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管壁生物力学及弹力纤维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的研究

作 者: 谈梦伟
导 师: 徐志云; 黄盛东
学 校: 第二军医大学
专 业: 外科学
关键词: StanfordA型TAD 单轴拉伸试验 弹性纤维 弹性蛋白原 微纤维 赖氨酰氧化酶同工酶-1
分类号: R654.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7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Stanford A型胸主动脉夹层(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TAD)系主动脉血流经内膜破口沿管壁中层剥离,病变累及升主动脉以及主动脉弓部,并可累及全主动脉。从生物力学的观点看来,StanfordA型TAD的发生系主动脉管壁所承受的管腔内血流冲击应力超过了其机械强度的极限所致。虽然临床上常以TAD患者发生夹层处主动脉的管腔最大直径作为粗略估计其破裂可能的一项指标,但对TAD患者管壁各层的生物力学性质做更为精确的定量分析对于临床上更好地判断患者预后是很有必要的。然而,目前人体主动脉的力学研究数量仍很少,并多以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aneurysm,AAA)或升主动脉真性动脉瘤为研究对象。由于动物实验表明主动脉管壁由近端至远端不同节段的力学性质有较大差异,且TAD的病理生理过程和真性ATAA并不相同,因此StanfordA型TAD患者升主动脉管壁各层的力学性质目前尚未明确。弹性纤维(Elastic fibers,EF)是主动脉这类弹力型动脉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的最主要成分之一,占其干重的30%。既往研究表明EF和胶原纤维在主动脉的含量和相对比例是决定管壁力学特性的最主要因素。EF是与决定管壁极限应力(Failure Stress)的主要因素“胶原纤维”相对应的一类ECM,其赋予了主动脉良好的可扩张性和回坐力,决定了其顺应性和极限应变(Failure Strain)能力。管壁中层弹力片层(elastic lamellae)结构的毁损和缺失是公认的StanfordA型TAD特征性病理改变之一,因此,明确TAD发病后不同时期管壁EF的重构情况对进一步探究其力学性质变化的潜在分子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筛选药物保守A型夹层的潜在分子生物学靶点提供参考。然而,既往有关ECM及EF在TAD中的研究多从胶原/弹性蛋白酶及炎性反应对ECM降解的角度展开,有关EF合成在TAD病理过程中作用的研究甚少。主动脉管壁具有生物力学功能的成熟EF的合成是一个由多种分子参与,多步骤逐级调控的复杂过程。目前有关主动脉疾病中与EF的合成异常相关的研究多以AAA为研究对象,然而,由于主动脉由近心端向远端弹性/胶原纤维比例逐渐减低,且TAD的发病机制不同于TAA,因此在TAD病例中,升主动脉管壁EF的合成是否具有异常,并由此导致了力学性质的变化,目前尚未明确合成的具体情况以及由此导致的力学性质的改变目前尚未明确。综上所述,我们在本课题中旨在通过:1、通过力学试验明确StanfordA型TAD患者升主动脉管壁力学特性的变化情况,特殊染色明确A型夹层患者升主动脉管壁形态及成熟弹性纤维含量。2、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手段明确StanfordA型TAD发病后,升主动脉管壁各层组织中弹性纤维相关分子(Elastic-fibre-associatedmolecules,EFAM)的表达重构情况,为探究TAD管壁力学特性改变的潜在分子基础提供相关信息。第一部分StanfordA型TAD升主动脉力学试验及管壁成熟弹性纤维的形态学研究目的:1、明确StanfordA型TAD患者和正常人相比其升主动脉管壁力学特性的变化情况。2、明确TAD患者较之对照组升主动脉管壁成熟弹性纤维的密度及分布情况。方法:1、通过单轴拉伸试验实时记录应变-应力曲线(Strain-stress curve),并根据获得的高频数据计算弹性模量-应力曲线(Elastic modulous-stress curve),由此获得正常对照组及Stanford A型急、慢性TAD患者升主动脉管壁内中层、外膜及全层组织拉伸至毁损时的极限阿尔曼西应变(FailureAlmansi strain,εf)、极限柯西应力(FailureCauchy stress,σf)、以及极限弹性模量(Peak Elastic Modulus,Mp),并进行相应统计分析对比组间差异。2、通过直线回归分析σf和Mp之间的相关性,计算相关系数。3、经HE及VG染色明确各组标本升主动脉管壁弹性、胶原纤维在各层的分布情况。结果:1、急、慢性TAD患者管壁各层的εf在周向(Circumferential,CIRC)及纵向(Longitudinal,Lon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急、慢性TAD相比管壁各层在周、纵向εf均无显著差异。2、急、慢性TAD患者单纯分离的管壁内中层或外膜组织在周、纵向的σ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急、慢性TAD相比内膜组织的σf在周、纵向均无显著差异;而外膜显示慢性TAD组的σf在周、纵向均显著高于急性TAD。对于管壁全层组织,σf在周、纵向均显示仅急性TAD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慢性TAD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3、弹性模量方面,分离的内中层及外膜组织在周、纵向的Mp测试结果显示:急、慢性TAD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急、慢性TAD相比内膜的Mp无显著差异,外膜Mp则慢性组显著高于急性组。对于全层组织,仅急性TAD患者的Mp低于对照组,慢性TAD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并显著高于急性TAD。4、各组人群内中层和外膜组织力学差异的研究显示,正常人和TAD患者升主动脉外膜组织的εf、σf、Mp在周、纵向上均显著高于各自的内膜组织。各组的管壁力学特性在周、纵向上的差异性研究提示εf在这两个方向无显著差异,而σf和Mp则显示周向显著高于纵向。5、直线回归分析显示各组人群的各层组织其σf和Mp在周向及纵向均呈高度正相关性。6、形态学研究显示TAD患者管壁特征性的弹性纤维结构毁损,其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主动脉。结论:1、TAD患者升主动脉的极限扩张力显著低于正常主动脉,且急、慢性TAD相比,各层组织在周、纵向的可扩张性均无显著差异。2、StanfordA型夹层主动脉管壁的力学强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但慢性TAD在管壁力学强度上有一定程度的代偿,主要表现为外膜组织机械强度增加。3、外膜不论在TAD患者还是正常人,其相对于内中层组织均是一可拉伸性能更好,且力学强度更大的结缔组织。4、升主动脉在周向的机械强度要显著大于纵向,但二者的可拉伸性能无显著差异,提示升主动脉管壁在不同方向的力学特性存在一定差异。5、组织学显示TAD患者管壁EF毁损严重,含量较正常升主动脉减少。第二部分StanfordA型TAD升主动脉管壁弹力纤维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的研究目的:明确Stanford A型TAD发病后,升主动脉管壁各层组织EFAM的表达情况,为探究导致TAD升主动脉管壁力学性质变化的潜在ECM分子机制提供相关信息。方法:1、通过普通RT-PCR及实时定量RT-PCR明确各组人群升主动脉管壁各层组织中弹性蛋白原(Tropoelastin,TE)、微纤维相关蛋白以及赖氨酰氧化酶同工酶-1(Lysyl oxidase like-1,Loxl-1)mRNA的表达含量。2、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行形态学研究明确上述EFAM分子对应的蛋白在升主动脉管壁的分布定位情况。3、通过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定量分析上述EFAM在正常人和TAD患者升主动脉管壁各层的表达情况。结果:1、急、慢性TAD组管壁各层可溶性TE的mRNA及对应蛋白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增加,且均以外膜增加更为显著。急、慢性TAD相比,急性TAD患者的TE mRNA含量更多,而在蛋白水平二组人群无显著差异。2、急、慢性TAD患者管壁全层组织原纤维类分子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含量均不高于正常对照组。对于单纯内中层组织,TAD患者较之对照组此类蛋白表达亦无显著增加。对于单纯外膜组织,急、慢性TAD组Emilin-1,Fibulin-4、5以及MAGP-1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3、成纤维细胞的标记分子DDR-2染色显示急、慢性TAD患者管壁各层阳性染色均高于正常对照,并在外膜增加更为明显。4、急、慢性TAD患者管壁各层中促进TE交联和EF成熟的关键酶Loxl-1的mRNA及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慢性TAD和急性组相比显示了更低的表达含量。结论:TAD发病后,管壁弹性纤维相关蛋白的表达主要位于外膜,而内中层组织则未表现出较为活跃的表达。从表达成份来看,参与成熟弹力纤维组装的可溶性EFAM在TAD组呈现不平衡表达的情况,具体表现为无定形核心的主要成分TE较正常主动脉表达增加,而对后续组装和稳定成熟弹力纤维有重要作用的微纤维类蛋白及Loxl-1在TAD组含量无显著变化或减少。这几类蛋白在TAD组的不平衡表达可能是最终导致急、慢性期TAD和正常对照相比,升主动脉有功能的成熟弹性纤维明显减少的重要原因。

