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咬合垂直距离降低对大鼠髁突软骨及软骨下骨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 者: 井磊
导 师: 何惠明; 于世宾
学 校: 第四军医大学
专 业: 口腔临床医学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髁状突软骨 咬合垂直距离 适应性改建
分类号: R78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咬合垂直距离(Occlusal vertical dimension,OVD)降低是口腔修复领域的常见问题,牙齿重度磨耗、复杂牙列缺损、牙周病晚期、不良修复体等均可造成咬合垂直距离的降低。传统观点认为咬合垂直距离降低可以改变正常的咬合关系,使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负荷加重,后移的髁状突长期过度压迫关节后区,出现关节区不适以及髁状突的适应性改建。然而,近些年临床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相比,牙齿重度磨耗患者的髁状突在关节凹内的位置、髁状突各个位置的构成比均未见明显变化,髁状突后移位的趋势也不明显。目前尚未见到咬合垂直距离降低是否引起髁状突改建的直接证据。本课题采用磨除大鼠后牙牙尖高度及下颌前牙的方法首次建立了双侧咬合垂直距离降低的动物模型;并通过HE染色探讨了咬合垂直距离降低后大鼠髁突软骨及软骨下骨的组织形态学变化;通过大鼠深度麻醉后MICRO-CT扫描探讨大鼠髁突软骨下骨超微形态的变化。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通过磨除大鼠上颌后牙牙尖高度及下颌前牙的方法能够建立稳定的双侧咬合垂直距离降低的动物模型。2.咬合垂直距离的降低可以引起大鼠髁突软骨组织形态的变化。实验3d组可见髁突软骨增殖层出现大面积胞核固缩;实验10d组可见髁突软骨增殖层出现均质样无细胞区域及增殖层细胞排列紊乱;实验20d组与实验30d组软骨分层与细胞排列基本恢复正常。3.咬合垂直距离的降低可以引起大鼠髁突软骨厚度的改变。操作对照组和实验组髁突软骨厚度均呈现后部>中部>前部的趋势(p<0.05)。实验组与操作对照组大鼠髁突软骨前部厚度在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d组与10d组软骨中部厚度明显增厚(p<0.05),20d组和30d组软骨中部厚度在实验组与操作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髁突软骨后部厚度在各时间点均较操作对照组显著增厚(p<0.05)。4.咬合垂直距离的降低可以引起大鼠髁突软骨下骨超微结构的变化。操作对照组和实验组髁突软骨下骨的显微形态未见明显差异,但MICRO-CT活体扫描结果显示实验前髁突软骨下骨表面形态规整,表面圆滑,咬合垂直距离降低10天时可见髁突软骨下骨后部靠外侧出现小凹陷,提示有一定程度的骨质吸收,30天时凹陷变浅,骨表面又趋于光滑流畅。5.咬合垂直距离的降低引起大鼠髁突软骨下骨ROI区域BV/TV、BS/BV、Tb.Th、Tb.N及Tb.Sp的变化。BV/TV、Tb.N减小,Tb.Sp增大,BS/BV、Tb.Th出现动态变化过程并趋于恢复正常水平。实验中髁突软骨下骨发生适应性改建。结论:1.本课题成功建立了大鼠咬合垂直距离降低的动物模型。2.咬合垂直距离的降低能够引起大鼠髁突软骨增殖层胞核固缩、均质样无细胞区域出现、细胞排列方向改变,以及髁突软骨下骨超微形态及相应参数的变化。3.上述形态学改建均发生于咬合垂直距离降低早期,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改建活动趋于稳定。

全文目录


缩略语表  6-7
中文摘要  7-10
英文摘要  10-13
前言  13-14
文献回顾  14-22
  1 颞下颌关节髁状突软骨改建的特点  14-15
  2 咬合垂直距离与 TMD 之间的关系  15-17
  3 咬合垂直距离改变对 TMJ 影响的临床研究  17-19
  4 咬合异常对髁突软骨下骨影响的研究  19-21
  从文献回顾中我们能发现  21-22
实验一 咬合垂直距离降低对大鼠髁突软骨的组织形态及厚度的影响  22-27
  1 材料与方法  22-23
    1.1 实验动物选择与实验分组  22
    1.2 方法  22-23
    1.3 髁状突软骨厚度测量  23
    1.4 统计分析  23
  2 结果  23-25
    2.1 大鼠一般情况  23
    2.2 髁突软骨形态学变化特点  23-24
    2.3 髁突软骨厚度变化特点  24-25
  3 讨论  25-26
  4 结论  26-27
实验二 咬合垂直距离降低对大鼠髁突软骨下骨的影响  27-38
  1 材料与方法  27-30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27
    1.2 操作方法  27
    1.3 Micro-CT 扫描  27-28
    1.4 数据采集与分析  28-30
    1.5 统计学分析  30
  2 结果  30-35
    2.1 大鼠一般情况  30
    2.2 髁突软骨下骨形态学观察  30
    2.3 髁突软骨下骨BV  30-35
  3 讨论  35-37
  4 结论  37-38
小结  38-40
参考文献  40-47
附图  47-49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49-50
致谢  50

相似论文

  1. 颞下颌关节弹响治疗前后的磁共振对比研究,R445.2
  2. 不同年龄段安氏Ⅱ类患者颞下颌关节窝及髁突位置的测量研究,R783.5
  3. 偏侧咀嚼与颞下颌关节盘前移关系的探究,R782.6
  4. 不同咬合垂直距离与咀嚼肌肌电、咬合力关系的研究,R783.6
  5.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系统评价,R782.6
  6. 功能负荷改变对兔髁突软骨中BMP-2表达的影响,R782.6
  7.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电子病历模板设计与实现,R782.6
  8. 疼痛的颞颌关节紊乱患者磁共振异常征象分析,R782.6
  9. 负荷改变对发育期兔髁突软骨和软骨下骨的影响,R782.6
  10. 基于RDC/TMD数字化问卷的临床应用,R782.6
  11. 颞下颌关节无症状成年人骨性Ⅲ类错牙合髁状突—关节窝的位置和形态特征,R783.5
  12. 不同模型设计方法对下颌骨腓骨重建效果的影响,R782
  1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山羊TMJ关节盘细胞的实验研究,R329
  14. 正常与慢性关节弹响青年人颞下颌关节MRI研究,R782.6
  15. 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成人正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R783.5
  16. 颞下颌关节上腔灌洗术及肌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R782.6
  17.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中学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状况调查,R782.6
  18. 心理应激对大鼠颞下颌关节组织结构和咬肌活动的影响,R782.2
  19. 实验性咬合紊乱对大鼠髁突软骨中Sox9、PTHrP及其受体PTH1R表达的影响,R783
  20. 成人骨性下颌偏斜患者下颌骨及颞下颌关节SPECT/CT同机融合骨显像研究,R816.98
  21. CBCT对安氏I类、Ⅱ类和Ⅲ类病人颞下颌关节形态结构的研究,R78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口腔科学 > 口腔矫形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