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梅毒血清固定与梅毒螺旋体tpr基因亚型关系的初步研究

作 者: 林文生
导 师: 杨文林
学 校: 广州医学院
专 业: 皮肤病与性病学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血清固定 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梅毒螺旋体重复基因 分子亚型
分类号: R75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背景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胎盘、产道、输血等途径传播。梅毒的广泛流行和传播已成为世界各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梅毒发病人数快速增长,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梅毒除可侵犯生殖器官和皮肤粘膜外,尚可侵犯骨关节、眼、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几乎全身各组织器官,严重的可致残甚至致命。梅毒还可以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感染胎儿,造成死产、早产或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危害下一代的健康。梅毒的传播方式和易感因素与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有许多相似之处,增加了患者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易感性,一般认为梅毒发病率的上升预示了AIDS传播蔓延的危险性增加,所以梅毒的防治是早期预防控制AIDS蔓延的重点环节。人体感染梅毒后产生两种抗体,即非特异性反应素抗体和特异性抗螺旋体抗体,血清反应素抗体阴转是评价梅毒是否治愈的关键指标。梅毒患者确诊后按正规驱梅方案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治愈和血清治愈的效果。在临床上有部分患者经治疗后虽然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但非特异性反应素抗体试验持续阳性,不能转阴,即为梅毒血清固定(sero-resistance)。梅毒血清固定是临床上梅毒治疗的难题,其形成原因目前仍不清楚。TP的致病机制、分子毒理机制以及机体对TP的免疫反应等方面尚有许多未明了之处。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疾病控制与防治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的Pillay等发现不同TP临床菌株间存在arp(acidic repeat protein)和tpr(treponema pallidum repeat)基因的差异,首次对TP进行基因分型。近年来国外学者对TP tpr基因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Lorenzo等认为TP tpr基因是引起梅毒的主要的致病因子,是宿主体液免疫的主要靶基因,这些基因可能在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和保护性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国外学者发现不同的TP tpr亚基因可引发不同的抗体反应和免疫反应。但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关梅毒血清固定与TP分子亚型关系方面的研究报道,血清固定的形成是否与TP tpr基因亚型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采用巢式PCR技术从分子水平探讨广州地区TP tpr基因亚型分布及其与梅毒血清固定的相关性,预期结果可为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对从分子水平阐明梅毒的发病机制有较大帮助,可解决临床上的难题,对控制梅毒和艾滋病的传播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研究广州地区TP tpr基因亚型分布情况,初步探讨梅毒血清固定与TP tpr基因亚型的关系,为血清固定的形成机制和梅毒的预防治疗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对象和方法收集广州地区确诊为早期梅毒且未经治疗的初诊患者标本102份,其中全血75份,溃疡分泌物27份,用巢式PCR扩增TP基础膜蛋白基因(basic membrane protein gene,bmp),阳性者再应用巢式PCR扩增TP tpr基因,通过限制性内切酶Mse I酶切后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RFLP)对TP菌株进行tpr基因分型;所有早期梅毒患者均按卫生部的标准,规范驱梅治疗,记录并追踪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及第12个月时患者血清TRUST滴度变化,在第12个月时判定患者否形成血清固定,分析TP tpr基因亚型与患者血清固定的关系。研究结果102例入选病例,16例失访,剔除失访病例,86例(86/102)有效病例标本中,巢式PCR筛选TP bmp基因阳性者48份(55.8%),血清TRUST初始滴度不同的患者组间TP bmp基因扩增阳性率差异经双侧Fisher’s exact test无统计学意义(P=0.24)。成功进行TP tpr基因分型者40份,分出3个TP tpr基因亚型,其中d亚型28份,e亚型4份,i亚型8份;规范驱梅治疗后12个月,有33例(33/40)患者血清TRUST转阴,其中25例为d亚型、4例为i亚型及4例e亚型,7例(7/40)患者血清固定,包括3例d亚型、4例i亚型。i亚型血清固定的发生率最高。不同的tpr基因亚型与患者血清固定形成与否的差异经双侧Fisher’s exact test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TP tpr基因的d亚型是广州地区TP的优势流行株(70%)。i亚型TP感染者形成血清固定的例数较多,梅毒血清固定的形成可能与TP tpr基因亚型的差异相关。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家兔半膜肌各亚部肌球蛋白重链表达差异的实验研究,R322
  2. CpG-ODN对HepG2细胞及其相关因子的作用研究,R735.7
  3. 猪源乙型肝炎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R181.3
  4. 离子交换膜生物反应器去除水源水中高氯酸盐的研究,TU991.2
  5. 醉马草内生菌杀虫活性及其多样性研究,S482.3
  6. 非小细胞肺癌中E2F-1、Survivin蛋白表达及与HP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R734.2
  7. 2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相关性研究,R749.2
  8.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与Ghrelin基因多态性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关联性研究,R714.256
  9. 血清P-选择素浓度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R587.2
  10. AT1R 1166A/C和CYP11B2-344T/C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研究,R544.1
  11. 芪榆油膏对肛瘘术后创面肉芽组织中EGF和VEGFmRNA表达的影响,R269
  12. 猪链球菌2型的分离鉴定及PCR检测,S852.611
  13. PCR技术应用于啤酒腐败菌的快速检测,TS262.5
  14. 牛支原体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S858.23
  15. TGF-β1在不同血糖浓度伴白内障患者眼LECs的表达及意义,R776.1
  16. 斑蝥素干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甲基化的研究,R733.7
  17.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研究,R714.256
  18. 梅毒螺旋体IgG抗体亲和指数测定的临床研究,R446.6
  19. 职业紧张和TNF-α基因多态性与血清TNF-α水平关系的研究,R394
  20. Cx30.2、Cx43和Cx45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组织中的表达及阿尔马尔对其影响,R542.22
  21. 人乳头瘤病毒分型及整合素抗体抑制尖锐湿疣复发的初步研究,R75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 性病学 > 梅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