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鼠急性期脑梗死后远隔部位脑灌注成像的改变

作 者: 赵珊珊
导 师: 程敬亮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关键词: 缺血性脑梗死 磁共振灌注成像 神经机能联系不能
分类号: R74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5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背景和目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患病率和致残率高的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及生存质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提高。幕上局灶性脑损伤后可引起远隔区域的功能改变,主要表现为远隔区域血流减慢和代谢减低;目前其相关机制仍存在争议,多数学者认为与神经机能联系不能学说有关,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研究报道最多。动态磁化增强对比法灌注成像(dynamic susceptibilit contrast-enhanced 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SC-PWI)是磁共振无创性检查技术,可以检测局部组织的血流灌注并能分析血流动力学及功能的变化情况,主要反映组织的微血管分布和血流灌注情况,可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采用临床普遍采用的传统Longa线栓法,建立重复性高、稳定性强且脑血管特征与人类及其相似的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的脑缺血模型。采用磁共振检查技术,对大鼠脑MCAO后不同时间(1h、3h、9h及24h)不同区域脑组织解剖结构和血流灌注情况进行检测,并运用红四氮唑(TTC)对脑组织进行染色。以此探讨:1. DSC-PWI参数值在远隔区域MCAO后不同时间点的灌注变化应用价值,从而为运用DSC-PWI技术评价急性期脑梗死后神经机能联系不能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2.急性期脑梗死后出现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相关机制。材料及方法1.选取雄性健康SD-大鼠50只,体重280~320g,平均(301.2±9.7)g;随机将大鼠分为两组:对照组10只,仅暴露左侧大脑中动脉,不插入线栓:实验组40只,参照Longa法建立MCAO大鼠模型。2.运用美国GE公司3.0T超导高场磁共振,采用上海晨光多通道大鼠线圈,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分别行矢状位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 T2WI)、横断面T1加权成像和T2W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及DSC-PWI序列成像检查。根据磁共振横轴位T2WI扫描层面,在每个时间点分别取大鼠2只,然后鼠脑切成3mm厚的切片,运用TTC对脑组织染色,观察不同时间点脑组织的颜色变化。3.观察并记录幕上左侧皮层、基底节区、双侧丘脑和双侧小脑半球脑组织在DWI图像上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不同时间点脑灌注参数包括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volume, rCBV)、目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 rCBF)。比较1h、3h、9h和24h实验组左侧大脑皮层、基底节区、双侧丘脑和双侧小脑半球脑实验组与正常组rCBV、rCBF是否存在差异,及其随着时间点的变化曲线。比较不同时间点幕上左侧皮层、基底节区、丘脑的灌注(rCBF值)与幕下右侧小脑半球灌注(rCBF值)情况是否存在相关性。4.本研究数据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D表示。采用的统计学方法有两随机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大鼠脑MCAO后,梗死核心在DWI图上及rCBF、rCBV图上显示异常区域随着时间变化而增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梗死核心区域(基底节区)rCBV和CBF值存在显著性差异。2.两侧丘脑不同时间点PWI变化:与对照组相比,1h和3h左侧丘脑rCBF值显著降低(P<0.05),右侧丘脑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双侧丘脑rCBV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9h双侧丘脑rCBF值显著降低(P<0.01);左侧丘脑rCBV值显著降低(P<0.05),右侧丘脑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24h时双侧丘脑rCBF值显著降低(P<0.01)和双侧丘脑rCBV值显著降低(左侧P<0.01,右侧P<0.05)。3.双侧小脑不同时间点PWI变化:与对照组相比,1h双侧小脑rCBF值显著降低(右P<0.01,左P<0.05);双侧小脑rCBV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3h左侧小脑rCBF值和rCBV值显著升高(P<0.05),右侧小脑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9h双侧小脑rCBF值显著降低(P<0.05);双侧小脑rCBV值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4h时双侧小脑rCBF值显著降低(P<0.01);右侧丘脑rCBV值显著降低(P<0.05),左侧丘脑rCBV值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4.幕上梗死侧不同区域与幕下对侧小脑半球灌注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在大鼠MCAO后1h、3h、9h和24h左侧额顶叶皮层和基底节区、左侧丘脑与右侧小脑半球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5.TTC染色结果对照组大鼠脑组织被TTC染色后,组织呈红染;实验组DWI上显示梗死区呈白色,不能被染色;随着梗死时间延长,1-24h幕上梗死面积逐渐变大,邻近皮层面积逐渐累及,而双侧丘脑、双侧小脑半球在各时间点TTC染色后,脑组织呈红染。结论:1. DSC-PWI可以用来检测幕上脑梗死后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现象2.急性期幕上梗死后远隔区域可发生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现象3.远隔部位(如丘脑及小脑)灌注参数随幕上梗死核心变化而变化,间接说明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现象与神经传导通路关系密切4.急性期幕上梗死侧皮层、基底节区和丘脑低灌注程度与幕下对侧小脑半球区不相关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2
縮略词对照表  12-13
前言  13-15
材料与方法  15-18
结果  18-24
讨论  24-30
结论  30-31
参考文献  31-34
附图  34-40
综述 缺血性脑损伤后交叉性小脑机能联系不能的磁共振成像及其研究进展  40-62
  参考文献  56-62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2-63
致谢  63

相似论文

  1. 脑胶质瘤MR灌注成像及最大灌注区波谱表现与病理学特征相关性研究,R739.4
  2. 脑胶质瘤T_1WI DCE-PWI与病理分级及VE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R739.4
  3. 内皮素对大鼠急性缺血性卒中和神经机能连联系不能的可能作用研究,R743.3
  4. 大鼠急性脑梗死后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DTI的评价,R743.33
  5. 弥散和灌注加权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研究,R445.2
  6.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胰腺疾病的应用研究,R576
  7. 7T动物磁共振评价大鼠C6胶质瘤纳米药物疗效的实验研究,R739.4
  8. 大鼠肝纤维化的MR功能成像及磁粒子标记BMSCs移植修复肝损伤的MR示踪实验研究,R445.2
  9. 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评价幕上单侧脑梗死后远隔部位的继发性变化,R743.3
  10. 功能磁共振成像对幕上胶质瘤术前分级临床应用价值初探及优化指标选择,R739.4
  11. 神经系统肿瘤及瘤周血管的磁共振成像研究,R739.4
  12. SPIO标记大鼠BMSCs移植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MR成像研究,R743.33
  13. 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大鼠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保护及治疗作用机制的研究,R743.3
  14. 腰椎放疗后急性期微循环改变MR灌注成像的实验研究,R730.5
  15. 磁共振多技术扫描、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和血运重建术后的评价,R445
  16. 纤维蛋白溶解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R743.3
  17. 脑星形细胞瘤磁共振扩散成像及灌注成像与肿瘤病理组织学对照研究,R739.41
  18. 侧脑室注射PLXSN-bcl-2基因治疗缺血性脑梗死及其对VEGF影响的动态研究,R743.3
  19.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R739.4
  20. MR灌注成像与ACZ负荷试验相结合评估CRC临床应用的探讨,R544.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神经病学 > 脑血管疾病 >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