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苏珊·桑塔格“沉默美学”研究

作 者: 王菲
导 师: 孙秀昌
学 校: 河北师范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苏珊·桑塔格 沉默美学 艺术本身 自由之慕求
分类号: I712.0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7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苏珊·桑塔格的写作主题浩繁纷杂,但始终都辐辏于“艺术本身”这一中轴上。桑塔格终其一生都在捍卫艺术本身的尊严,并借此呼唤人生当有的自由。艺术在不断追求完善的路上身陷困境,遭到了阐释的囚禁和历史意识、技术理性的侵蚀,成为永恒的道德理性的反复咏唱,而被资本主义工具理性催眠的人们的感受力也因此受到钳制。桑塔格提出“沉默美学”这一主张其旨归在于以审美形式对抗道德理性、技术理性,力求使鲜活的感性和完整的意识从重重枷锁中摆脱出来。她追求“物话”,主张“让现象本身说话”,期待着艺术自身“如其所是”并“自行显现”。在桑塔格看来,艺术俨然具有自然风景那样的本色,因此,她倡导把艺术与人重新纳入原初的关联之中,使艺术憩息于自身之中。桑塔格切中“艺术本色”的“沉默美学”主张以“沉默”的形式把人们引出思想的界面,旨在颠覆传统理性主义文艺观,彻底改变审美服务于道德或其他某种外在目的的奴仆地位,驱除艺术中的“势力”和“道学气”,实现感性对理性的祛魅。桑塔格力争让艺术给予人们元社会学或元伦理学的鉴赏力,从而设定了一种适宜于捕捉事物的标准,实现了摒弃理性惯常反应的人的自由。本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沉默”之源——续写“神话”。废墟化的时代生存处境和艺术抒写绝对性神话的自律要求以及传统文艺观念依旧热情不减地视美学为某种外在于艺术的目的的仆人的行为,都成为“沉默美学”所由提出的现实契机。此外,现象学、存在主义、唯美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也为“沉默美学”的诞生提供了哲学基础。第二章,“沉默”之旨——祈向本然。艺术内烛于自身的价值自律,力争摆脱阐释之壳,摒弃历史挟制,步入“沉默”之中。“沉默”的旨趣所在是艺术的“色情化”、“本来是”和“透明状”,力求把艺术从充满腐殖质的废墟中拯救出来,追求“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格特鲁德·斯坦因语)般的艺术绿洲,通过艺术的风景化来养润鲜活的感性和鉴赏力,使之和谐而敏锐。第三章,“沉默”的实践。本章分析了桑塔格的“沉默美学”在其作品中的分泌过程,并指出对于自由的慕求自始至终都贯穿于桑塔格的生命践履与精神探求过程之中。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绪论  8-11
  一、选题的价值及意义  8-9
  二、研究现状与方法  9-11
第一章 “沉默”之源——续写“神话”  11-21
  第一节 “沉默美学”的现实契机  11-18
    1 生存处境:废墟化  12-14
    2 艺术自律:绝对性神话  14-18
  第二节 “沉默美学”的哲学渊源  18-21
第二章 “沉默”之旨——祈向本然  21-31
  第一节 反对阐释  21-24
  第二节 艺术色情学  24-28
    1 艺术本身  24-25
    2 完整意识  25-28
  第三节 审美超然  28-31
第三章 “沉默”的实践  31-41
  第一节 “志愿沉默者”  31-36
    1 “我梦故我在”  31-34
    2 “气候不再宜人”  34-36
  第二节 “在忧伤之谷,展开双翼”:自由之慕求  36-41
结语  41-44
参考文献  44-46
附录  46-50
后记  50-51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1

相似论文

  1. 挣脱有形和无形的语言的牢房,J905
  2. 毁灭、建构与超越:苏珊·桑塔格虚构作品中死亡疾病主题研究,I712.074
  3. 沉默的告白,J02
  4. 性别,种族,和谐—妇女主义观下的《紫色》,I712.074
  5. 亨利·詹姆斯小说中的道德与形式关系,I712.074
  6. 《雨王亨德森》的犹太性研究,I712.074
  7. 由《紫色》探究艾丽丝·沃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I712.074
  8. 斯坦贝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研究,I712.074
  9. 菲茨杰拉德笔下“新潮女郎”形象研究,I712.074
  10. 《我亲人的殿堂》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I712.074
  11. 《冷山》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I712.074
  12. 《尖枞树之乡》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探究,I712.074
  13. 分析女主人公简妮的女性自我意识在《紫艾草骑士》中的体现,I712.074
  14. 走出创伤,I712.074
  15. 从青年心理学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菲尔德,I712.074
  16. 不同文化中的身份寻求—解读《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I712.074
  17. 从成长小说角度研究《华盛顿广场》,I712.074
  18. 黑人女性的苦难、觉醒和希望,I712.074
  19. 论托尼·莫里森《爵士乐》中的黑人女性主义,I712.074
  20. 《宠儿》的后现代叙事策略,I712.074
  21. 在路上找寻自我—《在路上》中萨尔的人物性格分析,I712.074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