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变截面组合梁的分离式结构体系性能研究

作 者: 宋佳彪
导 师: 邵永松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结构工程
关键词: 分离式结构体系 变截面组合梁 地震时程分析 Pushover分析
分类号: TU3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的研究对于改善结构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经济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钢材与混凝土材料的特性以及多高层钢结构建筑的受力特点,提出了基于变截面组合梁的分离式结构体系。分离式结构体系是指采用不同的抗力体系分别独立抵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各个抗力体系分别执行独立的功能,功能划分明确。本文主要对分离式结构中采用的变截面组合梁性能以及分离式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首先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变截面组合梁的有限元模型,对变截面组合梁进行受力分析,研究不同跨度、不同荷载作用形式、不同变截面形式、不同变截面楔率下的刚度及承载力。结果表明:与纯钢梁及普通组合梁相比,变截面组合梁中钢梁的塑性区域较大,充分利用了材料的强度,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变截面组合梁与相同用钢量的等截面组合梁相比,刚度和极限承载力均有了显著的提高;变截面组合梁的刚度和承载力具有一定的规律,可按本文给出的简化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然后利用ANSYS对结构进行地震时程分析,对比分析了分离式结构和刚接钢框架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地震动作用下,分离式结构对地震引起的结构顶点最大位移及层间位移角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分离式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基底剪力绝大部分由支撑承担;分离式结构比刚接钢框架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最后对多高层分离式结构进行了Pushover分析,得到结构的目标位移、层间位移角等响应,并与刚接钢框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多高层结构,分离式结构的顶点位移及层间位移角比刚接钢框架有很大幅度的减小;侧向振型加载模式的目标位移值及层间位移角比均匀加载模式略大;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进入塑性,通过塑性铰的分布及出现顺序,可以得到结构的薄弱部位,抗震设计时应加以考虑。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1章 绪论  10-18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0
  1.2 分离式结构体系  10-12
    1.2.1 分离式结构体系的提出  10-11
    1.2.2 分离式结构体系的特点  11-12
  1.3 变截面组合梁  12-13
    1.3.1 变截面组合梁的提出及特点  12-13
    1.3.2 变截面组合梁的形式  13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6
    1.4.1 组合梁及变截面梁的研究现状  13-15
    1.4.2 钢结构体系的研究现状  15-16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6-18
第2章 简支变翼缘宽度组合梁刚度及承载力研究  18-38
  2.1 ANSYS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8-21
    2.1.1 有限元计算模型及计算参数  18-21
    2.1.2 组合梁试件的设计  21
  2.2 描述组合梁性能的几个物理量  21-23
    2.2.1 组合梁刚度的取值方法  22
    2.2.2 组合梁极限承载力的取值方法  22-23
  2.3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23-25
  2.4 不同荷载形式下变翼缘宽度组合梁的刚度及承载力分析  25-32
    2.4.1 均布荷载作用下变翼缘宽度组合梁的刚度及承载力分析  25-29
    2.4.2 集中荷载作用下变翼缘宽度组合梁的刚度及承载力分析  29-32
  2.5 变翼缘宽度组合梁刚度及承载力的简化计算  32-36
    2.5.1 变截面组合梁刚度的简化计算  32-34
    2.5.2 变截面组合梁承载力的简化计算  34-36
  2.6 本章小结  36-38
第3章 简支变腹板高度组合梁刚度及承载力研究  38-51
  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标准试件的设计  38-39
    3.1.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8
    3.1.2 标准试件的设计  38-39
  3.2 不同荷载形式下变腹板高度组合梁的刚度及承载力分析  39-45
    3.2.1 均布荷载作用下变腹板高度组合梁的刚度及承载力分析  39-42
    3.2.2 集中荷载作用下变腹板高度组合梁的刚度及承载力分析  42-45
  3.3 变腹板高度组合梁刚度及承载力的简化计算  45-50
    3.3.1 变腹板高度组合梁楔率的选取  45-48
    3.3.2 变截面组合梁刚度的简化计算  48-50
    3.3.3 变截面组合梁承载力的简化计算  50
  3.4 本章小结  50-51
第4章 分离式结构体系弹塑性时程分析  51-67
  4.1 基本理论与有限元模型建立  51-54
    4.1.1 结构分析的力学模型  51-52
    4.1.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2-53
    4.1.3 有限元模型的计算参数  53-54
  4.2 地震动的选取  54-56
  4.3 分离式结构与刚接钢框架的对比分析  56-64
    4.3.1 顶点侧移时程曲线  56-58
    4.3.2 层间位移角  58-60
    4.3.3 基底剪力及其分配  60-63
    4.3.4 顶点加速度  63-64
  4.4 分离式结构的滞回性能  64-65
  4.5 本章小结  65-67
第5章 分离式结构体系Pushover 分析  67-78
  5.1 结构模型及参数设置  67-69
    5.1.1 结构模型  67
    5.1.2 加载模式  67-68
    5.1.3 分析控制  68-69
    5.1.4 目标位移的确定  69
    5.1.5 塑性铰的定义及设置  69
  5.2 A 组分离式结构与刚接钢框架的对比分析  69-73
    5.2.1 目标位移  69-70
    5.2.2 层间位移角  70-72
    5.2.3 塑性铰分布  72-73
  5.3 B 组分离式结构与刚接钢框架的对比分析  73-76
    5.3.1 目标位移  73-74
    5.3.2 层间位移角  74-75
    5.3.3 塑性铰分布  75-76
  5.4 本章小结  76-78
结论  78-80
参考文献  80-86
致谢  86-87

相似论文

  1. 基于分灾模式的抗震加固设计方法研究,TU352.11
  2. 摩擦耗能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TU391
  3. 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方案选型与性能分析,TU973.14
  4. 防屈曲耗能支撑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TU352.1
  5. 能力谱法在高层建筑Pushover分析中的应用,TU973.2
  6. 基于性态分析的RC框架结构的等效周期特性,TU375.4
  7. 巨型框架结构的静力与动力弹塑性分析对比研究,TU313
  8. 配筋砌体与高层框架结构共同作用的抗震性能研究,TU352.1
  9. 基于Pushover的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研究,TU375.4
  10. 拉西瓦水电站750千伏出线楼弹性及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TV312
  11. 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Pushover分析研究,TU352.11
  12. 定鼎门钢结构仿古建筑组成及力学性能研究,TU391
  13. 钢管混凝土框架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TU398.9
  14. 漩口中学办公楼及中央楼梯间抗震性能评价研究,TU311.3
  15. 基于Pushover和能力谱法的桥梁结构抗震性能研究,U441.3
  16. 结构失效模式分析及优化初探,TU352.11
  17. 多层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分析,TU375.4
  18. 钢木混合结构错列桁架体系弹塑性分析,TU398.9
  19. 轻型楼板钢框架结构的弹塑性分析,TU392.5
  20. 基于性能的RC框架结构抗震加固研究,TU352.1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结构 > 金属结构 > 钢结构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