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X男/女”语族探微

作 者: 张瑞萍
导 师: 陈青松
学 校: 浙江师范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X男/女” 类指 特指 语用价值 不均衡
分类号: H13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8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是一篇关于新词新语研究的论文,我们选取生活中已被较广泛使用但研究还不是很多的“X男女”这一语族为研究对象,从内、外两个视角对该语族进行了系统考察,采用综合分析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描述性研究法来展开研究,想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从新角度探讨“X男/女”结构内部的构成情况;“X男/女”中“男/女”的独特性;从共时角度考察整个“X男/女”(包括特点、语用价值及相类结构的异同);从语言内部找“X男/女”流行的原因并进一步考察其现实应用情况。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指出了这一课题的研究价值:“X男/女”较大量存在,但还很有研究空间;同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第二部分为“X男/女”中“X”的类别及选择性。这一章重点讨论了“X”的情况,不仅其音节、语法成分有规律可循,“X男/女”语族中的词(或短语)也有类指特指的差异。这部分还论述了“X”的特点:“X”要具有分类或特殊性(如表事件)并可以用来描述某一类型或(某个)人才行,而且,“X”和“男”与“女”两个成分的组配能力也不是完全对等。第三部分为“X男/女”中“男/女”的性质。这部分从“男/女”的历史发展(名词用法、区别词用法)及词典收录、释义角度对其进行了考察,我们认为“男/女”是其历史上名词用法的回归而非类词缀。第四部分从共时角度考察了“X男/女”。这一部分着眼于“X男/女”的外部,首先论述了其整个结构的特点及语用价值,然后将之放在一个参照系中,通过跟其他相类结构的词族“X哥”X客”的比较,进一步阐述了“X男/女”的独特性。第五部分为“X男/女”的流行原因(内因)及现实应用情况。指出其流行除受社会变革、媒介方式、语言接触、当代汉语词族化大趋势等外因影响,也是其语言内部自身调节的结果。”历史上就有“M男/女”这一形式,只是以前不在同一结构里,而今“X男/女”整个结构固化在了一起;并着眼“X男/女”本身分析了其经济性及特殊的语体效果。第六部分为结论。该部分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对一些未弄清的问题,提出了对其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7
目录  7-9
一、绪论  9-14
  (一) 选题缘由  9-12
    1. “X男/女”用法大量存在  9-11
    2. “X男/女”还有很大研究空间  11-12
  (二) 选题意义及研究范围、方法  12-13
    1. 选题意义  12
    2. 研究范围及方法  12-13
  (三) 研究目标及语料来源  13-14
二、“X男/女”中“X”的类别及选择性  14-23
  (一) “X男/女”中“X”的类别  14-18
    1. 从音节上看  14
    2. 从“X”的语法成分看  14-15
    3. 从“X”的语义类型看  15-18
  (二) “X男/女”的构词理据及“X”的选择性  18-23
    1. “X男/女”的构词理据  18-20
    2. “X男/女”中“X”的选择性  20-23
三、“X男/女”中“男/女”的性质  23-38
  (一) “男/女”用法的历时衍变  23-34
    1. “男/女”的历时衍变  23-33
    2. 从词典释义看“男女”的性质  33-34
  (二) “男/女”名词用法的回归  34-38
    1. 从语义角度看“男/女”名词性  35
    2. 从替换角度看“男/女”的名词性  35-38
四、从共时角度考察“X男/女”  38-49
  (一) “X男/女”的特点及语用价值  38-40
    1. “X男/女”的特点  38-39
    2. “X男/女”的语用价值  39-40
  (二) 从相类结构的比较中看“X男/女”  40-49
    1. “x哥”与“X客”的基本情况  40-42
    2. “X男/女”与“X哥”、“X客”的异同  42-49
五、“X男/女”的流行原因及现实应用情况  49-58
  (一) “X男/女”的流行原因  49-52
    1. 语言学上的原因  49-50
    2、历史上就有“M男/女”这一形式  50-52
  (二) “X男/女”的现实应用情况  52-58
    1. 词汇化程度不一样  52-55
    2. “X男/女”的使用具有不平衡性  55-58
六、结论  58-59
参考文献  59-62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2-63
致谢  63-64

相似论文

  1. 鲁迅小说中动词的修辞阐释,H15
  2. “很+X”的组合变异研究,H146
  3.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及对策研究,F249.2
  4. 面向网格应用的光网络资源调度研究,TN929.1
  5. 云南普通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G649.2
  6. 均衡问题的若干迭代算法及其收敛性分析,O177.2
  7. 认知无线电系统中频谱共享博弈算法的研究,TN925
  8. 基于博弈论的物联网频谱资源管理方法分析,TN929.5
  9. 无线传感器网络休眠调度算法研究,TN929.5
  10. 基于神经网络盲均衡优化算法的研究,TN911.7
  11. 基于DSP的自动声反馈抑制器的研究与设计,TN643
  12. 最小最大模块化支持向量机数据划分及其应用研究,TP311.13
  13. 基于TD-SCDMA的集群通信系统链路负荷控制算法研究,TN929.533
  14. 天波信道下OFDM系统信道估计与迭代均衡技术研究,TN919.3
  15. 改进蚁群算法在盲均衡中的应用,TN911.5
  16. 基于非合作博弈的认知无线电功率控制算法,TN925
  17. 异构网络联合接纳与切换控制技术研究,TN929.5
  18. 高速移动环境下信道均衡的研究,TN911.5
  19. 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均衡问题的研究,TN929.5
  20. LTE上行单载波频分多址技术仿真与研究,TN929.5
  21. 基于最大似然序列估计的电均衡研究和设计,TN911.5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 > 现代词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