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现代汉语“大X大Y”格式研究

作 者: 刘宜娜
导 师: 骆明弟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大X大Y”格式 内部构成 句法功能 语义分析 语用价值
分类号: H1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4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大X大Y”格式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常见格式,但人们对其研究的并不多。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描写和解释相结合、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方法,以语法的三个平面理论为指导,对格式的内部构成、语义特点、句法功能语用价值等几个方面做综合的考察与分析。本文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观点如下: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和写作意义,研究的现状,相关的研究综述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语料的主要来源。第一章分析格式“大X大Y”的内部构成。格式由不变成分和可变成分两部分组成,文章首先分析不变成分“大”的词性及意义,确定了“大”在格式中的词性是以副词为主的形副兼类词,其次对可变成分从语形角度将其分为嵌合型和组合型,从词性角度将其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拟声词五类,再次考察了“大”与“X、Y”组合后的凝固性的强弱。第二章主要分析格式的句法功能,格式在句子中的位置比较灵活自由,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多种句法成分。第三章主要分析格式“大X大Y”的语义特征。先将X、Y的意义关系分为相关、相近、相反、相对,接着分析了格式内嵌成分X、Y的位置变换问题,然后将格式的前后项与格式整体的语义关系分为五大类:加合式组合关系、增值关系、重叠式组合关系、交错关系。第四章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大X大Y”格式的韵律特征,感情色彩和表义特征。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结语,重点分析了本文在形式、语义、语用上的创新之处,并提出了文章中不完善的地方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8
引言  8-13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8
  (二) 研究现状  8-10
  (三) 从研究现状看本文的论题  10-11
  (四) 语料来源  11
  (五) 研究对象及其范围的确定  11-12
  (六) 采用的理论和方法  12-13
一、格式“大X大Y”的构成分析  13-21
  (一) 对格式中不变成分“大”的考察  13-14
    1. 不变成分“大”的词性考察  13-14
    2. 不变成分“大”的意义考察  14
  (二) 格式中可变成分X、Y的构成及关系  14-18
    1. 从音节角度看X、Y的构成  15
    2. 从语形角度看X、Y的构成  15-16
    3. 从词性角度看X、Y的构成  16-18
  (三) “大”与“X、Y”组合后的凝固性  18-21
二、格式“大X大Y”的句法功能分析  21-23
  (一) 作主语  21
  (二) 作谓语  21
  (三) 作宾语  21
  (四) 作定语  21-22
  (五) 作状语  22
  (六) 作补语  22-23
三、格式“大X大Y”的语义分析  23-34
  (一) 格式中X和Y的意义关系  23-24
    1. X和Y意义相关  23
    2. X和Y意义相近  23-24
    3. X和Y意义相对或者相反  24
  (二) 格式中内嵌成分X和Y的位置变换  24-30
    1. 顺序可以自由变换的X、Y  25-27
    2. 顺序不能自由变换的X、Y  27-30
  (三) 格式前后项与整体的语义关系  30-32
    1. 加合式组合关系  30-31
    2. 增值关系  31
    3. 重叠式组合关系  31-32
    4. 交错关系  32
  (四) 格式“大X大Y”的格式意义  32-34
四、格式“大X大Y”的语用价值和表述功能  34-43
  (一) 格式的韵律特征:音律和谐,节奏鲜明  34-35
  (二) 格式“大X大Y”的语体特征  35-36
  (三) 格式“大X大Y”的感情色彩  36-38
    1. 褒义色彩  36
    2. 贬义色彩  36-37
    3. 中性色彩  37-38
  (四) .格式“大X大Y”的表义特征  38-41
    1. 格式“大X大Y”强调重心,凸显重点  38-39
    2. 格式“大X大Y”生动形象、含义丰富  39-40
    3. 格式“大X大Y”的主观性  40-41
  (五) 格式“大X大Y”的表述功能  41-43
    1. 格式“大X大Y”的强调功能  41-42
    2. 格式“大X大Y”的描述功能  42-43
五、结语  43-45
参考文献  45-47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47-48
后记  48-49

相似论文

  1. 鲁迅小说中动词的修辞阐释,H15
  2. 语气副词研究综述,H146
  3. 《红楼梦》前80回程度副词计量研究,H146
  4. 爱恨类心理动词汉英对比研究,H314
  5. “来”和“去”研究综述,H146
  6. “很+X”的组合变异研究,H146
  7. 数字学习中试题概念权重自动产生及其最佳化试题组合之研究,TP391.6
  8. 副词“常”和“常常”历时演变比较研究,H146
  9. 基于LSA和段落聚类的自动文摘系统的研究,TP391.1
  10. 主观题自动评分技术研究,TP391.1
  11. 面向情感的电影背景音乐分类方法研究,TP391.1
  12. 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名名复合词的语义分析,H136
  13. 《水浒传》非自主动词研究,H146
  14. 现代汉语“很”与英语对应程度副词的对比研究,H314
  15. 英语v-ing结构从范畴化到非范畴化转变的研究,H314.3
  16. 建筑图中有限自然语言的分析与理解的研究,TU204
  17. 《左传》位移动词研究,H141
  18. 现代汉语“上”类方位词对比研究,H146
  19. 类词缀“度”的研究,H146
  20. 现代汉语成语语法功能研究,H146
  21. 汉日语叠词对比,H136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法 > 近代、现代语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