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骨性Ⅲ类(牙合)患者下颌矢状劈开后退术前后舌咽形态改变的临床研究

作 者: 姚瑶
导 师: 张风河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口腔临床医学
关键词: 骨性下颌前突 下颌矢状劈开后退术 头影测量 三维CT 咽腔气道 舌骨
分类号: R783.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分别采用头影测量三维CT重建两种测量方法比较骨性Ⅲ类(?)患者与正常人上气道宽度及舌骨位置的差异,以及骨性Ⅲ类(?)患者正颌外科术前及术后不同阶段舌骨位置及咽腔气道的改变,比较两种测量方法结果的差异,以期对术前正确的分析、预测起到临床指导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就诊于山东大学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及口腔颌面外科的下颌前突患者15名,年龄范围22~26岁,平均年龄23.5岁,分别于手术治疗前(T1)、术后一周内(T2)、术后6个月(T3)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及头颅三维CT。同时从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05~10级学生中随机选取15例个别正常(?)作为志愿者,年龄范围19~26岁,平均年龄22.5岁,同样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及头颅三维CT。选取PP1-PNS(S至PP1的距离)代表鼻咽处气道宽度;PP2-UV (UV至PP2的距离)代表口咽处气道宽度;PP3-Tb(舌根点至咽后壁的最短距离)代表舌咽处气道宽度;OPT/NSL(颈椎最上处颅颈角)代表下颌骨与颅底的位置关系;PNSp-H (上腭至舌骨的距离)代表舌骨与颅底的位置关系。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上指标的差异及实验组以上指标在不同阶段的变化,采用SPSSV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骨性Ⅲ类(?)患者与正常人上气道宽度及舌骨位置有无差异,骨性Ⅲ类(?)患者正颌外科术前及术后不同阶段舌骨位置及咽腔气道的改变,以及采用头影测量及三维CT重建两种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①用头影测量描迹法及三维CT重建法所得的结果都表明了骨性Ⅲ类(?)患者口咽及舌咽处的气道宽度较正常人宽。②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术后一周内舌咽处气道宽度显著较宽,同时舌骨相对于颅底的位置较对照组显著靠下。实验组口咽处气道宽度在术后短期内较术前显著减小,舌骨相对于颅底的位置显著下移。③实验组在术后6个月与术后1周内气道宽度与舌骨位置比较,舌咽处气道宽度有所减小;舌骨相对于颅底的位置有所恢复,但较对照组仍然靠下。④头影测量描迹法及三维CT重建法所得的结果在T1、T2、T3阶段皆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骨性Ⅲ类(?)患者上气道较正常对照组显著较宽,并且在下颌矢状劈开后退术术后短期内显著缩窄。在术后较长一段时间(6个月),上气道宽度可达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与正常对照组基本一致。2.舌骨至上腭的距离在术后短期内显著增加,说明下颌矢状劈开后退术后,舌骨位置向下移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组织适应与改建后,舌骨有恢复到其术前位置的趋势。3.头颅三维CT在评价下颌矢状劈开后退术后上气道宽度及舌骨位置改变方面比X线头影测量具有更高的敏锐度。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9
符号说明  9-10
第一章 前言  10-13
第二章 项目内容  13-26
  2.1 材料与方法  13-14
    2.1.1 样本选择  13-14
  2.2 研究方法  14-20
    2.2.1 矫治方法  14
    2.2.2 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  14-17
    2.2.3 拍摄头颅三维CT  17-20
  2.3 统计分析方法  20
  2.4 结果  20-22
    2.4.1   20
    2.4.2   20-21
    2.4.3   21-22
  2.5 讨论  22-26
    2.5.1 骨性Ⅲ类错(?)畸形与正常(?)上气道宽度及舌骨位置的差异  23-24
    2.5.2 骨性Ⅲ类(?)患者在术前(T_1)、术后一周内(T_2)、术后6个月(T_3)气道宽度与舌骨位置的变化  24-25
    2.5.3 CT在评价下颌矢状劈开后退术后气道及舌骨位置改变的优越性  25
    2.5.4 骨性Ⅲ类(?)患者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后退术后上气道的功能性变化  25-26
第三章 全文总结  26-27
参考文献  27-31
致谢  31-32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2

相似论文

  1. 三维CTA研究椎动脉横突段的走行及解剖变异,R681.55
  2. 骨型Ⅱ类高角型错牙合减数矫治前后头影测量研究,R783.5
  3. 牵引成骨术治疗小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及疗效评价,R782
  4. 发育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的三维CT分析,R816.8
  5. 推磨牙远中移动技术对安氏Ⅱ类错合畸形矫治的病例分析,R783.5
  6. 基于矢量分析的华北人群下颌形态对比研究,R783.5
  7. 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鼻部软组织侧貌的形态研究,R783.5
  8. 济南地区男性儿童骨面型与上气道形态及舌骨位置关系的研究,R783.5
  9. Tip-Edge技术矫治成人Ⅱ类1分类错合的临床研究,R783.5
  10. 未治疗的安氏Ⅲ类错合患者颅面部生长发育特点,R783.5
  11. 青少年安氏Ⅱ1错合非拔牙矫治以及不同拔牙模式矫治后颅颌面改变的回顾性研究,R783.5
  12. 自然头位下正常(牙合)人群上气道及舌骨位置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R816.96
  13. 高角型安氏Ⅱ类1分类成人患者软组织侧貌主观评价及相关分析,R783.5
  14. 多层螺旋CT在肾细胞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研究,R737.11
  15. 锥束CT对正畸—正颌治疗骨性Ⅲ类畸形的诊断设计和疗效评价,R783.5
  16. CTA在后交通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R651.12
  17. CT三维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髋臼周围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初步应用,R738.1
  18. 下颌骨不同部位骨折上气道间隙及舌骨位置变化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R816.98
  19. 三维CT成像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前后的应用,R816.8
  20. 以枢椎椎弓峡部内壁为标志的枢椎椎弓根置钉方法的CT测量及临床研究,R687.3
  21. 关注歌唱中的发声器官,J61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口腔科学 > 口腔矫形学 > 口腔正畸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