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科马克·麦卡锡《路》的存在主义式解读

作 者: 何利娟
导 师: 南方
学 校: 河北师范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存在主义 希望 自由《路》 科马克 麦卡锡
分类号: I712.0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2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从美国当代作家科马克·麦卡锡《路》中的希望主题入手,结合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契合了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希望存在于行动的性质本身之中”的思考。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一对孤路求生的父子,刻画了父子间不离不弃的生死亲情;他们行进于世界末日之时的路上,用坚韧不屈的求生行动,实现了生命代代传承的希望。《路》(The Road)是普利策奖获得者、被尊为现代传奇和文学先锋的美国文学大师科马克麦卡锡最新的长篇小说,也是他的第十部小说,出版后接连获得美国最重要文学大奖普利策小说奖、鹅毛笔奖等,被众多全球知名媒体共同推选为年度好书。小说描述一对父子游历浩劫后的美国,被认为是一部“残酷的诗学”。讲述的是,核大战让整个由国家秩序建立起来的世界毁于一旦。自然的末日来临,只有一家人侥幸活了下来。父子俩只得孤零地往美国的南方海岸走去,寻找可能的温暖。这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他们面对着未知的生计与人性的邪恶。他们惟一拥有的是彼此的关怀和对生存的一丝渴望。本文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对本文的选题背景,作者科马克麦卡锡以及作品《路》作了介绍,给读者提供背景,以便更好地了解本文,并回顾了相关研究,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第一章主要分析了科马克·麦卡锡小说中所体现的存在意识。该章节分为两小节。一部分主要介绍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中的自由和希望观。另一部分着重介绍了科马克·麦卡锡小说中的存在意识。第二章分析了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与麦卡锡作品《路》小说中“自由”主题的契合。自由选择,必须付诸于行动,自由的真正意义就在于积极地去行动。在第三章中,将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和小说结合讨论,以期展现小说中的“希望”主题。萨特后期“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与小说中反映的“希望”主题不谋而合。行动同时也是希望。希望存在于行动之中。人与自然相处中,自然的末日来临,在世界末日里,这对父子经历了生与死的挣扎,寻求生存的自由。

全文目录


Abstract  5-6
摘要  6-8
Introduction  8-16
ChapterⅠ Existentialism Consciousness Displayed in Cormac McCarthy’s Novels  16-27
  A.Hope and Freedom: Concepts of Sartre’s Existentialist Philosophy  16-22
  B.Existentialism Consciousness Displayed in Cormac McCarthy’s Novels  22-27
ChapterⅡ A Road Leading to Freedom  27-36
  A.The End of the World  28-31
  B.The Struggle for Freedom of Survival  31-36
ChapterⅢ A Road Leading to Hope  36-41
  A.Hope in The Road  36-37
  B.Hope is in the Way Acts  37-41
Conclusion  41-43
Notes  43-44
Bibliography  44-48
Acknowledgements  48-49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9

相似论文

  1. 《心是孤独的猎手》的存在主义解读,I712.074
  2. 萨特伦理两难问题研究,B82
  3. 绝望中的希望,I712.074
  4. 《莫娜在希望之乡》中莫娜的身份追求,I712.074
  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希望水平与焦虑、抑郁情绪关系的研究,R473.5
  6. 科马克·麦卡锡《边疆三部曲》中的生态意识,I712.074
  7. 灵魂的失明与再生,I552.074
  8. 中学生希望特质两种干预方案的比较研究,B844.2
  9. 散居族裔批评视域下的《梦娜在希望之乡》,I712.074
  10. 雨王汉德森:生存价值的执着追求者,I712.074
  11. 存在主义视域下的《喜福会》,I712.074
  12. 论《八月之光》的存在主义特征,I712.074
  13.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存在主义意识,I712.074
  14. 《诺斯托罗莫》的存在主义解读,I561.074
  15. 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中个体境遇解读,J905
  16. 萨特“文学介入说”思想评述,I565
  17. 《海浪》:“存在”与“消逝”的双重变奏,I561
  18. 寻找存在的意义,I712
  19. 亚当·沙夫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理论转变,D091.6
  20. 电视节目“希望英语杂志”中语码转换的研究,H08
  21. 《金色笔记》中的女性对自由的不懈追求,I561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