全文目录


摘要  5-9
Abstract  9-15
缩略词表  15-16
前言  16-24
  参考文献  21-24
第一部分 Stanford A 型 TAD 升主动脉力学试验及管壁成熟弹性纤维的形态学研究  24-60
  前言  24-25
  材料与方法  25-35
  结果  35-54
  讨论  54-56
  结论  56-58
  参考文献  58-60
第二部分 Stanford A 型 TAD 升主动脉管壁弹力纤维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的研究  60-101
  材料与方法  60-75
  结果  75-95
  讨论  95-98
  结论  98
  参考文献  98-101
全文总结  101-102
综述  102-109
  参考文献  106-109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109-110
致谢  110

相似论文

  1. 组合填料S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研究,X703
  2. 关节软骨纤维增强多孔弹性力学特性研究,R684.3
  3. 微纤包覆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TB332
  4. 粘性土抗拉特性试验研究,TU411
  5. 胃癌中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变异的生物学意义,R735.2
  6. 平整工艺对IF钢性能影响的研究,TG335
  7. 介孔氧化铝合成新方法及其在功能材料合成中的扩展应用,O643.36
  8. 晶状体悬韧带离断对大分子物质转运和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R776.1
  9. ATRA促进肺气肿和肺减容术后肺泡修复的实验研究,R655.3
  1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在CLD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R722.6
  11. HSP22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R746
  12. 固体电解质在力—电化学场耦合作用下的力学行为研究,TM911.4
  13. 胸主动脉夹层与动脉瘤TGF-β1的差异表达与弹力蛋白代谢在胸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543
  14. 人眼Schlemm管外壁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的探讨,R775
  15. 聚醚酯弹性体的合成及熔纺研究,TQ334
  16. 1.成人与儿童包皮平滑肌、弹性纤维含量的差异 2.包皮环切术对性功能影响的研究,R699.8
  17. 基质金属蛋白酶-3、层粘连蛋白及Ⅲ型胶原在人眼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R777.33
  18. 大黄、紫苏提取液对大鼠颈总动脉挤压后内膜增生防治作用的研究,R285
  19. 用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进真皮替代物弹性的组织工程学研究,R329
  20. 改性聚醚酯合成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O633.1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外科学各论 > 心脏血管和淋巴系外科学 > 血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