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波德莱尔及其诗歌的“忧郁”基调

作 者: 李英娟
导 师: 孙秀昌
学 校: 河北师范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波德莱尔 忧郁 当下经验 死亡意象 女人意象
分类号: I565.07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1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波德莱尔及其诗歌以“忧郁”的基调著称于世。本文便以“忧郁”为切入点走进他的精神世界,挖掘的是“上帝死了”之后带来的一种现代性文化危机。当那种切己的生命经验消失,剩下的只有荒诞的碎影,诗人目光所及之处到处是一片废墟,波德莱尔正是站在这片废墟之上,转身去救赎那消失了的审美理想。以关乎人的生存状态的眼光来研究波德莱尔,不仅对于波德莱尔所处的时代具有研究的意义,对于我们当下社会也有着借鉴的作用。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波德莱尔的审美理想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断裂,论“上帝缺席”的年代里,人的生命无所寄托,“生命经验”严重匮乏,审美理想退回到黑暗之中,现实世界陷入无信仰的状态。诗人的忧郁也正是来自于无信仰的现实世界与他遥遥眺望的审美理想之间的巨大张力。第二部分,主要借助苏珊.桑塔格“土星式的忧郁”,来阐释波德莱尔的忧郁基调。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其一,孤独感。孤独是诗人在“人群”中的感受,“人群”的构成相当驳杂,成员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彼此之间的冷漠、欺骗与谎言让诗人无所适从。其二,焦虑感。在冷漠“人群”中的孤独引发了诗人对时代、对人本身的思考,作为时代的清醒者,诗人对此感到了焦虑。可以说,焦虑是他对生活最为直接的感受,是生命无法回归本真之际的焦灼,也是对现实秩序的一种反抗。其三,废墟意识。波德莱尔将巴黎勾画成一幅废墟式的末世图景,而废墟正是西方现代文明的隐喻,诗人所能做的就是用一种忧郁式的目光将这幅末世图景如实地记录下来。第三部分,以波德莱尔的诗歌创作为蓝本,分析其中的两个核心意象——“死亡意象”和“女人意象”,发掘其作品的忧郁基调。“死亡”是波德莱尔理解现实世界的一个重要意象,他借助“腐尸”、“骷髅”等丑的物象来震撼人的内心。“女人”也是诗人所关注的一个重要意象,在他的笔下“女人”有时是理想的化身,有时又是现实世界的写照。“死亡意象”以及“女人意象”共同构成了“巴黎意象”。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引言  8-10
  (一 ) 选题的缘起及价值  8
  (二) 研究现状及方法  8-10
一、“忧郁”的根源  10-18
  (一)“上帝”的缺席  10-14
  (二)“当下经验”的匮乏  14-18
二、“忧郁”的内蕴  18-26
  (一)孤独感  18-21
  (二)焦虑感  21-23
  (三)废墟意识  23-26
三、“忧郁”的表现  26-41
  (一)死亡意象  26-33
  (二)女人意象  33-41
    1. 理想女性的化身  34-36
    2. 现实女性的代表  36-38
    3. 角落中的女性  38-41
结论  41-43
参考文献  43-44
附录  44-46
后记  46-47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7

相似论文

  1. 《哈姆莱特》中的死亡意象与基督教观念,I561.073
  2. “从梦中唤醒世界”,B089
  3. 本雅明现代性批判的矛盾性,B516
  4. 《恶之花》的救赎观及其意义,I565
  5. 生命终极之舞,I01
  6. 他山之石的得失相依,J120.9
  7. 习性及艺术场概念的批判性释义,J0-05
  8. 谛悉忧郁的愁思,I561.072
  9. 论爱摩福斯特长篇小说中的死亡意象,I561
  10. 跨越忧郁:巴特勒《家族》中黑人女性人物达娜的解放,I712
  11. 《白噪音》:一部后现代警世寓言,I712
  12. 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世纪儿”形象,I106.4
  13. 绘画的情感抒发,J204
  14. 从传记经验看本雅明的波德莱尔研究,I565
  15. 从商禽诗歌的死亡意象看其反抗意识,I207.25
  16. 原始主义的现代回归,I0
  17. 李商隐诗歌创作中的审美意识,I207.22
  18. 亨利·迪帕克声乐艺术歌曲研究及钢琴部分演奏处理,J624.1
  19. 戴望舒诗歌创作的文化心理研究,I207.25
  20. 陈敬容与波德莱尔诗歌之比较,I106.2
  21. 波德莱尔应和论与艾略特客观对应物比较研究,I106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