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sEMG评价的齐刺法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膝关节控制能力的研究

作 者: 黎超明
导 师: 王东岩
学 校: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学
关键词: 脑卒中 齐刺 sEMG 膝关节 控制能力
分类号: R74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5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在应用sEMG客观评价脑卒中患者坐位膝关节屈伸功能的基础上,改进现有的针灸方法,应用表面肌电观察齐刺法对脑卒中后偏瘫侧膝关节控制能力恢复的影响并探求其作用机制。方法:①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与同龄健康人各40例,采集被测试者坐位屈伸膝动作时双侧大腿主动肌、拮抗肌的sEMG信号,提取均方根值(RMS),协同拮抗率(CR)。②将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选取下肢髀关、伏兔、风市、血海、殷门、委阳,采用屈伸肌交替刺激仪,将一组阴-阳极分别放置于髀关-风市,另一组阴-阳极分别放置于殷门-委阳;治疗组选取髀关、伏兔、风市、血海、殷门、委阳,采用齐刺法,采用屈伸肌交替刺激仪,将两组阴-阳极分别放置于髀关-风市、伏兔-血海,另两组阴-阳极分别放置于殷门-委阳及殷门-委阳穴各旁开1寸处。通电30分钟,一天一次,每周治疗6次,共治疗30次。两组头穴丛刺均采用于氏头部腧穴分区法中的顶区和顶前区。③观察脑卒中患者双侧大腿主动肌、拈抗肌的sEMG特征,比较治疗前、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坐位屈伸膝动作时主动肌、拮抗肌的sEMG特征。在治疗开始前及治疗结束时山专人负责评定MMT量表、Fugl-Meyer量表(下肢)、BarthelADL指数等评定量表。结果:1、坐位膝关节屈伸动作时,①伸膝时,患者双侧股四头肌、股二头肌RMS值较正常人对照组均显著下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且健、患侧RMS值差异明显(P<0.001);屈膝时,患侧股四头肌及股二头肌的RMS值均小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且健、患侧RMS值差异明显(P<0.001);患者健侧股内侧肌及股二头肌的RMS值小于正常人对照组,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协同拮抗率比较:屈膝时,患侧CR大于健侧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健侧CR小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伸膝时,患者患侧CR大于健侧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和股二头肌的RMS值均较治疗前提高,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患侧RMS的差值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治疗后MMT等级、Fugl-Meyer运动功能分值、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CSI和CSS评分较疗前降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各评定量表的差值均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55%,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脑卒中患者双侧股四头肌及股二头肌收缩力均降低,以患侧下降明显。2、脑卒中患者下肢伸肌痉挛仍然存在,大腿前后肌群失去正常的拮抗——收缩模式。3、齐刺法可以降低股四头肌的肌紧张,提高大腿前后肌群之间的收缩能力和协调性,促进大腿前后肌群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从而改善膝关节的控制能力。4、齐刺法与常规针刺均可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齐刺法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常规针刺。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9
引言  9-10
综述  10-24
  1. 祖国医学对脑卒中的认识  10-12
  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认识  12-15
  3. 脑卒中后下肢膝关节控制能力重建的相关临床研究  15-21
  4. 齐刺法的研究进展  21-22
  5. 表面肌电信号的临床应用  22-24
临床研究  24-47
  研究一 脑卒中患者膝关节控制能力障碍的sEMG特征研究  24-35
    1. 临床资料  24-29
      1.1 临床研究受试者来源  24
      1.2 临床研究病例的选择  24-26
      1.3 sEMG采集与方法  26-28
      1.4 统计学处理  28-29
      1.5 技术路线  29
    2. 研究结果  29-35
      2.1 一般资料  29-30
      2.2 脑卒中患者屈膝时大腿主动肌、拮抗肌的sEMG特征  30-31
      2.3 脑卒中患者伸膝时大腿主动肌、拮抗肌的sEMG特征  31-35
  研究二 齐刺法与常规针刺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膝关节控制能力的疗效观察  35-47
    1. 临床资料  35-38
      1.1 病例选择及分组  35
      1.2 诊断标准、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35
      1.3 治疗方法  35-36
      1.4 疗效评价  36-37
      1.5 统计学处理  37-38
    2. 研究结果  38-47
      2.1 一般资料  38-39
      2.2 齐刺法与常规针刺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膝关节控制能力的疗效观察  39-44
      2.3 齐刺法与常规针刺对脑卒中患者患侧下肢量表评分影响的对比研究  44-47
讨论  47-53
  1. 研究结果分析  47-48
    1.1 关于本研究中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  47
    1.2 脑卒中患者大腿主动肌和拮抗肌群的受损程度  47
    1.3 脑卒中患者下肢异常收缩模式及其协同收缩率(CR)的情况  47-48
    1.4 两种治疗方法对肌力、肌张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48
  2. 齐刺法对改善膝关节控制能力的机理  48-50
    2.1 运动控制理论  48-49
    2.2 脑神经可塑性和脑重组理论  49-50
    2.3 运动再学习理论  50
  3. 选穴分析和选穴解剖依据  50-53
结论  53-54
致谢  54-55
参考文献  55-59
附录  59-63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63-65
个人简历  65

相似论文

  1. 保留残迹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物再血管化的实验研究,R687.2
  2. 涤痰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R277.7
  3. Heath-Carter法在脑卒中患者体型特征评定中的应用研究,R743.3
  4. 86例青年脑卒中的DSA分析及病因探讨,R743.3
  5. 脑卒中患者不同方式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R743.3
  6. 不同脑部损伤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实验研究,R743.3
  7. 视觉干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平衡控制及步行能力的影响,R743.3
  8. 膝关节损伤与重建结构的影像学评价,R816.8
  9. 运动训练强度及电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机制和功能影响的研究,R743.3
  10. 跳远起跳对膝关节损伤的数值模拟研究,R87
  11. 脑卒中患者躯干肌屈曲功能障碍的评价与治疗,R743.3
  12. 健膝拈痛方治疗肾虚血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R274.9
  13. 独立学院大学生自卑和自控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B844.2
  14. 基于直方图和频谱的表面肌电信号处理,TN911.72
  15. 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研究,R873
  16. 合谷刺电针动法对脑卒中后腕背伸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R246
  17. 个性化人工膝关节设计及其生物力学特性研究,R318.1
  18. 电针四关穴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肢体疼痛的临床研究,R246
  19. 通痹煎经离子导入配合益肾活血汤内服治疗KOA(阳虚寒凝型)的临床研究,R274.9
  20. 追风除痹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阳虚寒凝证的临床研究,R274.9
  21. 医用臭氧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研究,R27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神经病学 > 脑血管疾病 >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