5 文章小结  49-51
结论  51-53
参考文献  53-5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56-57
致谢  57-59
音乐会曲目单  59-61
作者简介  61

相似论文

  1. 贺绿汀早期钢琴作品研究,J624.1
  2. 试论中国歌剧的民族性特征与未来发展优势,J822
  3. 论十九世纪俄罗斯音乐艺术发展大背景下的柴科夫斯基歌剧创作,J832
  4. 论亨德尔的声乐作品,J616
  5. 福雷(Gabriel Fauré)声乐套曲《一日诗》的音乐特征与演唱方法探究,J616
  6. 音乐风格分析研究,J605
  7. 中国民族歌剧的女性主义印象,J822
  8. 歌剧《秦始皇与万里长城》我演之体会,J822
  9. 浅析吕克特的诗歌对十九世纪德奥艺术歌曲发展的影响,J609.1
  10. 蝴蝶之情 花儿之声,J605
  11. 对舒曼《幻想曲集》Op.12的研究,J624.1
  12. 多样的个性,多彩的音乐,J605
  13. 中国当代歌剧《苍原》探微,J822
  14. 对舒曼《童年情景》音乐风格及演奏技法的研究,J624.1
  15. 泰勒曼《三十六首幻想曲》的分析研究,J624.1
  16. 《洪湖赤卫队》的艺术特征及它对中国歌剧发展的启示,J822
  17. 浅析勃拉姆斯《降E大调单簧管与钢琴奏鸣曲》OP.120 NO.2的钢琴演奏,J624.1
  18. 歌剧《江姐》和《党的女儿》音乐风格之比较,J822
  19. 蒋大为演唱技术探析,J616
  20. 对中国歌剧的回顾与展望,J822
  21. 新世纪(近十年)中国歌剧女性角色演唱表演艺术研究,J822

中图分类: > 艺术 > 戏剧艺术 > 中国戏剧艺术 > 歌剧艺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